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民初風雲人物(下)

作者
出版日期
2023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571407029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 編輯大意
  • 拾壹、蔡元培──學貫中西的教育家與哲學家
    • 一、蔡先生大事年表
    • 二、青年期的生活
    • 三、同情改革與致力革命
    • 四、素食主義與憂國思想
    • 五、第一任教育總長與教育主張
    • 六、迎袁團與京津保兵變
    • 七、第一次全國教育會議與再度留學
    • 八、北大校長與整頓北大計劃
    • 九、五四運動與蔡氏的態度
    • 十、回任北大校長與考察歐美教育
    • 十一、以不合作對付惡政府
    • 十二、參加北伐與主持大學院
    • 十三、專長中央研究院及對教科書的中文化與學潮的精闢見解
    • 十四、終生的研究工作
  • 拾貳、伍廷芳──外交家與法律家
    • 一、革命的前輩先生
    • 二、留英專攻法學
    • 三、遊李鴻章幕初展所長
    • 四、深惡官場惡習傾心革命
    • 五、談判和議堅持原則
    • 六、勉代總理拒絕副署解散國會令
    • 七、南下護法
    • 八、鎮守危城力扼叛逆
    • 九、由衛生學而靈魂學
  • 拾參、張培爵──永不灰心而淡於名利的四川革命中心人物
    • 一、計劃刺袁的壯士
    • 二、成立同盟分會籌備起義
    • 三、任教川南密謀起義
    • 四、革命運動與護路運動結合
    • 五、三傑合作推進東川革命
    • 六、重慶舉義與渝蓉統一
    • 七、呼籲全川軍民合作
    • 八、張培爵的困難
    • 九、袁尹合作陷害培爵
  • 拾肆、譚人鳳──慷慨好義的革命老人
    • 一、能文能詩而好交遊
    • 二、譚黃合為一體
    • 三、東渡日本納革命系統
    • 四、革命運動的實行家
    • 五、中部革命同志的大團結
    • 六、面責黃黎誓守武昌
    • 七、在家間居被迫東渡
  • 拾伍、吳暘谷──犧牲為本的江淮革命中心人物
    • 一、三兄弟中的老三
    • 二、領悟人生致力革命
    • 三、東走日本參加發起同盟會
    • 四、江淮別部與同盟會南京支部
    • 五、安慶起義兩度未成
    • 六、鄂皖聯合光復皖省
    • 七、皖省光復後的措施
    • 八、黃煥章事件與吳暘谷遇害
    • 九、皖人痛惜與身後哀榮
  • 拾陸、柏文蔚──志高行潔的蘇皖革命中心人物
    • 一、青年時期的革新運動
    • 二、棄文習武參加革命
    • 三、亡命東北專結豪客
    • 四、遊說九鎮舉義攻寧
    • 五、光復鎮江西攻浦口
    • 六、安徽光復轉任都督
    • 七、施行新政、堅拒誘惑
    • 八、二次革命與轉職鄂西與率軍北伐
    • 九、山林城市悠遊終年
  • 拾柒、居正──豪情俠氣百折不回的革命家
    • 一、居氏的來源及其故居
    • 二、青年生活
    • 三、留學日本致力革命
    • 四、緬甸辦報開罪英人
    • 五、中部革命運動的開展與武昌首義
    • 六、參加都督府與臨時政府工作
    • 七、二次革命與再度留日
    • 八、帝制時的山東討袁軍
    • 九、護法運動的熱心支持者
    • 十、反對容共與西山會議
    • 十一、寧漢團結與居氏出處
    • 十二、出長司法院與改進司法
    • 十三、力主通緝汪逆與慰勞前線將士
    • 十四、反對政協與對匪和談
    • 十五、居氏與近代司法
    • 十六、三點政見與兩項著作
  • 拾捌、李烈鈞──長於應變、忠於革命的志士
    • 一、家世與幼年生活
    • 二、留學日本加入革命組織與回國服務
    • 三、武昌首義與回贛服務
    • 四、反對袁世凱違法
    • 五、湖口起義與留學歐洲
    • 六、護國第三軍總司令及大本營參謀總長
    • 七、追隨 國父北上津京
    • 七、北伐中之李烈鈞
    • 八、悠遊林泉與斡旋大局
    • 九、審訊張學良詞嚴義正
    • 十、寄寓歌樂怡然自得
  • 拾玖、譚延闓──休休有容、庸庸有度的政治家
    • 一、同情革命的宦家子弟
    • 二、青年時期的譚延闓
    • 三、諮議局長與湖南都督
    • 四、反對帝制與重長湘省
    • 五、容共時期的中流砥柱
    • 六、訓政時期的譚先生
    • 七、胡漢民的悼詞
    • 八、餘 語
  • 貳拾、于右任──革命報人,革命詩人與忠於監察制度的西北大老
    • 一、農家孤兒
    • 二、追隨良師做炮自給
    • 三、案首入學與西北奇才
    • 四、接受民族意識的教學
    • 五、詩草案發亡命上海
    • 六、神州日報與「三民」報
    • 七、民立報以民立國
    • 八、圖書公司的經營
    • 九、投筆從戎主持靖國軍
    • 十、三省聯盟 國父逝世與靖國軍重振
    • 十一、促成寧漢合作與長審計院
    • 十二、于馮間的恩怨
    • 十三、監察制度的建立與促進全黨團結
    • 十四、監察院的大彈劾案與先生對實施憲政的看法
    • 十五、宣慰西北與抗戰時期的監察院職責
    • 十六、長短句與世界大戰回憶歌
    • 十七、詩社的復興與詩的改革
    • 十八、一貫精神與三大革新
  • 版權宣告
  • 封 底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