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聽之不完:中大合唱團五十年
本書收錄於此書展...
1973年1月,八十多名香港中文大學學生在一位主修社會學的四年級同學指揮下,在香港大會堂音樂廳唱響了中大合唱團第一首歌。
源自對音樂的熱愛,源自對唱歌的熱情,中大合唱團從為參加比賽而成立,慢慢發展成一隊活躍於香港以至國際表演舞台,旨在與觀眾分享音樂的表演團隊。
《聽之不完──中大合唱團五十年》以專題文章、訪問及大量珍貴照片,勾勒出中大合唱團五十年來的高低起跌,以一隊學生自發成立的合唱團,如何披荊斬棘走過半世紀歲月,側寫出一部香港合唱音樂近半世紀發展史。
本書特色
八位新舊團員執筆,以第一身角度親自書寫五十年團史
六篇專題文章以多角度介紹中大合唱團發展史
十七篇專訪文章共三十一位受訪者及二十位投稿者,見證合唱團五十年來的篳路藍縷
受訪者包括香港音樂名家曾葉發、陳永華、蔣慧民、伍卓賢、林俊、譚天樂等,以及國際級大師冉天豪、Theodora Pavlovitch、Eric Stark等
近二百張珍貴照片
走過半世紀,中大合唱團以學生為基礎,是中大以至香港合唱界幾代人的共同回憶,在香港合唱界屢獻新猷,將香港帶給全世界。
源自對音樂的熱愛,源自對唱歌的熱情,中大合唱團從為參加比賽而成立,慢慢發展成一隊活躍於香港以至國際表演舞台,旨在與觀眾分享音樂的表演團隊。
《聽之不完──中大合唱團五十年》以專題文章、訪問及大量珍貴照片,勾勒出中大合唱團五十年來的高低起跌,以一隊學生自發成立的合唱團,如何披荊斬棘走過半世紀歲月,側寫出一部香港合唱音樂近半世紀發展史。
本書特色
八位新舊團員執筆,以第一身角度親自書寫五十年團史
六篇專題文章以多角度介紹中大合唱團發展史
十七篇專訪文章共三十一位受訪者及二十位投稿者,見證合唱團五十年來的篳路藍縷
受訪者包括香港音樂名家曾葉發、陳永華、蔣慧民、伍卓賢、林俊、譚天樂等,以及國際級大師冉天豪、Theodora Pavlovitch、Eric Stark等
近二百張珍貴照片
走過半世紀,中大合唱團以學生為基礎,是中大以至香港合唱界幾代人的共同回憶,在香港合唱界屢獻新猷,將香港帶給全世界。
- 代序/段崇智校長
- 各界推薦
- 主編序/李思華
- 中大合唱團簡介
-
專題
-
新聲不息——我們的音樂會/羅玉鈴
-
乘著歌聲的翅膀——我們的交流團/陳蘊明
-
與眾樂樂——我們的外展合作演出/羅玉鈴
-
水泥地上種花——我們的排練場地/陳蘊明
-
管理變奏——我們的管治架構/龐希平
-
Eat,Play,Love——我們的友誼/羅玉鈴
-
-
訪問
-
兩代合唱情——蔣慧民、蔣頌賢/李思華
-
專業不專業——任宜弟、張國穎/黃卓妮
-
讓愛化作祝福——黃雅各、謝家祥、陳倩鈺/黃卓妮
-
我們歌,我們在!——李丹、蔡文俊、馬弘毅、謝勇存、張偉文、黃智衡/黃卓妮
-
唱在瘟疫蔓延時——李慧琳、潘宇珩/王韻青
-
桃李無言,下自成蹊——謝穎心、梁嘉儀/黃卓妮
-
指揮以外的一雙手——林凱昌、黃歷琛/李芷晴
-
音樂、教育即生命——伍德榮/李思華
-
合唱情長 桃李繁盛——葉長盛/李思華
-
被合唱選擇的指揮——朱振威/王韻青
-
A Teacher——s Blessing through the Storms:Theodora Pavlovitch/Johanna Chan
-
The Passion and Spirit of a “Love Connection”:Eric Stark/Johanna Chan
-
一把獨特的聲音——林俊/王韻青
-
走在推廣粵語合唱音樂的路上——譚天樂/王韻青
-
忠於純粹——伍卓賢/龐希平
-
發芽的尋夢幼苗——冉天豪/陳載恩
-
重演一生——曾葉發、黃順真、陳永華/黃卓妮
-
-
附錄
-
附錄一:主要演出及大事年表
-
附錄二:歷屆團長、指揮及鋼琴伴奏名單
-
附錄三:委約及首演原創作品一覽
-
附錄四:樂譜及唱片出版目錄
-
- 作者簡介
- 鳴謝
- 出版地 : 香港
- 語言 : 繁體中文
- DOI : 10.978.98875095/78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