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追火車的日子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6269590797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200張照片與文字記錄的細膩場景
三十年來的珍貴影像,趕在消散之前留下美好記憶
追尋活著的鐵道系統,日常運轉的真摯記錄
內灣、平溪、大肚、南澳、布袋、金門、阿里山、
阜新、牙克石、三道嶺、蒙古、莫斯科、斯德哥爾摩……
蒸汽火車、輕便鐵道、路面電車……一同串聯世界的平行線

*人、鐵道、車輛,相互交織,一起走出的歷史
*歷史可能被遺忘,記憶可能與景物一同消散,記錄是抵抗消散的方式。

個人與時代的交會
黃威勝的大學時光,是本土熱風行的年代,也是BBS盛行的日子,BBS站「內灣小月台」成為鐵道研究者的基地,快速大量地交換著情報與成果。解嚴後開放的風氣,和對自身土地的關注,台灣研究日漸受到重視。
一九九五年十月,全台幾個文化協會聯合舉辦了「行過鐵枝路,相逢火車頭」老火車站保存運動。黃威勝意識到文化資產保存的重要。也認識到從小親近的新竹火車站,在許多人眼中如此地重要,。原來火車除了可以順利抵達目的地外,還有這麼多可以「玩」,可以研究的領域。
在交通大學鐵道研究社社辦裡,黃威勝發現了一本奇書《已遺忘之台灣鐵道》,是一位美國人踏查七〇年代末的台灣輕便鐵道的成果記錄,內容翔實,照片之外,並繪製路線圖,說明運行方式。這本書大大震撼了黃威勝,讓他背起相機與時間賽跑,記錄即將消逝的鐵道。

自我的追尋
以攝影記錄鐵道,是黃威勝拍照的原動力,依照地緣關係,再評估景物消散的可能性,來決定拍攝的順序,特別熱愛產業輕便鐵道:礦業鐵路、林業鐵路、鹽業鐵路、糖業鐵路……。隨著產業的衰竭或是運輸條件的改變,輕便鐵道逐漸走入黃昏。趕在停止運行,鐵軌變成廢鐵之前所拍下的每一張照片,都有可能成為歷史的註記。其中,位於平溪的新平溪煤礦,是黃威勝進行完整測繪、踏查的場域。拍照以外,輔以訪談,實地丈量,繪製出了場區完整的路線圖。

蒸汽消散
儘管火車動能已歷經幾次變革,蒸汽火車憑藉著它原始的機械結構特色,和富有生命力的運行風采,在活動、慶典中,成為各國鐵道迷爭相追逐的焦點列車。然而,世界上,依然有日常商業運轉的蒸汽火車。在中國北方,從大興安嶺到內蒙到新疆擁有巨大的露天煤礦場,礦場裡使用著大型蒸汽火車負責每天的運輸。特別是新疆三道嶺,被譽為蒸汽火車的最後聖地,為了拍到最震撼的影像,每年冬天,全世界的「追煙者」紛紛前往。他們強忍著低溫,就為了拍下在空中凝結的蒸汽,感受蒸汽機車運轉的魅力。這些車輛隨著司機們日漸衰老,近年來,各個礦區陸續終止使用蒸汽機車,二〇二二年七月,三道嶺也正式終止蒸機任務。從此,蒸汽消散。

人,鐵路與車輛
「鐵道迷不是喜歡拍火車而已」,人、鐵路與車輛三者之間的連結,發生動人的故事,才是鐵道迷感興趣的地方。鐵道上,如果沒有車輛運行,也不過是兩條暗淡的平行線而已。透過鐵道,去追尋平行線上(曾經)發生的故事,分享給大家,才是鐵道迷最津津樂道的事。《追火車的日子》除了精采的攝影作品之外,也收錄了作者關於「人與鐵道」的記憶。第一次搭火車的經驗,高中搭乘內灣線通勤的青春歲月,追煙行動時身體遭受低溫重創,如何坐進三道嶺蒸機的駕駛室了解鐵道員投入礦業的心路歷程……還有曾經在旅途上與鐵道的短暫交會情景。
  • 成長中的鐵道
    • 小孩的歡樂大平台──新竹貨運站和繁忙的臺肥支線
    • 鐵道旅行初體驗
    • 移動的青春
  • 輕便鐵道
    • 臺灣鐵道傳奇
    • 內灣小月台──青年鐵道迷的大串聯
    • 歷史就在這裡──黎明分館日文書庫
    • 小先生的大震撼──已遺忘之台灣鐵道
    • 獨眼小僧和他的夥伴們──新平溪煤礦
    • 動態影像記錄
    • 尊敬的台灣鐵道研究前輩
  • 追煙
    • 遼寧阜新
    • 內蒙──牙克石、元寶山與平莊
    • 新疆三道嶺──蒸汽火車的最後聖地
  • 串聯世界的平行線
    • 蒙古
    • 與生活接軌的鐵道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