
0人評分過此書
本書收錄於此書展...
《歐洲近百年哲學史(1850-1930)》為布列赫先生所作一套哲學史叢書中的最後一本。此書從1850年敘述至1930年,以尼采和柏格森為分界,分兩期敘述前四十年和後四十年哲學的梗概和發展。其中牽涉到的哲學家達五十多人,著作有上百部。這本短小精悍的哲學史,其中心論點就是科學與形而上學的交鋒,或者可以更大膽地說,是宗教對席捲而來的科學浪潮的一種抵抗。因此本書除了討論認識論的觀點外,亦給出不少章節說明哲學家對形而上學和神學的思考。它帶領我們重新回顧了自黑格爾(Hegel)以降的哲學發展,尤其是科學大步向前行時,思想界所面臨的道德與宗教危機,這種張力一直持續到今天。
此部譯稿可謂歷盡滄桑,歷經戰亂及中國「文革」的十年浩劫,終被已逝的譯者詹劍峰先生保存下來存於武漢華中師大的故居。上世紀末,故居拆遷,譯稿被挽救下來,經詹季虞先生(詹劍峰先生之子)整理、台灣學者黃國象先生校對,又由詹季虞先生代其父補譯第十二章到第十五章,經反覆編輯、磨勘、與法文版核對,始面市以饗讀者。除原書已具的哲學史價值,譯稿亦具足翻譯史的研究價值。
此部譯稿可謂歷盡滄桑,歷經戰亂及中國「文革」的十年浩劫,終被已逝的譯者詹劍峰先生保存下來存於武漢華中師大的故居。上世紀末,故居拆遷,譯稿被挽救下來,經詹季虞先生(詹劍峰先生之子)整理、台灣學者黃國象先生校對,又由詹季虞先生代其父補譯第十二章到第十五章,經反覆編輯、磨勘、與法文版核對,始面市以饗讀者。除原書已具的哲學史價值,譯稿亦具足翻譯史的研究價值。
- 序
- 代譯序
-
第一期 一八五〇年——一八九〇年
-
第01章 時代概觀
-
第02章 約翰·司徒亞·穆勒(John Stuart Mill)
-
第03章 演化論,進化論,與實證主義
-
第04章 宗教哲學
-
第05章 批評論的運動
-
第06章 形而上學
-
第07章 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
-
-
第二期 一八九〇年——一九三〇年
-
第08章 柏格森(Henri Bergson)的精神論
-
第09章 生命與行動的哲學;實用主義
-
第10章 唯心論
-
第11章 科學的批評
-
第12章 哲學的批評
-
第13章 實在論
-
第14章 法國的社會學和哲學
-
第15章 心理學與哲學
-
- 後記
- 出版地 : 香港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