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達賴喇嘛談心經

出版日期
2021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1337753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達賴喇嘛唯一開示
流傳最廣的佛教經典──
藏傳《心經》最權威注疏

以《心經》印證人生
用生活詮釋《心經》
幫助你去煩解憂
了解生命的真義

生活就是生存與死亡、快樂與痛苦、繫縛與解脫、生死和涅槃等彼此相依的過程,
煩惱源自內心升起的苦,但一切苦樂只是內在的經歷。
如果你常感到煩躁、充滿困惑,或是充滿強烈欲望或憤怒,
何妨跟著達賴喇嘛一起讀誦《心經》,深入思考,
讓生活充滿法的自在與禪的和諧,解決生命中的難題。

◎達賴喇嘛的《心經》智慧◎
★有意追求精神成長的我們,必須不斷地自我檢視,看看我們在每個時刻是如何生活的。
★因苦產生的各種情緒,源自對「我」的貪執,而把境界視為「我的」。
★煩惱升起時,立刻干擾我們的心念。真正的行者,在遭遇逆境時,都能像樹一般堅毅不拔。
★心的特質,能把聰明才智轉變成強大的積極力量,讓心更為寬廣,甚至當意外或災難發生時,我們才能不受影響、維持鎮定。
★生氣與仇恨會破壞我們內心的平靜。慈悲、寬恕、手足情誼、知足和自律則是我們外在與內在平靜的基礎。唯有強化這些內在特質,才可能擁有真正而持久的平靜。

隨書附贈【靜心卡】:
心無罣礙,故無恐怖,遠離顛倒。
《達賴喇嘛談心經》:隨時隨地修心自持,守護自己的本心。
  • 書封
  • 作者簡介
  • 譯者簡介
  • 目錄
  • 序 從僧人的低吟聲中觀照空性、克服煩惱 格西圖登金巴
  • 第一篇.佛法概述追求內在成長
    • Chapter 1 追求內在成長
    • Chapter 2 佛教的基礎
      • 佛教的特質
      • 佛陀
      • 初轉法輪
      • 十二緣起
      • 煩惱
      • 苦因的息滅
    • Chapter 3 大乘
      • 大乘佛法
      • 龍樹與大乘
      • 大乘的起源
    • Chapter 4 從苦中解脫
      • 苦與慈悲
      • 整合所有教法
  • 第二篇.心經
    • 《心經》的經文
    • Chapter 5 序分
      • 大般若經
      • 經題與皈敬文
      • 教法的起源
      • 空與色
    • Chapter 6 入菩薩道
      • 觀自在菩薩
      • 善男子與善女人
      • 佛性
      • 諸法實相
    • Chapter 7 無我觀
      • 勝義菩提心
      • 無我觀
      • 四法印
    • Chapter 8 空性的詮釋
      • 二無我
      • 唯識說
      • 了義與不了義
      • 中觀說
      • 兩種中觀學派
      • 空性與緣起
    • Chapter 9 發展無倒正見
      • 遮無自性
      • 了解二諦
      • 詮釋的傳統
      • 空性與「八不」
    • Chapter 10 證果
      • 一切法空
      • 涅槃
      • 般若波羅蜜多心咒
      • 《心經》的隱義
      • 迴向
  • 第三篇.菩薩道
    • Chapter 11 生起菩提心
      • 漸修道
      • 七重因果
      • 自他平等與自他交換
      • 自利與利他的抉擇
      • 施受法
      • 生起菩提心
  • 後記 為了給下一代更公正、祥和的世界
  • 附錄1 《般若心經釋:善明句義》
  • 附錄2 今日世界的宗教
    • 多樣教法和路徑
    • 保留原有的傳統
    • 分享彼此的傳統
    • 取法其他的傳統
  • 版權頁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