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顯露於詩論,隱藏於詩句
──評論學者楊宗翰首本詩集
楊宗翰的詩作不著眼於歷史,卻淋漓盡致地描繪時間的蒼涼與豁達,他的作品經常流露出對美的敏感和追求,同時也是善於描寫孤獨情境的旗手。
他做為一名專業的學者、詩評家,他熟稔各式各樣的文學派別與技巧,卻始終無法忘情於寫詩。在詮釋者和創作者的角色之間,過去的他偏向於前者,現在的他則迫切地想回到後者的陣營,並致力於找到其中的平衡。
寫詩曾是他逃避現實的方法,這些詩篇中充滿了巧妙的比喻和象徵,象徵著系統中的詭雷和陷阱,用來防止外界的偷窺。大多數人寫詩的原因是為了表現自我,而楊宗翰寫詩則大多是為了躲藏。不僅躲藏自己,也躲藏著那些曾經存在或尚未誕生的他人。
在《隱於詩》中,他最常出現的角色是觀察者,總是在日常中觀察。連詩集的名稱也暗示了他的自我定位。他敏銳而專注地審視各種生活場景,讓那些不可輕忽的時刻顯露。同時,他也是個自覺的傾訴者,以獨特的清明和思維,喚醒正在傾聽或閱讀的對象。
好評推薦
◎白靈(詩人)
他把自己隱藏得很深,在字後、景和象後,用動詞手舞,以名詞足蹈,去輪轉面具背後想說又不想明說的,只以隱喻和象徵做詩的演出。他既犀利其劍,又遲疑出鞘,既早熟又慢熟,這是大家極度陌生,必須重新打量和稱重的楊宗翰。人早識其論,卻少觸其詩,二者宛若兩個功夫路數迥異的楊家將,一顯一隱,一快刀斬亂麻,世皆駭其快其利,一緩慢其字、珍其出手的風,路過的讀者必須小心被這股風吹倒。
◎余欣娟(臺北市立大學中文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小隱於野,大隱於市,而宗翰說「大隱隱於詩」,詩是他巧譬隱喻,最真誠的隱藏所,從草山、大肚山、林美山,每座山的俯瞰自有其人間視野與深情輕狂。再三琢磨後的冷峻堅毅,剔不出贅字,彷若經過一場(自我)激辯洗滌。
◎羅智成(詩人)
像一個深藏不露的樂手,穿過各式街頭藝人獻藝的街頭,回到自己的房間,取出珍藏的樂器,旋即奔放出精湛的技藝……這是宗翰的詩集讓我想到的戲劇化場景。
作為一名專業的評論者,他熟習各路門派的絕技,作為一位持續的創作者,他更了解自己於此一面向探究的目標與能量。這一切都是有備而來。
──評論學者楊宗翰首本詩集
楊宗翰的詩作不著眼於歷史,卻淋漓盡致地描繪時間的蒼涼與豁達,他的作品經常流露出對美的敏感和追求,同時也是善於描寫孤獨情境的旗手。
他做為一名專業的學者、詩評家,他熟稔各式各樣的文學派別與技巧,卻始終無法忘情於寫詩。在詮釋者和創作者的角色之間,過去的他偏向於前者,現在的他則迫切地想回到後者的陣營,並致力於找到其中的平衡。
寫詩曾是他逃避現實的方法,這些詩篇中充滿了巧妙的比喻和象徵,象徵著系統中的詭雷和陷阱,用來防止外界的偷窺。大多數人寫詩的原因是為了表現自我,而楊宗翰寫詩則大多是為了躲藏。不僅躲藏自己,也躲藏著那些曾經存在或尚未誕生的他人。
在《隱於詩》中,他最常出現的角色是觀察者,總是在日常中觀察。連詩集的名稱也暗示了他的自我定位。他敏銳而專注地審視各種生活場景,讓那些不可輕忽的時刻顯露。同時,他也是個自覺的傾訴者,以獨特的清明和思維,喚醒正在傾聽或閱讀的對象。
好評推薦
◎白靈(詩人)
他把自己隱藏得很深,在字後、景和象後,用動詞手舞,以名詞足蹈,去輪轉面具背後想說又不想明說的,只以隱喻和象徵做詩的演出。他既犀利其劍,又遲疑出鞘,既早熟又慢熟,這是大家極度陌生,必須重新打量和稱重的楊宗翰。人早識其論,卻少觸其詩,二者宛若兩個功夫路數迥異的楊家將,一顯一隱,一快刀斬亂麻,世皆駭其快其利,一緩慢其字、珍其出手的風,路過的讀者必須小心被這股風吹倒。
◎余欣娟(臺北市立大學中文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小隱於野,大隱於市,而宗翰說「大隱隱於詩」,詩是他巧譬隱喻,最真誠的隱藏所,從草山、大肚山、林美山,每座山的俯瞰自有其人間視野與深情輕狂。再三琢磨後的冷峻堅毅,剔不出贅字,彷若經過一場(自我)激辯洗滌。
◎羅智成(詩人)
像一個深藏不露的樂手,穿過各式街頭藝人獻藝的街頭,回到自己的房間,取出珍藏的樂器,旋即奔放出精湛的技藝……這是宗翰的詩集讓我想到的戲劇化場景。
作為一名專業的評論者,他熟習各路門派的絕技,作為一位持續的創作者,他更了解自己於此一面向探究的目標與能量。這一切都是有備而來。
- 封面
- 作者簡介
- 推薦語
-
【卷一】感時
-
月興
-
壽宴
-
冬至
-
通感
-
飯局
-
答案
-
印象
-
斷章
-
喻雨
-
安居
-
蒸發季憶
-
設法失蹤
-
與詩集共處
-
彩票行──預知大選紀事
-
左岸
-
-
【卷二】愛欲
-
遲劍
-
成熟
-
茶事
-
欲言
-
撫愛
-
看夜景
-
世紀末
-
寐無寐
-
星期月──性/別詩想
-
妳可想像
-
夜有所思
-
缺伊不可
-
在每條河流
-
贈妳以風景
-
幸福,嚴禁出口
-
你與我的距離
-
木頭人
-
-
【卷三】有誌
-
有霧──林美山記事
-
有悟──淡水河記事
-
大肚山印象──紅土系列之一
-
久熬──紅土系列之二
-
昏黃──紅土系列之三
-
桂冠少年──草山記事之一
-
琉璃風景──草山記事之二
-
中正紀念堂所見
-
長長的告別──寄「植物園」詩社諸友
-
SUBLIME,2000──遙寄林燿德
-
哀樂二三──感於哀樂,緣情而發
-
搖頭詩──復樂園傳真
-
生活的罅隙──與卡夫卡畫作《蛇女士》對望
-
祈求──致詩人
-
-
【卷四】攬鏡
-
大頭照
-
給時間
-
吾對鏡
-
溺斃者
-
等──我的心靈畫像
-
物色
-
晨剃
-
革命
-
有人
-
傷痕
-
吊鐘
-
用餐
-
童年
-
耳垢
-
入蛾
-
錯誤
-
在學院的長廊
-
心痰
-
我策馬走進歷史的廚房
-
不耳喬啞俱樂部
-
學院詩人你是
-
文字間的光明
-
-
【卷五】五行
-
夏蟬
-
夜遊
-
風雨
-
胸衣
-
拈香
-
肉身
-
食糧
-
編碼
-
冥合
-
後現代
-
水龍頭心事
-
時色
-
-
【附卷】回響
-
用一生等候一首詩──讀楊宗翰〈欲言〉、〈月興〉
-
以月為興的喉頭燥熱──讀楊宗翰〈月興〉
-
年度詩選作品賞析:〈有霧〉
-
人與世界聯手變質──讀楊宗翰散文詩〈看夜景〉
-
空間的歌者──讀楊宗翰的詩
-
- 【後記】大隱隱於詩
- 版權頁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