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書系統評介西方經典和後經典敘事學理論,詳解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並對後經典敘事學的主要流派以及敘事學與相關學科的關係進行梳理,使學生能全面、清楚地了解敘事學的目的、性質、特點、作用和學科定位。本書不僅關注核心概念內涵與理論要義,還注意澄清理論探討中的相關混亂,並將作者參與或引領的敘事學的國際前沿發展和跨學科研究介紹給學生,以求給學生提供清晰的畫面並且幫助學生拓展視野。
- 封面
- 版权
- 目录
- 绪论
-
上篇
-
第一章 故事与话语
-
第一节 故事与话语之分的优势
-
第二节 何时需要三分法?
-
第三节 故事与话语是否总是可以区分?
-
思考题和练习
-
-
第二章 情节结构
-
第一节 亚里士多德的情节观
-
第二节 传统情节观
-
第三节 经典叙事学的情节观
-
思考题和练习
-
-
第三章 人物性质和塑造手法
-
第一节 “功能型”人物观
-
第二节 “心理型”人物观
-
第三节 直接塑造法与间接塑造法
-
思考题和练习
-
-
第四章 叙事交流
-
第一节 叙事交流模式
-
第二节 隐含作者与隐含读者
-
第三节 叙述者与受述者
-
第四节 不可靠叙述
-
思考题和练习
-
-
第五章 叙述视角
-
第一节 视角研究的发展过程
-
第二节 叙述者与感知者
-
第三节 不同的视角模式
-
第四节 不同视角的实例分析
-
思考题和练习
-
-
第六章 叙事时间
-
第一节 故事时间与话语时间
-
第二节 时序
-
第三节 时距
-
第四节 频率
-
思考题和练习
-
-
第七章 叙事空间
-
第一节 故事空间与话语空间
-
第二节 故事空间与视角
-
第三节 故事空间与情节
-
第四节 故事空间的阐释
-
思考题和练习
-
-
第八章 人物话语表达方式
-
第一节 人物话语表达形式的分类
-
第二节 不同形式的不同审美功能
-
第三节 自由间接引语面面观
-
思考题和练习
-
-
-
下篇
-
第九章 修辞性叙事学
-
第一节 布思的小说修辞学
-
第二节 查特曼的叙事修辞学
-
第三节 费伦的修辞性叙事理论
-
思考题和练习
-
-
第十章 女性主义叙事学
-
第一节 女性主义叙事学的发展过程
-
第二节 与女性主义批评的差异
-
第三节 与经典叙事学的关系
-
第四节 “话语”研究模式
-
思考题和练习
-
-
第十一章 认知叙事学
-
第一节 规约性语境和读者
-
第二节 普适认知模式
-
第三节 作为认知风格的叙事
-
第四节 认知地图与叙事空间的建构
-
第五节 三种方法并用
-
思考题和练习
-
-
第十二章 后殖民叙事学
-
第一节 后殖民叙事学发生过程
-
第二节 与后殖民文学批评的差异
-
第三节 “后殖民叙事学”形式分析要点
-
思考题和练习
-
-
第十三章 “隐性进程”与双重叙事进程
-
第一节 “隐性进程”如何不同于其他深层意义?
-
第二节 隐性进程与情节发展之间的不同关系
-
第三节 理论拓展和革新
-
思考题和练习
-
-
第十四章 非文字媒介的叙事
-
第一节 电影叙事
-
第二节 绘画叙事
-
第三节 戏剧叙事
-
思考题和练习
-
-
第十五章 叙事学与文体学的互补性
-
第一节 “话语”与“文体”的差异
-
第二节 “话语”与“文体”的差异之源
-
第三节 跨越“话语”与“文体”的界限
-
第四节 跨学科实例分析
-
思考题和练习
-
-
- 引用文献
- 出版地 : 中國大陸
- 語言 : 簡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