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書收錄於此書展...
本書站在宇宙的角度探索思考人類的問題,也是從哲學思想體系、科學知識體系和宗教思想體系的角度探討宇宙本原與人類本原的問題。
本書結合現代物理學與東西方古代哲學思想,尤其是中國道家哲學的系統思想,進行了三個設計和設想:
一是借鑒了現代物理學多維宇宙的M理論,並結合古代哲學和東方哲學思想對三維、四維和五維宇宙及相互關係進行了設計和設想;二是在此設想的基礎上提出了三維宇宙萬物的形成與誕生的理論設想,認為三維宇宙萬物誕生於四維宇宙的基礎能量和五維宇宙的智慧能量,分別稱之為「原因」和「因」;宇宙的本原是能量,資訊和物質都是能量。
三是根據宇宙萬物大到宇宙星系、小到原子結構的規律性,結合宇宙萬物形成的本原理論,提出並論證了古代聖人們萬物有靈的思想,認為萬物有靈,並都有感知的能力,並提出對於宇宙時間場、空間場與力場和
能量場的看法。
站在宇宙的角度看人類,人類的命運就是一個無法分割的共同體,用宇宙本原哲學思考人類的生存,是當今世界之要務。書中提倡:一是認識宇宙真理,思考宇宙哲學;二是認識在宇宙中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和生存的思考;三是提倡在人類之間,在智慧物質之間,和平與愛的哲學思想。
空間:我們生存之空間不是三維幾何,而是多維度幾何狀態。本原是「炁」或能量、資訊。唯有物質本身是三維幾何的,是凝固的能量,並把空間和時間聯為一體。時間:是人造概念,僅占三維宇宙存在,是物質存在之過程,在多維宇宙沒有時間。人類:是宇宙創生的至高的資訊體,是帶有陰陽兩個CPU的電腦,心靈和大腦,大腦是三維的,心靈是多維的。
辯證法:是宇宙之基本屬性與規律。
本書結合現代物理學與東西方古代哲學思想,尤其是中國道家哲學的系統思想,進行了三個設計和設想:
一是借鑒了現代物理學多維宇宙的M理論,並結合古代哲學和東方哲學思想對三維、四維和五維宇宙及相互關係進行了設計和設想;二是在此設想的基礎上提出了三維宇宙萬物的形成與誕生的理論設想,認為三維宇宙萬物誕生於四維宇宙的基礎能量和五維宇宙的智慧能量,分別稱之為「原因」和「因」;宇宙的本原是能量,資訊和物質都是能量。
三是根據宇宙萬物大到宇宙星系、小到原子結構的規律性,結合宇宙萬物形成的本原理論,提出並論證了古代聖人們萬物有靈的思想,認為萬物有靈,並都有感知的能力,並提出對於宇宙時間場、空間場與力場和
能量場的看法。
站在宇宙的角度看人類,人類的命運就是一個無法分割的共同體,用宇宙本原哲學思考人類的生存,是當今世界之要務。書中提倡:一是認識宇宙真理,思考宇宙哲學;二是認識在宇宙中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和生存的思考;三是提倡在人類之間,在智慧物質之間,和平與愛的哲學思想。
空間:我們生存之空間不是三維幾何,而是多維度幾何狀態。本原是「炁」或能量、資訊。唯有物質本身是三維幾何的,是凝固的能量,並把空間和時間聯為一體。時間:是人造概念,僅占三維宇宙存在,是物質存在之過程,在多維宇宙沒有時間。人類:是宇宙創生的至高的資訊體,是帶有陰陽兩個CPU的電腦,心靈和大腦,大腦是三維的,心靈是多維的。
辯證法:是宇宙之基本屬性與規律。
- 作者簡介:
- 簡 介
-
前 言 哲學終極問題與人類和平
-
一、歸納
-
二、哲學終極問題的思考
-
1. 什麼是宇宙
-
1.1 三維宇宙和四維宇宙
-
1.2 五維宇宙
-
1.3 什麼是物質
-
-
2. 什麼是人類
-
2.1 人類來自哪裡
-
2.2 人類去之於哪裡
-
2.3 宇宙和人類智慧
-
-
3. 人類的和平與未來
-
結語:
-
- 上卷 《現代物理學對人類的啟發與思考》
- 上篇 《思考》
-
第一章 現代物理學對人類的啟示與思考
-
1.宇宙觀的啟示與思考
-
1.1 人類生存與命運的思考與假想
-
1.2 現代物理學的啟示與思考
-
1.3 繼續思考
-
-
2. 人類與智慧文明的啟示與思考
-
2.1 人類及智慧文明的思考
-
2.2 探索性思考
-
-
3. 人類修行與修煉的思考與設想
-
3.1 專業修行與修煉
-
3.2 普遍的修行
-
3.3 普通人的修行
-
-
結語
-
-
第二章 多維宇宙的思考
-
1. 人類面向宇宙的思考
-
1.1 關於思考
-
1.2 物理學與思考
-
1.3 哲學的思考
-
-
2. 哲學的反思
-
2.1 對歷史的反思
-
2.2 對戰爭的反思
-
2.3 宇宙觀的反思
-
-
3. 多維的宇宙觀點—宇宙本原觀
-
3.1 三維、四維之間的質能轉換
-
3.2 四大物質參數的維度假想
-
-
4. 智慧物質觀
-
4.1 智慧物質
-
4.2 智慧能量
-
-
5. 面向未來的思考
-
結語
-
-
第三章 古代哲學宇宙觀的啟迪
-
1. 古代哲學宇宙觀之啟迪
-
1.1 古希臘哲學宇宙觀之啟迪
-
1.2 佛家宇宙觀之揭示
-
1.3 道家宇宙觀的系統思想
-
-
2. 對物理學界和科學界的啟發性建議
-
2.1 現代物理學之於經典物理學首先是思維上的突破, 才有現代物理學和科學的巨大成就
-
2.2 突破三維之桎梏
-
2.3 莫讓神學束縛科學的思維
-
2.4 幾個問題的探討
-
-
3. 給哲學界的建議
-
3.1 哲學界應該接受霍金教授的批評
-
3.2 在哲學界,不應該再爭議「東西方文化優劣」類的討論
-
3.3 哲學和科學無國界
-
-
4. 宇宙文化觀
-
4.1 人類應協同面對無限的三維宇宙
-
4.2 人類應協同管理地球上有限的資源
-
4.3 不要懼怕外星人
-
4.4 面對未知的四維和多維宇宙
-
-
-
第四章 為哲學理個思路
-
1. 關於哲學日的思考
-
1.1 哲學日
-
1.2 思想亂則世界亂
-
1.3 統一宇宙觀
-
-
2. 無言的宇宙
-
2.1 三維宇宙
-
2.2 多維宇宙
-
-
3. 萬物的感知
-
3.1 普通物質的感知
-
3.2 植物的感知
-
3.3 普通動物的感知
-
3.4 人類的感知
-
-
結語
-
-
第五章 萬物感知與力
-
探討1.關於三維宇宙
-
探討2.關於四維宇宙
-
探討3.關於五維宇宙
-
探討4.關於多維宇宙
-
探討5.關於哲學思考方法
-
1. 萬物的量子行為與不可測性
-
1.1 普通物質的量子行為
-
1.2 植物的量子狀態
-
1.3 動物的量子行為
-
1.4 人的量子行為
-
-
2. 萬物的感知與力
-
2.1 萬物的形成
-
2.2 論萬物的誕生
-
2.3 再論三維宇宙萬物的物理參數
-
2.4 力與感知
-
-
3. 人類的感知
-
4. 關於力的思考
-
4.1 三維宇宙的力
-
4.2 力的思考題
-
-
5. 人類的思想力和心力
-
5.1 智慧能量場
-
5.2 精神能量場
-
5.3 物質能量場
-
-
6. 人類為什麼能夠生存
-
6.1 宏觀分析
-
6.2 人類之個體分析
-
6.3 人類之群體分析
-
-
7. 智慧與辯證法
-
-
第六章 論能量和資訊
-
◎ 能量
-
◎ 四維宇宙與基礎能量
-
◎ 五維宇宙與智慧能量
-
◎ 場
-
1. 偉大的愛因斯坦
-
1.1 光與時間、空間
-
1.2 和愛老的空中對話
-
-
2. 關於能量
-
2.1 什麼是能量
-
2.2 多維宇宙的能量
-
2.3 三維宇宙的能量
-
-
◎ 熱能量
-
◎ 電能
-
◎ 原子能或核能
-
3. 資訊與智慧能量
-
3.1 論第四次工業革命
-
-
◎ 關於智慧技術
-
◎ 量子技術
-
◎ 綠色工業技術
-
3.2 論信息
-
-
4. 人類文明與資訊
-
4.1 電腦的資訊
-
4.2 機器人的資訊
-
4.3 綠色工業資訊
-
4.4 物質、能量與資訊
-
-
5. 本書的信息
-
5.1 資訊採集與輸入
-
5.2 資訊採集與處理
-
5.3 資訊輸出
-
․三維宇宙萬物的來源
-
․人類認識的局限性
-
․人類的生存
-
-
結語
-
- 中篇 《人類與宇宙》
-
前 言
-
什麼是宇宙?
-
-
第一章 人類與多維宇宙
-
1.《易經》的宇宙觀資訊
-
1.1 《易經》給人類的資訊之一
-
1.2 《易經》給人類的資訊之二
-
-
2.《道德經》之宇宙觀
-
3.《文子》《列子》和《莊子》的宇宙本原思想
-
3.1 文子
-
3.2 列子
-
3.3 莊子
-
-
4.東方哲學家的宇宙觀
-
5.佛家宇宙本原思想
-
6.古希臘宇宙本原思想
-
6.1 泰勒斯(約西元前624-西元前547)與米利都學派
-
6.2 阿那克西曼德(約西元前610-西元前546)和阿那克西美尼(約西元前588-約西元前525)
-
6.3 畢達哥拉斯(約西元前580-約西元前490)
-
6.4 色諾芬尼(約西元前565-西元前473)、巴門尼德(約西元前515-約西元前550之後)與埃利亞學派
-
6.5 赫拉克利特(約西元前540-西元前480)與愛菲斯學派
-
6.6 德謨克利特(約西元前460-西元前370)
-
6.7 普羅泰戈拉(約西元前490-西元前420)
-
6.8 蘇格拉底(西元前469-西元前399)、柏拉圖(西元前427-西元前347)和亞里斯多德(西元前384-西元前322)
-
6.9 小結
-
-
7.現代物理學宇宙本原思想
-
7.1 愛因斯坦(1879-1955年)與相對論
-
討論
-
7.2 量子力學
-
問題討論:
-
7.3 M理論與多維宇宙
-
7.4 大爆炸宇宙論與黑洞
-
7.5 暗物質與暗能量
-
討論與歸納
-
7.6 結語與小結
-
-
-
第二章 人類與三維宇宙
-
1.科學、哲學與宗教
-
1.1 科學和哲學
-
1.2 哲學與宗教
-
1.3 科學與宗教
-
-
2.宇宙乃人類之宇宙
-
3.宇宙乃科學的宇宙
-
4.宇宙乃自然之宇宙
-
4.1 不相信宇宙威脅論
-
4.2 居安思危Ⅰ
-
4.3 居安思危Ⅱ
-
-
5.三維宇宙與外星人
-
5.1 大三維宇宙
-
5.2 中三維宇宙和我們的小宇宙
-
5.3 智慧物質和外星人
-
5.4 戰爭、和平與哲學
-
5.5 結語
-
-
- 下篇 《天-地-人》
-
第一章 天
-
多維宇宙存在嗎?
-
第一節 經典物理學與多維宇宙
-
第二節 現代物理學與多維宇宙
-
第三節 系統科學與多維宇宙
-
1.系統論
-
討論一:陽與陰
-
討論二:宇宙系統之本原
-
討論三:宇宙之維度
-
討論四:力、能量和資訊
-
討論五:人
-
-
小結:
-
2.資訊理論
-
一是人的資訊系統。
-
二是宇宙的資訊系統。
-
2.1 多維宇宙之資訊
-
2.2 三維宇宙之資訊
-
-
小結:
-
3.控制論
-
3.1 多維宇宙的系統控制
-
3.2 人類系統的控制
-
-
小結:
-
4. 耗散結構論
-
4.1 宇宙的耗散結構
-
4.2 人類的耗散結構
-
-
小結:
-
5. 協同學
-
5.1 宇宙的協同
-
5.2 人類的協同
-
-
小結:
-
6. 突變論
-
6.1宇宙系統的突變
-
6.2 人類系統的突變
-
-
小結:
-
總結第一章:天
-
-
第二章 地
-
引言:石頭會死嗎?
-
1. 宇宙之神
-
2. 宇宙到底是什麼樣子的
-
對隱性感知的物質而言:
-
從宇宙中看三維宇宙:
-
從橫向立體地看宇宙:
-
在宇宙中縱向看三維宇宙的過程:
-
-
3. 智慧能量,宇宙之神
-
3.1 指揮孕育
-
3.2 指揮誕生
-
3.3 指揮成長
-
3.4 指揮衰退與消失
-
-
總結第二章:地
-
-
第三章 人
-
第一節 人類能永生嗎
-
1.1 人類之個體生存
-
-
小結:
-
1.2 人類群體之生存
-
-
第二節 宇宙與人體的虛空
-
1.《黃帝內經》
-
1.1 人體的虛空系統
-
1.2 關於神
-
-
小結《黃帝內經》:
-
2.西方醫學與虛空
-
2.1 人體來自宇宙虛空
-
2.2 人體的指揮系統來自宇宙虛空
-
2.3 內分泌與虛空
-
2.4 神經系統與虛空
-
2.5 大腦系統與虛空
-
-
3. 人類之神性
-
3.1 人類的主觀神性
-
3.2 銅的提煉-人的神性之一
-
3.3 銅的選礦-人的神性展現
-
3.4 人的內在神性
-
-
- 第四章 人類生存的坐標系
-
後 記
-
東方哲學一直沒分家,metaphysics一直在東方發展著。
-
物理學界、哲學界應予以關注。
-
人類,是宇宙中獨特而奇異的智慧物質。第一獨特之處是人體物質,宇宙的基礎能量在智慧能量之「因」的作用下形成了人體物質之「基因」,形成了人體的細胞,儘管人體細胞和其他動物的細胞類似,其功能卻大不一樣,處理資訊的方式和結果不一樣。人體細胞及身體是宇宙間最高級的資訊處理器。第二獨特之處是精神的,宇宙之智慧能量可以全方位的與人體結合,讓人體很奇異,會思考能行動,並可以與宇宙溝通,與他人溝通,與萬物溝通。可以感知並創生各種資訊。
-
然而,無論物質的還是精神的,只要目標一致,命運的共同體就是一致的,取決於人類的思想力。銀河系,在宇宙中不大,有上千億顆恒星,並不亂,很有秩序,因為有宇宙的力量。人類也應當如此。
-
- 下卷 《古代哲學對宇宙的啟發與思考》
-
上篇 《思考之思考》
-
思考之思考
-
這些存在,存在於多個維度的空間中。
-
這些存在,存在於時間的過程中。
-
這兩個場是永恆的存在。就是牛頓在《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討論過的問題。也是萊布尼茲表述過的問題。這裡是一致的。相對論中描述的時空扭曲是物質在三維宇宙中所佔有的時間與空間數字的相對運動與變化,不是永恆場的扭曲。
-
-
思考歸納一:什麼是宇宙?
-
宇宙是能量(含基礎能量和智慧能量),是個基礎存在,在時間場與空間場的條件存在的場中的運動與變化。在多個維度的宇宙空間中展現的是資訊、能量與物質的轉化。
-
那麼,力是什麼?
-
-
-
第一章 力的思考
-
這裡,按多維虛空宇宙加上三維宇宙的思路繼續討論思考。
-
思考歸納:力
-
-
第二章 物質的思考
-
2.1 智慧能量
-
․有限與無限:
-
-
2.2 再談智慧能量之神
-
․智慧能量是什麼?
-
․智慧能量是怎麼產生的?
-
-
2.3 物質的思考
-
2.3.1 關於粒子
-
2.3.2 量子力學引申出來的問題
-
2.3.3 關於「神跡」
-
-
-
第三章 初始物質
-
3.1 初始物質的時間與空間
-
․時間
-
․空間
-
-
3.2 初始物質的性質
-
3.2.1 原力—另一個力
-
3.2.2 再談力的性質
-
3.2.3 智慧粒子
-
3.2.4 第一類粒子
-
3.2.5 第二類粒子
-
-
-
第四章 原子與物質
-
4.1 物質是真實的
-
◎ 原子可以定義為穩定物質的基本單元。
-
◎ 人類對原子的認識最早從古希臘開始的。
-
-
4.2 物質是有規律的
-
◎ 宇宙物質之縱向規律
-
◎ 宇宙物質之橫向規律
-
◎ 宇宙的綜合規律討論
-
․討論一:宇宙維度
-
․討論二:能量與資訊
-
-
-
第五章 對人類的討論
-
5.1 人類就是人類
-
5.2 人類不僅僅是人類
-
5.3 再談智慧物質與人類
-
․智慧物質的孕育
-
․智慧物質的誕生
-
․三維與多維的變化
-
5.3.1 智慧物質與生存能量
-
5.3.2 智慧物質之生命能量
-
-
5.3.3 智慧物質生存與節點
-
-
中篇 《古代哲學思想對宇宙的探索》
-
古代哲學思想對宇宙的探索
-
․論人類與人體的安靜
-
․論修行
-
․論修煉
-
․論睡眠
-
․論「軸心時代」
-
-
-
第一章 《易經》的宇宙觀
-
第一節 論現代物理學與第三次工業革命
-
第二節 論物質與資訊體
-
第三節 軸心時代人類的資訊處理與表達
-
第四節 論人類的高端資訊功能
-
第五節 論《易經》
-
-
第二章 中國古代對宇宙的探索
-
第一節 中國的軸心時代
-
第二節 道家
-
注意:這是一種資訊變化,是人類文明在成熟後的一種對三維宇宙物質資訊的大變化。
-
2.1 關尹子的故事
-
2.2 彭蒙、田駢的故事
-
2.3 楊朱的故事
-
2.4 宋鈃與尹文子的故事
-
2.5 《鶡冠子》的故事
-
2.6 稷下學宮的故事
-
2.7 道家小結
-
-
第三節 其他諸子百家
-
3.1 陰陽家
-
3.2 名家
-
3.3 雜家
-
3.4 農家
-
3.5 縱橫家
-
3.6 兵家
-
3.7 醫家
-
3.8 法家
-
3.9 墨家
-
3.10 儒家
-
-
-
第三章 軸心時代後的軸心思想
-
第一節 關於人類歷史簡略討論
-
第二節 佛家思想之「空」的探索
-
2.1 佛祖釋迦牟尼的故事
-
2.2 龍樹的故事
-
2.3 六祖惠能的故事
-
-
小結:
-
第三節 道家思想「無」的系統推演
-
3.1 王充的故事
-
3.2 張載「氣」的故事
-
3.3 朱熹「理」的故事
-
3.4 王陽明與程顥 「心」 的故事
-
3.5 王夫之和戴震的宇宙本原故事
-
-
歸納:
-
-
下篇 《宇宙本原論的臨時終結》
-
宇宙本原論的臨時終結
-
-
第一章 本書中的問題
-
第一節 歸納所討論的問題
-
一、上卷:《現代物理學對人類的啟發與思考》
-
二、下卷:《古代哲學思想對宇宙的啟發與思考》
-
第二節 本書存在的問題
-
2.1 涉及範疇
-
2.2 物理學之問題
-
2.3 宗教的問題
-
2.4 哲學的問題
-
2.5 本書之討論與思考
-
-
-
第二章 人類和宇宙是資訊體
-
第一節 宇宙資訊體
-
第二節 人類資訊體
-
2.1 再論能量
-
2.2 再論信息
-
2.3 正確觀與錯誤觀
-
-
-
第三章 宇宙是多維幾何存在的
-
第一節 多維宇宙是人類、宇宙的本原
-
第二節 天堂和地獄
-
第三節 結語
-
-
全書參考並受益於以下著述:
-
一、中國道家哲學思想系統著作
-
二、其它學派及宗教著作
-
三、哲學類書著
-
四、物理學及科學類
-
五、其他著作
-
- 小辭典
- 版權頁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