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書收錄於此書展...
佛教史上背負罵名的提婆達多,究竟是危害釋迦牟尼,還是解救眾生?
當釋迦牟尼黑粉從邪惡配角躍升本書主角──
【一本難得一見的提婆達多專書】
★以辯證視角探研佛教歷史、開闢更廣闊的思考空間
★筆調通俗,適合所有人閱讀
★豐富的提婆達多故事,小說與劇本的良好取材
提婆達多──一位專與釋迦牟尼對立、作惡多端而入地獄的人物,卻成為印度佛教史上人盡皆知的角色。
本書是印度佛教史上「提婆達多事件」的綜合論述。全書透過不同視角,深入分析提婆達多其人其行。企圖以較客觀的態度彰顯提婆達多的歷史定位及其破僧行為的歷史意義,也擬提醒讀者:歷史詮釋往往受某些觀念、團體或文獻左右,更會因不同時代而有不同解讀,讓後人難以釐清歷史的原貌──印度佛教的發展也不例外。
透過本書,讀者當可初步理解此一事件的原始傳說成分與客觀研究成果,而作者特以淺近的筆觸撰寫,以期本書亦適於一般大眾閱讀,並能成為以提婆達多為題材的創作之基石。
當釋迦牟尼黑粉從邪惡配角躍升本書主角──
【一本難得一見的提婆達多專書】
★以辯證視角探研佛教歷史、開闢更廣闊的思考空間
★筆調通俗,適合所有人閱讀
★豐富的提婆達多故事,小說與劇本的良好取材
提婆達多──一位專與釋迦牟尼對立、作惡多端而入地獄的人物,卻成為印度佛教史上人盡皆知的角色。
本書是印度佛教史上「提婆達多事件」的綜合論述。全書透過不同視角,深入分析提婆達多其人其行。企圖以較客觀的態度彰顯提婆達多的歷史定位及其破僧行為的歷史意義,也擬提醒讀者:歷史詮釋往往受某些觀念、團體或文獻左右,更會因不同時代而有不同解讀,讓後人難以釐清歷史的原貌──印度佛教的發展也不例外。
透過本書,讀者當可初步理解此一事件的原始傳說成分與客觀研究成果,而作者特以淺近的筆觸撰寫,以期本書亦適於一般大眾閱讀,並能成為以提婆達多為題材的創作之基石。
- 彩 頁
- 《現代佛學叢書》總序
- 再版序
- 自 序
-
提婆達多略傳
-
一、身 世
-
二、出家修行
-
三、結合阿闍世
-
四、破 僧
-
五、五 法
-
六、破僧事件之結局
-
七、其他惡行
-
八、逝 世
-
九、釋尊對提婆達多的評斷
-
十、另一種聲音
-
十一、結 語
-
-
提婆達多的支持者
-
一、四伴黨
-
二、阿闍世
-
三、五百比丘與六群比丘
-
四、其他支持者
-
-
五 法
-
一、五法的內容及其特質
-
二、五法與佛教苦行法門的異同
-
三、佛弟子與苦行
-
四、五法及其他
-
五、結 語
-
-
神 通
-
一、提婆達多與神通
-
二、佛法中的神通
-
三、善用神通的佛弟子
-
四、神通的應用原則
-
五、結 語
-
-
提婆達多為什麼會叛佛破僧
-
一、佛典中所載的宗教性詮釋
-
二、釋迦族王子的優越意識
-
三、對釋尊的不服
-
四、對舍利弗、目犍連的敵視
-
五、阿闍世的護持
-
六、對釋尊某些看法的不滿
-
七、權力欲、領袖才能與群眾魅力
-
八、結 語
-
-
提婆達多派
-
一、佛典對提婆達多的另一種詮釋或辯解
-
二、後世文獻所描述的提婆達多派
-
三、結 語
-
-
破僧事件與後世佛教的分宗立派
-
一、佛教徒闢斥提婆達多破僧事件的主要原因
-
二、根本分裂
-
三、其他分裂史事舉例
-
四、結 語
-
-
提婆達多本生故事選
-
一、本生故事選
-
二、提婆達多本生文學的形式與特質
-
-
現代學術界的提婆達多研究
-
一、中文著述
-
二、日文著述
-
三、歐文著述
-
四、結 語
-
- 參考資料
- 版權宣告
- 封 底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