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书考察自1870年代至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前,中国与日本、美国、欧洲国家及相关电信企业围绕中国的电信利权而展开的中外交涉过程,阐明中国是如何通过国际电报网络的构建与运用以因应近代全球通信网的形成与变迁,揭示围绕国际通信专利权而展开的多国间协调与对立关系的演变。
- 封面
- 前折页
- 书名页
-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库》出版说明
- 电信专用名词
- 目录
- 绪论
-
第一章 1870~1900年代的中国国际通信
-
第一节 大北、大东公司与电报的引入
-
第二节 通信专利权与清政府的由“拒”转“迎”
-
第三节 三方结盟构想与国际通信专利权密约
-
第四节 义和团运动与大北、大东公司垄断体制的强化
-
-
第二章 清政府的电码本编订
-
第一节 中文电码本的诞生及其早期运用
-
第二节 中国电报总局的《电报新编》与日本的关注
-
第三节 “壬午兵变”中的密电运用与日本的破译
-
-
第三章 日俄战争后东三省的电信利权交涉
-
第一节 1905年北京会议与中日初期交涉
-
第二节 1906年东京会议与中日交涉之僵局
-
第三节 中俄电约的签订
-
第四节 英国的介入与中日交涉之转机
-
第五节 中日电约的签订与缔约后的电信利用
-
-
第四章 通信技术的变迁:从有线电报到无线电报
-
第一节 晚清时期无线电报的传入
-
第二节 清末民初列强在中国市场的竞逐
-
第三节 中丹无线电合同与中日无线电合同
-
第四节 中英无线电话合同与中美无线电合同
-
-
第五章 南京国民政府的国际无线通信协定交涉(1927~1937)
-
第一节 围绕无线电管辖权的纷争
-
第二节 上海大无线电台的建设与中美无线协定
-
第三节 中日无线协定的签订
-
-
第六章 “权操诸我”的博弈与困境
-
第一节 北京政府时期大北等公司的延长合同活动
-
第二节 国民政府应对水线合同到期的准备工作
-
第三节 1930~1931年国民政府与大北等公司的交涉
-
第四节 新电信协定的签订
-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版权页
- 后折页
- 封底
- 出版地 : 中國大陸
- 語言 : 簡體中文
- DOI : 10.978.75201/98912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