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破圈:撕下標籤與人設,人生原來真的有捷徑

作者
出版日期
2022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1344089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這一生,不想只是這樣?──你需要「破圈」!

美國著名科技雜誌《連線》萬字專文報導!
顧及與她推廣的「自我認知突破體系」,
以三個步驟,幫助你奪回人生定義權,
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以及唯有你能做的事!

★職涯升級必讀!史丹佛大學「人際動力學」北大課程主任代表作!
★上千名企業中高層、職業新人跨領域實證,超過1900小時諮詢提煉出的實戰工具!

◤破除你原來的認知圈層,看到更多元的世界,活出更豐富的人生!◢

讓「破圈」3步驟╳3大法則,帶你奪回人生定義權!
45個精彩案例,帶你撰寫自己的人生腳本!

自我定位錯亂、受困於慣性行為模式、給自己的人生設限、找不到真正的內心熱情、人云亦云隨波逐流……面臨這些困擾的你,需要「破圈」思維!

本書作者顧及為史丹佛大學「人際動力學」課程北大精華版專案主任、真格學院創始院長。本書結合她自身「破圈」轉換5個行業並均有建樹的經歷、超過1900小時的諮詢、幫助1000多名企業中高層與職業新人打破盲點的經驗,總結成一套「自我認知突破體系」,曾獲美國著名科技雜誌《連線》萬字專文報導。

決定我們成功上限的不是金錢、學歷,而是我們的認知。運用這套方法,透過梳理自己的情緒、經驗、認知,擺脫慣性模式對自我的操控,排除原生家庭的負面影響、心理創傷和自我限定的暗示,你可以專心致志做好自己真正在意的事情,踏上人生的捷徑。

★各界好評
Zoey/「佐編茶水間」創辦人
羅振宇/「得到」創始人
徐小平/真格基金創始合夥人
韋瑋/麥肯錫商學院前院長 ──熱情推薦!

人往往都渴求成功,卻懼怕失敗,殊不知每次失敗其實是一次重新認知自己、打破成長邊界的機會。顧及的《破圈》算是「反其道而行之」,已失敗為原點不斷深入,探詢了限制我們成功背後的錯誤情緒體、記憶體和信念體,並給出重塑認知的有效方法論。想知道如何打破失敗的魔咒,並實現終身成長,不妨從這本書開始讀起。 ──羅振宇 「得到」創始人

嚮往成功的人太多,研究失敗的人太少。因此我邀請顧及做了一個專注研究失敗的真格學院。顧及在主持真格學院期間,研究了超過兩百件、總共虧空了二十多億人民幣的失敗案例。這本書集結了顧及對失敗背後原因的深刻洞察。值得大家一讀。 ──徐小平 真格基金創始合夥人

認知破圈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這種改變除了需要持之以恆的毅力,更需要真誠面對自我、打破舊模式的勇氣。因為對於變化本身,我們並不抗拒,只是對於即將要失去或結束的事物,當我們不知道如何去面對的時候,這些不確定因素會讓我們產生害怕及抗拒改變的心理。而顧老師的這本書,用非常接地氣的語句和發人深省的案例,歸納了她過去幾年教學的所思所想,揭祕了什麼是認知破圈和如何讓認知破圈的方法,應該能為大家指點迷津。 ──韋瑋 麥肯錫商學院前院長
  • 書封
  • 作者簡介
  • 台灣版序 透過破圈,活出夢想,擁抱自由
  • 目錄
  • 前言 從失敗走向成功,關鍵在於看清這三種阻礙
  • 第1章 什麼是認知破圈
    • 人生原來真的有捷徑
    • 從認知菜鳥到認知高手的四個境界
    • 為什麼有些人始終無法從失敗中吸取教訓?
    • 你以為的自我其實是被操縱的傀儡
  • 第2章 認知破圈三步驟
    • 要擺脫渾渾噩噩,你需要深刻的體驗
    • 如何做到透徹的思考,直擊問題本質?
    • 把認知內化為能力的高手會做這樣的實踐
    • 應用1 如何找到自己終身的職涯方向?
    • 應用2 如何做到隔行不隔山?
  • 第3章 破圈法則1:擺脫你的情緒體
    • 掌控不了情緒,是因為你不懂覺察
    • 理性解決不了的問題,共感的技巧可以
    • 「壞」情緒是認識自我的好機會
    • 價值觀的自我更新
    • 深度案例1 二十八歲就升到大企業總監,他為何不快樂?
    • 按部就班教你深度剖析情緒
  • 第4章 破圈法則2:扭轉你的記憶體
    • 過去無法改變,但記憶可以
    • 深度案例2 當下生活中的問題,可能源於記憶的限制
    • 深度案例3 如何透過被遺忘的記憶打開過去的心結
    • 按部就班教你爬梳過去的記憶
  • 第5章 破圈法則3:擊穿你的信念體
    • 從外界的眼光裡奪回人生的定義權
    • 深度案例4 不要讓過去的標籤困住當下的自我
    • 你是為自己而活,還是為人設而活?
    • 深度案例5 做自己人生腳本的編劇
    • 負面暗示的最大危害,是變成一個藉口
    • 按部就班教你重建自我價值體系
  • 總結 升級心智,終身成長
    • 認知邊界突破後的維護
    • 你可以做被人羡慕的「少數人」
    • 「量身訂製」三觀,就能重塑自我
    • 善用情緒驅動改變
    • 什麼才是生而為人的真正自由?
  • 附錄 提升思考能力書單
  • 版權頁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