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西方实践哲学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领域,至今未能确定一个规范性内容。本书致力于对西方实践哲学传统进行梳理,对实践哲学的内涵进行澄清,以期形成一个规范性的、清晰的“形象”。书中对传统实践哲学的前提进行了批判,重建了理论、实践和制作的关系,为重建马克思实践哲学提供了前提条件;通过深入研究,提出马克思的实践哲学是一种“劳动-社会”的实践哲学。本书进一步研究了现代西方实践哲学的两位主要代表人物,阿伦特和哈贝马斯的实践哲学思想,回应了他们对马克思以劳动代替实践、以社会代替政治的诘难。
- 封面
- 前折页
- 书名页
- 实践哲学论丛编委会
- 何谓实践哲学(代序)
- 目录
- 前言
-
上编 西方实践哲学传统与马克思
-
第一章 理论与实践的含义
-
第一节 何谓理论?何谓实践?
-
第二节 理论与实践的本真关系
-
第三节 意义:理解和引申
-
-
第二章 传统实践哲学的理论分野
-
第一节 实践哲学的多种样态
-
第二节 实践哲学的原初含义
-
第三节 实践哲学的现代意义
-
-
第三章 传统实践哲学前提批判与重建
-
第一节 三分对峙的理论困境
-
第二节 三分对峙的现实困境
-
第三节 实践哲学的前提重建
-
-
第四章 作为第一哲学的实践哲学
-
第一节 亚里士多德的两难
-
第二节 理论的根源:实践生活世界
-
第三节 几个进一步明确的问题
-
-
第五章 理论的嬗变与自然观的形成
-
第一节 古希腊的“理论”与“自然”
-
第二节 理论与自然的双重“祛魅”
-
第三节 “复魅”:实践哲学的进路
-
-
第六章 马克思实践哲学的革命性转换
-
第一节 哲学史上的两种实践哲学传统
-
第二节 马克思与实践哲学传统
-
第三节 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基本框架
-
第四节 马克思实践哲学的革命意义
-
-
-
中编 阿伦特:马克思与实践哲学
-
第七章 阿伦特的马克思研究的因由及脉络
-
第一节 阿伦特的马克思研究的因由
-
第二节 阿伦特的马克思研究的脉络
-
-
第八章 “批判”:阿伦特与马克思之争
-
第一节 批判“经济—政治”关系
-
第二节 “政治功能化”:手段或是目的?
-
第三节 “社会共同体”或是“政治共同体”
-
-
第九章 “还原”:阿伦特立场的形成
-
第一节 对马克思的还原:终结传统
-
第二节 阿伦特政治哲学立场的多重背景
-
第三节 阿伦特政治哲学的基本立场
-
-
第十章 “转向”:阿伦特的康德解读及其实践哲学意义
-
第一节 康德哲学转向政治哲学的可能性
-
第二节 审美判断力固有的交流性
-
第三节 批判性思考与“常识”的政治价值
-
-
-
下编 哈贝马斯实践哲学批判
-
第十一章 哈贝马斯与实践哲学传统
-
第一节 西方实践哲学的传统
-
第二节 作为实践哲学家的哈贝马斯
-
-
第十二章 哈贝马斯实践哲学概要
-
第一节 哈贝马斯实践哲学的基本概念
-
第二节 哈贝马斯实践哲学的问题旨趣
-
-
第十三章 哈贝马斯对马克思实践哲学的继承与质疑
-
第一节 哈贝马斯对马克思实践哲学精神的继承与“发展”
-
第二节 哈贝马斯对马克思实践哲学的质疑
-
-
第十四章 对哈贝马斯实践哲学的批判
-
第一节 实践:劳动还是交往?
-
第二节 关于“历史唯物主义重建”的反思
-
-
- 附录 马克思:实践·匮乏与革命——与阿兰·梅吉尔的对话
- 参考文献
- 版权页
- 后折页
- 封底
- 出版地 : 中國大陸
- 語言 : 簡體中文
- DOI : 10.978.75201/95690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