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這是對別人好卻總是受傷的善良人的逃脫計劃。 幫助你順利地說出「我不這樣想。我不同意。」、「我不想做。這不是我想做的事。」、「對不起,我拒絕。」 ★「你很會察言觀色,但不會拒絕嗎?」 我們從小被教導:「要聽媽媽的話,才會有糖果吃」、「不要和小朋友吵架,要乖乖聽老師的話」。長大以後有了主見:「我不要再順從媽媽的意思,我要做自己想做的事」、「我不想再因為別人而受傷」。但是,大部分人很難說到做到,而且總覺得心理有罪惡感…… #為什麼我這麼在意別人的眼光呢? #怎麼做才是愛自己呢? #如何堅決拒絕那些利用你的善良來剝削你感情的無禮之人? ――此書強烈推薦給以下這些人! ◯ 就連討厭的人的請求也不懂得拒絕的人。 ◯ 認為與其拒絕他人,不如配合對方更省心的人。 ◯ 如果得不到認可,便認為自己是一個一無是處的人。 ◯ 寧可去死也不想挨罵的人。 ◯ 只會看人眼色、忍氣吞聲的人。 ◯ 不知道自己真正想做什麼的人。 ★「看別人的臉色過活,只會讓自己受傷。」 人們之所以會在意他人的眼光,是因為不想挨罵、不想被孤立。也就是想要保護難以承受指責和失敗的脆弱的自己,以及為了滿足歸屬感的欲求。因為我們在內心深處都希望討好他人,以此得到對方的認可與愛。 愛自己的方法是,不僅只疼愛令自己滿意的自己,也要接受不完美的自己。通過閱讀書中他人的治癒過程,不知不覺中會提高自己本身和生活的滿足度。 ――擺脫那些利用你的善良來剝削感情的人,果斷拒絕他人的方法! ◯ 生活中,不需要任何人的認可。 ◯ 為了自己的事,就是為了世界的事。這是無可置疑的事實。 ◯ 我們的憤怒是正當的,所以不用抱歉到要死。 ◯ 忍氣吞聲不會解決問題,這樣只會讓自己難受。 ◯ 他人的評價不能判斷自己,所以不要再看別人的眼色了。 ◯ 你不說難聽的話是有其他理由的。 ◯ 難以承受罪惡感的人,在人際關係上一定存在問題。 ◯ 如果覺得特別委屈,那是因為你太努力了。 ◯ 不懂拒絕的話,不但會喪失自尊感,還會丟失自我。 ◯ 不冷落自己,進而守護人際關係。 為什麼我們在人際關係中永遠只是弱者呢?書中的這些故事會成為最明確的解答! 推薦人 S姐江湖人稱S姐 / 女力學院校長少女老王作家洪仲清臨床心理師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 暢銷作家歐陽立中 Super教師 / 暢銷作家鄭俊德閱讀人蘇益賢臨床心理師 / 初色心理治療所副所長蘇絢慧諮商心理師 / 作家
- 前言
-
第一章 了解自己的欲求∼ 為了自己的事,就是為了世界的事
-
沒有想做的事嗎?
-
這都是為了你好⋯⋯真的嗎?
-
挨點罵又能怎樣
-
為了自己就等於是為了世界
-
-
第二章 擺脫認可中毒──活出自我,無需他人認可
-
為什麼我不懂得拒絕
-
擺脫所謂面子的催眠
-
渴望得到自己的認可
-
-
第三章 憤怒與罪惡感──不用覺得抱歉到想死
-
我們的憤怒大多是正當的
-
忍氣吞聲就能成為好人嗎?
-
最終會爆發或是崩潰
-
我和媽媽是他人
-
當罪惡感亮起紅燈時
-
罪惡感危及人際關係
-
-
第四章 收起他人的視線──不要再看別人的眼色了
-
如何去愛自己原本的樣子?
-
不要再看別人的眼色了
-
從他人的視線裡獲得自由的方法
-
你不說難聽的話的理由
-
-
第五章 善良的背後──哪怕做一個壞一點的人
-
過分獻身,只會附帶犧牲
-
善良的行動背後隱藏的真實感情
-
你要像我愛你一樣愛我
-
越忍越痛
-
-
第六章 受害意識的框架──給害怕受傷的你
-
受害意識,為了生存而做出的迫切防禦
-
那時的我,做出的最好的選擇
-
擺脫受害者的身分
-
致害怕受傷的你
-
不再做善待他人的人
-
-
第七章 放下完美主義──無需太努力
-
我也可能傷害別人
-
如果覺得特別委屈,那是因為太努力了
-
每個人都會遭遇不幸
-
首先不要冷落自己
-
若想不憎惡他人和自己
-
-
第八章 設立警戒線──守護自己的方法
-
拒絕,守護自己的自尊
-
我的人生裡卻沒有我自己
-
罪惡感也是一種習慣
-
守護自己的方法
-
- 後記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