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電磁干擾防治與量測

出版日期
2021/04/13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5035587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1.以問答方式結合理論與實務,一一解答。
2.逐次深入應用到各種EMI防制方法。
3.本書先介紹基礎理論應用分析,再就電磁干擾各項問題為防患未然,以防制工作為主,而量測為輔。
4.內容將電磁干擾防制工作列為重點,而量測在找出電磁干擾問題在與驗證裝備所定電磁干擾規格是否合格。 

作者有累積多年在電磁干擾量測與電磁調合方面的工作經驗,全書以Q/A方式書寫計一千題,共分為八大章從1.基礎理論應用分析2.結合、濾波、接地、隔離防制工作3.電路版電磁干擾防制4.元件、模組、電路電磁干擾防制5.裝備系統電磁干擾分析與防制6.輻射傷害7.量測儀具、設施、方法8.量測誤差9. 5G vs H.F.I.M.。此版新增第九章關於5G的認知與高頻電路阻抗匹配的重要性。內容深入淺出結合理論與實務逐一問答方式,使讀者對想知道的問題立即獲得答案,以達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 第1章 基礎理論應用與分析
    • 1.1 電磁波輻射特性分析
    • 1.2 天線概論
    • 1.3 電磁干擾量測專用單位
    • 1.4 絕緣體與導體
    • 1.5 電阻、電感、電容R.L.C.頻率響應
    • 1.6 電阻、電感、電容本體雜訊分析
    • 1.7 隔離度VS金屬板
    • 1.8 隔離材質的效益
    • 1.9 暫態突波
    • 1.10 發射接收系統干擾模式分析
    • 1.11 干擾現象物理分析
    • 1.12 光纖
  • 第2章 結合、濾波、接地、隔離防制工作
    • 2.1 結合
      • 2.1.1 結合面阻抗特性分析
      • 2.1.2 各式結合方法
    • 2.2 濾波
      • 2.2.1 電感、電容、介質濾波器
      • 2.2.2 導磁環(ferrite bead)特性與應用
      • 2.2.3 突波抑制器
      • 2.2.4 濾波器功能特性
      • 2.2.5 濾波器功能分類與阻抗匹配關係
      • 2.2.6 電感、電容、L、π、T及Band pass,band stop濾波功能頻率響應
    • 2.3 接地
      • 2.3.1 單點與多點接地
      • 2.3.2 共模、差模與單點、多點接地關係
      • 2.3.3 共模接地耦合(CM ground)
      • 2.3.4 各種接地模式阻抗說明
      • 2.3.5 電纜線佈線接地
      • 2.3.6 儀具安全接地
    • 2.4 隔離
      • 2.4.1 隔離實務應用
      • 2.4.2 隔離材質與構形V.S.隔離度
      • 2.4.3 金屬盒各型開口隔離設計
      • 2.4.4 電纜線隔離與轉換阻抗關係
      • 2.4.5 電纜線隔離接地
      • 2.4.6 電纜線隔離與干擾防制
      • 2.4.7 電纜線EMⅡ防制接地設計
  • 第3章 電路板電磁干擾防制
    • 3.1 PCB問題重點分析
    • 3.2 繞線板、單層板、多層板
    • 3.3 背板與母板
    • 3.4 PCB Trace電場、磁場干擾耦合
    • 3.5 PCB trace EMI防制方法
    • 3.6 PCB trace及cable EMI防制
    • 3.7 PCB電路中decoupling capacitor應用
    • 3.8 PCB旁路及去耦合電容及大型電容應用
    • 3.9 PCB佈線與接地
    • 3.10 PCB端點阻抗反射干擾
    • 3.11 PCB數位邏輯電路(clock ckt)
    • 3.12 PCB數位及類比電路EMI防制設計
    • 3.13 PCB介面輸出入線(I/O)
    • 3.14 PCB CM、DM雜訊輻射量
    • 3.15 PCB特殊構形設計EMI防制
  • 第4章 元件、模組、電路電磁干擾防制
    • 4.1 二極體及功率晶體干擾防制
    • 4.2 接頭
    • 4.3 類比、數位主動元件耐受度
    • 4.4 類比、數位放大器干擾分析
    • 4.5 類比裝置耐受性及防制方法
    • 4.6 數位裝置耐受性及防制方法
    • 4.7 顯示器EMI防制
    • 4.8 暫態突波防制
    • 4.9 電路EMI問題診斷
    • 4.10 EMI問題診斷法
  • 第5章 裝備系統電磁干擾分析與防制
    • 5.1 系統內、系統間EMI分析與防制
    • 5.2 通訊發射與接收電磁干擾分析
    • 5.3 系統內與系統間電磁調和設計
    • 5.4 電子裝備系統EMI防制工作重點
    • 5.5 隔離、結合、濾波、接地、佈線工作目的
    • 5.6 光纖干擾問題
  • 第6章 輻射傷害
    • 6.1 ESD防制
    • 6.2 PCB靜電防制(ESD)
    • 6.3 觸電傷害
    • 6.4 射頻輻射傷害
    • 6.5 手機輻射傷害
    • 6.6 高壓線附近輻射場強
    • 6.7 基地台及家電用品輻射場強傷害
  • 第7章 量測儀具、設施、方法
    • 7.1 EMI量測工作執行條件需知?
    • 7.2 頻譜儀與接收機
    • 7.3 EMI量測儀具
    • 7.4 隔離室與微波暗室
    • 7.5 戶內、戶外測試場功能比較
  • 第8章 量測誤差
    • 8.1 EMI量測誤差
    • 8.2 量測誤差值與可信度關係
  • 第9章 5G認知與高頻電路阻抗匹配
  • 附錄1 電子系統發射接收干擾與防制分析評估
    • 附A 電子系統干擾定義與現象
    • 附B 電子系統裝備干擾分析評估
    • 附C 電子系統EMI防制工作方法
    • 附D 電子系統電磁調和干擾防制
    • 附E 總結電子系統電磁調和
    • 附F 系統間+系統內干擾分析範例說明
    • 附G 系統間+系統內干擾分析防制說明
    • 附H 電磁電子能量互換模式演算
    • 附I 頻率頻寬耦合模式範例演算
    • 附J 電磁波發射與接收近遠場效應分析
  • 附錄2 電子產品檢測規格限制值訂定緣由研析
    • 附A 實務應用
    • 附B 各項規格限制值訂定緣由分析(M-S-461E)
    • 附C 結論
    • 附D 參考文獻
  • 附錄3 微波暗室設計與量測錯誤值校正
  • 附錄4 軍規、商規EMI/EMC CE量測比較與CE/RE低頻量測關連互換性研析
  • 附錄5 接收機頻道內、鄰近頻道、頻道外抗干擾(CS)檢測特性簡介
    • 附A 接收機頻道內混附波(IMI)干擾特性簡介(CS03)
    • 附B 接收機鄰近頻道雜訊(Cross modulation)干擾特性簡介(CS05)
    • 附C 接收機頻道外雜訊(Rejection of Undesired Signal)干擾特性簡介(CS04)
  • 附錄6 數位信號通訊裝備系統錯率分析與防治
    • 附A 數位通訊系統(PCM)錯率(BER)形成相關參數關連性研析
    • 附B 數位通訊(PCM)錯率(BER)電路板層次EMI防治工作
    • 附C 數位通訊系統(PCM)錯率(BER)除錯工作設計需求
  • 附錄7 手機、基地台輻射傷害規格(場強、功率密度、吸收率)、量測、防治與天線設計參數指引
    • 附A 手機輻射傷害規格訂定、量測驗證與防制方法
    • 附B 手機與基地台輻射防護方法與天線各項設計參數指引
  • 附錄8 本書首頁自序與摘要內容章節與附錄1至7摘要內容章節中譯英全文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