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 App
0人評分過此書

思考中華民國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07/01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570868937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中華民國是中國有史以來,第一個以主權在民的理念立國的國體,也是臺灣有史以來,第一個有效地以國家名義在國際間行使主權的國體。以1949年為分界點,兩個階段的民國,既有理念的連續,也有因兩岸之間百年來的複雜關係,以及意識型態的分歧,而出現的現實曲折。   《思考中華民國》從現代化轉型的角度立論,主張中華民國是中西現代化模式的整合,往上回應了王陽明、黃宗羲、王船山等儒者的呼喚,並在十九、二十世紀之際,整合了滾滾西潮帶來的民主體制設想,形成國史上第一個民主體制。本書並從「風土的地緣政治學」、「內在的兩岸性」的觀點著眼,詮釋臺灣與中華民國的內在發展關係,不僅繼承當代新儒家宣言的精神,更反映立足於臺灣的中華民國公民之觀點。 推薦語在兩岸問題充滿強烈對立的時代,造成兩岸打仗的風險時,難得讀到關於「中華民國」和「臺灣」的獨特觀點,不落入「統一」與「獨立」對立的俗套。楊儒賓的位置很特殊,甚至矛盾:他的學問異常豐富,歷史包袱不輕,傳統儒家思想深厚,但卻因為如此,加上對當代西洋哲學思想的深入探索,才能超出一般的軌道,從獨一無二的新奇角度看這一複雜的問題。——艾皓德(Halvor Eifring,挪威奧斯陸大學中文教授)   統獨之爭似乎已成為當代臺灣政治無法化解的爭論,本書作者試圖提出一個「以中華民國為方法或理念」的化解之道。作者將「中華民國」同時視為文化論述與政治論述:「中華」代表繼承儒家傳統的文化方向,「民國」代表指向未來的憲政體制。本書可視為作者《1949禮讚》的續篇,關心臺灣前途的人應一併閱讀。——李明輝(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   作者將「中華民國」理解為一非本質主義的功能性存在。在方法論方面,以「本質在時間中朗現」,恰似海德格 「在世存有」的取向;在內容方面,對人物互動和事件連結的論述,展現了阿馬蒂亞.森透過「豐富描述」將歷史陳述與文化思理合成奇妙的糾結。作者雖自侃在面對「江天如墨」的困局下,只有「雞鳴幾聲」而已,但讀者若能有所體會,當可聽到這是白駒於空谷中傳來的幽音。——馮耀明(東海大學哲學系教授、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榮譽教授)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