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書收錄於此書展...
著者趙軼峰,中國內蒙古開魯人,東北師範大學學士、碩士,加拿大埃爾伯塔大學博士。曾任教於東北師範大學、布蘭登大學、埃爾伯塔大學、華南師範大學、暨南大學,現為東北師範大學教授、博導、亞洲文明研究院院長,《古代文明》雜誌執行主編,首都師範大學特聘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兼職研究員。著有《明清帝制農商社會研究》(初編、續編)、《明代國家宗教管理制度與政策研究》《在亞洲思考歷史學》《克林頓總統彈劾案與美國政治文化》《學史叢錄》《評史叢錄》等,主編《中國古代史》《中華文明史》及多部论文集,主持翻譯《全球文明史》,發表學術論文一百餘篇。
- 再版自序
- 初版序言
- 導言
-
第一部分 國家制度與政策
-
一、明太祖的國家宗教管理思想
-
二、明初城隍祭祀制度
-
三、明朝國家祭祀體系的寓意
-
四、票擬制度與明代政治
-
-
第二部分 晚明知識分子與社會結構
-
五、山人與晚明社會
-
六、明末清初中國知識分子的道德沉淪感
-
七、儒家傳統與晚明士子和妓女的交往
-
八、黃宗羲思想三議——讀《留書》札記
-
-
第三部分 下層社會生活
-
九、儒家思想與17世紀中國北方下層社會的家庭倫理實踐
-
十、「悍妻」與17世紀前後的中國社會
-
十一、17世紀中國文學中的妾制——以《醒世姻緣傳》為中心
-
十二、晚明北方下層民眾價值觀與商業社會的發展
-
十三、17世紀前後中國北方宗教多元現象初論
-
-
第四部分 貨幣制度與國家財政
-
十四、試論明代貨幣制度的演變及其歷史影響
-
十五、論明末財政危機
-
十六、明後期太倉收支數字考
-
-
第五部分 明清時期的歷史趨勢
-
十七、「大分流」還是「大合流」——明清時期歷史趨勢的文明史觀
-
十八、關於中國「封建社會」的一些看法
-
- 結論 明代歷史的自律
- 初版後記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