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公職考試講重點【文化行政與政策分析】

作者
出版日期
2021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6267004258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講重點系列帶你制霸考科】
  刷考古題之前先讀懂這一本!
  面對考試不僅要會解題,更要有紮實基本功!
  ★ 匯集補教名師多年教學經驗
  ★ 章節編排由淺入深、吸收效率倍增
  ★ 收錄各類經典題型、搭配詳解一點就通

  這樣的你適合這本書:
  ☆ 新手入門
  ☆ 加強觀念
  ☆ 考前重點複習
  ☆ 專業進修

  你值得優質的書籍 這本書陪你一起成長!

  【講重點×試題大補帖必勝組合】

  講重點系列觀念解析 + 試題大補帖刷題練習
  大碩教育提供你全方面的備考戰術!
  初階入門、加強複習都適用!
  ★兩種系列一起閱讀 離上榜之路更近一步★

  本書適合準備公職考試中的文化行政科目及藝術管理類研究所考試。由於文化行政面向很廣,準備並不容易,因此更不能死記硬背。此書各章節依例年考題及可能考試方向編輯,透過對政策的發展脈絡瞭解和時事舉例,幫助考生們在面對考題時能有所應答及進行論述。

  在面對文化行政的考試,主要就是要豐厚自己的理論基礎,加以掌握文化時事與資訊,如此方能在面對考題時,讓答案立即浮現在腦海,進而沈穩應戰奪取高分。在此整理準備此門科目的作法:

  1.當個老學究:要考高分,基本功力不能少,因此針對文化藝術行政及博物館學相關領域的知識、議題及基礎理論需有所掌握。

  2.當個案例通:除了基礎理論外,在答題時能有實例舉證是最好的,因此相關領域的案例必須能涉及一、二;例如文化部提出的相關政策、文化活動、博物館法、文化資產保存及文化創意產業等;這些都有助於閱卷老師認為您對此領域有一定的掌握度。

  3.當個包打聽:對時事和資訊的掌握絕對必要,今天起開始每天注意文化新聞,不管是電子媒體或是平面媒體;另外一些雜誌包括文化研究、藝術家、今藝術或是藝術觀點,有空時都可以詳加閱讀。

  4.當個議評家:例年一些考題都有機會讓考生一抒對特定事件的看法和評論,每當有引起討論的文化時事和社會現象時,可多閱讀相關的評論文章,最好是能在閱讀完後自己也寫一篇;書末的附錄選輯了一些藝評及專文供參考。

  本書統整了學理、法規、案例及評論,藉由簡明的表格和條例說明,有助於各位考生瞭解法條及事件的脈絡。作者為實際文化工作者,此書參酌相關百餘本之書籍,結合實務及理論進行系統整理,刺激思考並應付考題。書末附錄為常出題的重要法規,助於和本文對照,瞭解行政取向及掌握立法脈絡。為了讓考生們便於閱讀,書中穿插和本文相對應的照片,增加閱讀興趣。
  • 第一章 文化政策理論與實務
    • 一、文化的定義
    • 二、文化與文明
    • 三、文化概念
    • 四、文化行政
    • 五、主要國家的文化政策
    • 六、我國的文化政策
    • 七、文化部
    • 八、文化部相關政策
  • 第二章 博物館學與管理
    • 一、博物館是不是學說?
    • 二、博物館發展歷程
    • 三、博物館的定義
    • 四、博物館的類型
    • 五、新博物館學與生態博物館
    • 六、生態博物館
    • 七、博物館的功能
    • 八、博物館組織
    • 九、博物館績效評估
    • 十、建立博物館品牌
    • 十一、博物館行銷
    • 十二、博物館建築
    • 十三、數位博物館
    • 十四、民間博物館管理
    • 十五、地方美術館現象
    • 十六、博物館法時代
    • 十七、臺灣博物館的殖民性格
  • 第三章 文化資產與其應用
    • 一、何謂文化資產
    • 二、世界遺產
    • 三、無形文化資產
    • 四、文化資產的觀念與應用
  • 第四章 文化產業暨地方社造與創生
    • 一、文化產業
    • 二、社區總體營造
  • 第五章 文化創意產業
    • 一、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
    • 二、臺灣的文化創意產業
    • 三、文化創意產業內容及範圍
    • 四、各國的文化創意產業
    • 五、文化創意產業價值
    • 六、文化創意產業政策
  • 第六章 藝術管理
    • 一、管理程序
    • 二、規劃及組織調度
    • 三、志工管理
    • 四、行銷與募款
    • 五、藝企合作
    • 六、委外制度
  • 第七章 表演藝術
    • 一、何謂表演藝術
    • 二、表演藝術產業
    • 三、表演藝術行政人員的工作
    • 四、表演藝術行政人員的困境
    • 五、臺灣主要表演藝術團體
    • 六、政府補助
    • 七、私人企業補助
    • 八、藝術節慶
    • 九、新設展演設施
  • 第八章 公共藝術
    • 一、什麼是公共藝術
    • 二、公共藝術的出現
    • 三、臺灣公共藝術的濫觴
    • 四、公共藝術設置辦法
    • 五、百分之一的魔力
    • 六、百分之一的例外
    • 七、公共藝術基金之運用
    • 八、執行組織及流程
    • 九、公共藝術發展法的面貌
    • 十、民眾參與
    • 十一、藝術介入空間
    • 十二、公共藝術如何公共
    • 十三、公共藝術政策面臨的問題
    • 十四、公共參與之公共藝術案例
    • 十五、文化部藝術浸潤空間計畫
  • 第九章 藝術政策
    • 一、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二、文化雲計畫
    • 三、藝術銀行
    • 四、藝術村營運扶植
    • 五、博物館日
    • 六、城市中的博物館
    • 七、蚊子館現象
    • 八、傳播政策白皮書與OTT
    • 九、視覺藝術收藏暨市場
    • 十、其他藝術政策及事件
  • 附件
    • 地方文化館企劃案例
    • 地方文化館運籌計畫中的雙重能量
    • 觸摸環境的溫度-走遊臺灣的公共藝術
    • 京都之見-讓歷史成為日常的城市美學
    • 一座因文化而偉大的城市
    • 重回歷史現場-從文資觀點看博物館的新走向
    • 守護能活化城市細胞的文化資產
    • 見窗便有位-將公園引入室內的屏東總圖
    • 城市的每一步都有書寫故事篇章的喜悅
    • 「台美潮」重現台灣藝術精彩的年代
    • 享受歷史的回味和在地的語彙-走遊台灣的博物館建築
    • 文化為本-鐵道部園區想台鐵未來
    • 在地靈魂-博物館做為在地認同與關懷的堡壘
    • 典藏時間讓每個人都有一座博物館
    • 精神之物的傳「嘉」寶
    • 文化城市中的藝術銀行
    • 體驗經濟下的畫廊服務
    • 用身體去感受塩田千春「顫動的靈魂」
    • 畫廊、展覽空間傻傻分不清楚
    • 藝術展覽虛實同步-開創台灣藝術新時代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