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腎臟科名醫江守山教你逆轉腎
- 作者序:揪出腎臟殺手、減輕腎臟傷害,人人都能「逆轉腎」!
-
閱讀之前
-
腎臟病的發生原因
-
腎臟病的分期與治療
-
-
CH1【警訊篇】你的腎臟亮紅燈了嗎?
-
你得腎病的風險高嗎?
-
.1分鐘檢視你的「護腎敏感度」!
-
-
有沒有腎臟病?超過90%的患者自己不知情
-
.台灣尿毒症發生及盛行率世界第一,腎臟病成了新國病
-
-
腎臟的功能是什麼?腎出了毛病會怎樣?
-
.腎臟是人體調節水分、排泄廢物與毒素的「超級濾心」
-
-
台灣尿毒症攀升5大關鍵:①糖尿病患者急遽增加
-
.糖尿病如果控制不佳,末期容易引發腎病變
-
-
台灣尿毒症攀升5大關鍵:②三高控制不良
-
.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引起血管病變,損害腎功能
-
-
台灣尿毒症攀升5大關鍵:③愛吃成藥&中藥
-
.亂吃減肥、感冒、止痛藥,換來終身洗腎遺憾
-
-
台灣尿毒症攀升5大關鍵:④環境汙染及毒素
-
.塑化劑、毒澱粉等食安殺手含腎毒性,讓人「食」不安心
-
-
台灣尿毒症攀升5大關鍵:⑤捐腎人少,換腎率低
-
.無腎可換,換一顆腎平均要等33年
-
-
【名醫小講堂】台灣洗腎品質也是世界第一
-
-
CH2【迷思篇】一次破解對腎臟的9大錯誤觀念
-
你對腎臟到底了解多少呢?
-
.1分鐘檢視你的「腎知識正確度」!
-
-
迷思1:腎虧就是腎功能差嗎?
-
.腎功能異常或病變不一定是腎虧
-
-
迷思2:小便有泡泡或混濁就是腎不好?
-
.飲食、勞累、劇烈運動也會導致生理性蛋白尿
-
-
迷思3:長期吃西藥會傷腎?
-
.慢性病用藥無腎毒性,任意停藥讓病情惡化反而更傷腎
-
-
迷思4:吃太鹹腎臟會受損,所以選低鈉鹽比較好?
-
.低鈉鹽的鉀含量高,腎功能不佳者吃了更要命
-
-
迷思5:鈣片吃太多,容易形成腎結石?
-
.計算攝取總量,聰明補鈣不怕腎結石
-
-
迷思6:腎病會遺傳嗎?哪些人是腎病高危險群?
-
.成人多囊腎會遺傳!一等親屬機率達50%!
-
-
迷思7:一旦開始洗腎,就得洗一輩子嗎?
-
.只要恢復腎臟機能,就可以停止洗腎
-
-
迷思8:治療腎病千萬別吃類固醇?
-
.類固醇是腎炎治療首選藥物,擅自停藥是使用大忌
-
-
【名醫小講堂】錯誤迷思,只會害人喪命!
-
-
CH3【症狀篇】掌握腎病上身五大徵兆
-
你的腎臟是否已經出問題?
-
.1分鐘檢視你的「腎臟健康度」!
-
-
不可輕忽的徵兆1:尿色異常(如泡沫尿、血尿)
-
.尿液顏色是身體的警報,出現異常絕對不可輕忽
-
-
不可輕忽的徵兆2:尿量異常(如頻尿、夜尿)
-
.正常排尿量為1000到2000c.c,過多過少都要當心
-
.多尿+夜尿,可能是腎臟發出的求救訊號
-
.頻尿但尿量少+排尿障礙,大多是膀胱或攝護腺問題
-
-
不可輕忽的徵兆3:水腫
-
.引起水腫原因很多,並不全然是腎臟引起,應查明原因
-
.是「腫」還是「胖」?手指按一下就知道
-
-
不可輕忽的徵兆4:高血壓
-
.當腎功能出現問題時,血壓就會升高
-
.30歲以前或60歲以後突然有高血壓,可能是腎血管出問題
-
-
不可輕忽的徵兆5:腰痠背痛
-
.腰痠背痛時別亂吃止痛藥,小心造成洗腎後果
-
-
【名醫小講堂】有可疑腎病徵兆,趕快找醫師診斷!
-
-
CH4【預防篇】江醫師獨門護腎秘方①:聰明喝水
-
護腎要多喝水,你知道如何正確喝水嗎?
-
.1分鐘檢視你的「喝水正確度」!
-
-
喝水,就可以護腎!
-
.多喝水可預防腎臟感染、發炎和急性衰竭
-
.注意!並不是所有腎臟病患者都要限制水分攝取
-
-
當心!喝錯水會越喝越傷身!
-
.飲水3大殺手︰重金屬、氯(三鹵甲烷)、壬基酚
-
-
乾淨?健康?瓶裝水沒有比較好
-
.75%瓶裝水含菌量高於自來水,存放不慎還會溶出塑化劑
-
-
5道過濾,在家也能喝到醫療級好水
-
.買濾水器?先了解各種淨水原理的過濾效果
-
.逆滲透淨水系統,過濾後應直接使用
-
-
【名醫小講堂】洗澡、游泳的水也要當心!
-
-
CH5【預防篇】江醫師獨門護腎秘方②:小心防毒
-
你知道錯誤的飲食和習慣會毒害腎臟嗎?
-
.1分鐘檢視你的「謹腎防毒度」!
-
-
謹腎防毒第1招/飲食要用心,避免毒從口入
-
.你不知道的毒素危機就藏在飲食中
-
-
謹腎防毒第2招/打造無毒空間,環境也要防毒
-
.有「毒」的居住環境不僅傷害腎臟,更會致癌!
-
.揪出室內空氣的5大殺手
-
-
謹腎防毒第3招/避開常見腎毒性藥物
-
.不是西藥都傷腎,只要注意腎毒性藥物即可
-
.中草藥不一定比較安全,都可能引發腎功能病變
-
-
謹腎防毒第4招/改掉會傷害腎臟的5大危險習慣
-
.在你不知不覺中,危險生活習慣正在傷害腎臟
-
-
【名醫小講堂】偏方千萬吃不得!
-
-
CH6【預防篇】江醫師獨門護腎秘方③--控制三高
-
你的血糖、血壓、血脂正常嗎?
-
.一分鐘檢視你的「腎臟危險度」!
-
-
三高(血糖、血壓、血脂)正一步一步傷害腎……
-
˙高血糖會造成腎絲球損傷
-
˙高血壓會造成腎血管收縮、硬化
-
˙高血脂會阻塞血管,導致腎動脈變窄
-
-
只要控制飲食,就能有效預防三高
-
.把握「3少2多」飲食重點,輕鬆遠離三高
-
-
對付三高祕密武器!善用茶、紅麴、納豆
-
.茶的好處:調節血壓、血脂,還可以防癌
-
.紅麴的好處:最佳的血管清道夫
-
.納豆的好處:調節三高好幫手
-
-
除了控制飲食,還必須調整生活型態
-
.把握「三要」法則︰要三餐定時、要標準體重、要足量運動
-
-
9大保健食品, 助你控制三高指數
-
.吃對保健食品, 輕鬆控制三高
-
魚油(血糖、血壓、血脂有效)
-
納豆(血糖、血壓、血脂有效)
-
CoQ 10(血糖、血壓、血脂有效)
-
大蒜(血壓、血脂有效)
-
薑黃(血糖、血壓有效)
-
紅麴(血糖、血壓有效)
-
維生素D(血糖、血壓有效)
-
甜菊(血壓有效)
-
鉻(血糖有效)
-
-
【名醫小講堂】江醫師減肥法︰掌握「上菜順序」和「吃飯速度」就能Easy瘦
-
-
CH7【檢查篇】解析腎臟檢查,讓你知己知彼保健康
-
腎臟檢查知多少?
-
.一分鐘檢視你的「腎力掌握度」
-
-
看腎臟科前要做哪些準備?
-
.聰明就醫有三不︰不化妝、不禁食、不排尿
-
.慢性病患者不需停藥,記得帶平日用藥與檢查報告前往看診
-
-
一定要做的腎功能檢查①:尿液檢查
-
.掌握製尿狀況,提供多種疾病線索,是投資報酬率最高的檢查
-
-
一定要做的腎功能檢查②:血液生化檢查
-
.尿素氮與肌酸酐不敏感,略為超標也要當心
-
.想要掌握腎功能,關鍵在肌酸酐清除率和腎絲球過濾率
-
.簡單公式,教你自己推算「腎絲球過濾率」
-
-
一定要做的腎功能檢查③:超音波影像檢查
-
.少了超音波影像檢查,容易誤判病情
-
.腎結石、囊腫、水泡、腫瘤無所遁形
-
-
【名醫小講堂】善用免費健檢,為自己健康把關
-
-
CH8【治療篇】腎臟名醫教你如何逆轉「腎」!
-
腎臟病該如何治療?
-
.一分鐘檢視你的「逆轉腎成功率」
-
-
逆轉「腎」第1步:先了解腎臟構造與運作
-
.血液進入腎臟,就像車子進入高速公路……
-
-
逆轉「腎」第2步:認識腎病的分類與分期
-
.腎臟病種類繁多,症狀、治療及預後差異大
-
.一旦腎絲球過濾率小於15,恐怕就得洗腎
-
-
逆轉「腎」第3步:練習飲食控制基本功
-
.切勿盲目忌口,請配合醫囑調整飲食
-
.只要調整攝取量,鹽和蛋白質都能攝取
-
.腎病患者應依「腎病分期」改變飲食內容
-
-
逆轉「腎」第4步:正確用藥控制病情
-
.人人聞之色變的類固醇,是治療腎炎的首選藥物
-
.細胞毒性藥物,是反覆發作型腎炎的好選擇
-
.利尿劑不可以亂吃,經醫師指示才能安心服用
-
-
逆轉「腎」第5步:穩定病情並預防復發
-
.鹽、蛋白質、熱量和水,穩定腎病關鍵飲食
-
.定時吃藥、按時回診,防止病情惡化
-
-
逆轉「腎」第6步:掌握「四不一沒有」、「三控三避」生活原則
-
.不可亂信偏方,即使它看起來很健康
-
.所謂的「4不1沒有」和「3控3避」生活原則是……
-
-
不得不防的併發症①:腎性貧血
-
.生病的腎臟無法合成足夠紅血球生成素
-
.腎病第三期患者要補充造血營養素︰鐵、葉酸、維生素B12
-
-
不得不防的併發症②:腎性高血壓
-
.腎臟生病了,血壓也會跟著升高
-
.腎血管性高血壓難控制,但可以治癒
-
.腎病患者血壓不可超過130/80mmHg
-
-
不得不防的併發症③:腎性骨病變(腎骨失養症)
-
.腎功能減退初期就出現,但症狀不明顯
-
.少吃高磷食物,避免血中鈣、磷不平衡
-
-
入冬後、手術前,更要做好準備
-
.只要冬天一到,腎病患者就問題百出
-
.做好充足準備,降低腎病患者開刀風險
-
-
台灣人最常見的五大腎病①:糖尿病腎病變
-
.不到5年,就可能從腎功能輕度不足演變成尿毒症
-
.有腎病家族史的糖尿病患者,每半年就要追蹤一次腎功能
-
.糖尿病腎病變患者的低蛋白飲食,應以魚肉為主
-
-
台灣人最常見的五大腎病②:腎絲球腎炎
-
.腎絲球腎炎類型繁多,應先確診才能對症治療
-
.配合醫師用藥,可降低復發率
-
-
台灣人最常見的五大腎病③:Iga免疫球蛋白腎病變
-
.飲用水及油漆中的鉛易引發Iga免疫球蛋白腎病變
-
.多補充魚油,有助治療Iga免疫球蛋白腎病變
-
-
台灣人最常見的五大腎病④:腎結石
-
.腎結石大多沒有症狀,留心尿液潛血反應
-
.依結石種類與形成原因調整飲食,避免反覆發作
-
-
台灣人最常見的五大腎病⑤:高尿酸腎臟病
-
.尿酸也會傷害腎臟!尿酸偏高或有痛風的人請注意
-
.高尿酸患者千萬別喝含高果糖糖漿茶飲
-
-
【名醫小講堂】學習與腎臟病和平共處
-
-
CH9【治療篇】醫生說我要「洗腎」,我該怎麼辦?
-
洗腎患者該注意什麼呢?
-
.一分鐘檢視你的「洗腎知識正確度」!
-
-
洗腎人口激增,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
.媒體、官員誤導,導致民眾錯誤迷思
-
.腎病防治概念不足,影響患者接受治療
-
-
到底該不該洗腎?時機判斷很重要
-
.尿毒指數並非唯一依據
-
.除了參考檢驗指數,還要考慮患者個別症狀
-
-
選擇適合的洗腎方式:了解透析療法
-
.如何挑選洗腎室?比起距離遠近,醫師和環境設備更重要
-
-
認識腎臟透析療法①:血液透析(洗腎、洗血管)
-
.透析儀器=人工腎臟,將血液導出體外「洗乾淨」
-
.自體廔管、人工廔管各有優缺點,須依病人狀況而定
-
-
認識腎臟透析療法②:腹膜透析(洗腎、洗肚子)
-
.腹膜透析,就是讓腹膜代替腎臟執行血液過濾工作
-
.透析導管直接置入腹膜腔,要注意避免感染
-
.腹膜透析日常注意事項
-
-
尿毒症患者飲食要怎麼吃?
-
.尿毒症飲食限制更多,更要注意營養補充
-
.飲食比尿毒高低更直接影響死亡率,吃得對才能延續生命!
-
-
尿毒症患者飲食原則①:營養(熱量)要足夠
-
.營養(熱量)不足易有併發症,建議每天每公斤約需35大卡
-
.透析(洗腎)患者需依透析方式,調整熱量與蛋白質
-
-
尿毒症飲食原則②:控制蛋白質與水分的攝取
-
.蛋白質要限「量」更要重「質」!魚肉是最佳蛋白質來源
-
.限制水分的攝取量,要注意隱藏在食物裡的水分
-
-
尿毒症飲食原則③:限制磷、鈉、鉀等電解質
-
.延長洗腎時間也無法排除磷!請務必少吃高磷食物
-
.過量的鈉會導致水腫、高血壓、肺積水,應嚴格控制攝取量
-
.注意鉀的攝取量,腹膜透析者反而要增加
-
-
【名醫小講堂】腎臟科醫師的呼籲︰讓國人也能使用無塑化劑的安全醫材!
-
- 2020年增訂 台灣洗腎率全球第一,腎功能衰弱請這樣吃!
- 2020年增訂 招提升免疫力,捍衛健康,不怕武漢肺炎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