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愛情必修學分:Z世代的情感和性別關鍵字

出版日期
2023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5470579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6堂結合理論與實例的愛情必修課×30個教學範例
大學愛情學分教學手冊

本書針對臺灣Z世代大學生情感和性別教育,以及其感情觀的考察,開展出六堂課,梳理戀愛關係或親密實踐中的性別迷思、溝通互動和交換、媒體文化與科技、自我概念與身體形象、伴侶衝突與關係暴力、多元性/別等重要議題和概念。

●為什麼我的親密關係總是不長久?為什麼感覺我愛對方總是多一些?
●對方要我分享手機定位,否則就覺得我有做對不起他/她的事!這合理嗎?
●用交友軟體「暈船」,怎麼辦?
●我只是愛美愛打扮,為什麼他們要說我是迎合男性、物化自己?
●我不想拍親密影像,該怎麼與另一半溝通?
●我想裝扮成與自己不同生理性別的樣子,就代表我是同性戀或跨性別嗎?

每堂課都提供了完整的知識背景,彙整年輕世代容易感到徬徨的愛情/性別問題,並加上實用的教學範例與教學叮嚀,提供大學生的陪伴者(包含教師、家長、輔導與諮商老師、助教、研究生等)一套可供自學或於教學現場操作的教材,以回應當代社會及校園生活中普遍的性別及情感挑戰。


※專文推薦
感謝有一群年輕的大學教育者看到情感教育的重要性與需求,用心地書寫出這一本教材,分別從不同角度切入,循序漸進、娓娓道來,既有學理根據,又有實踐策略;既爬梳歷史沿革,也提醒自我反思。反覆貫串其間的,則是女性主義的思潮辯證,與性別多元平等概念的提醒。——蘇芊玲/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監事、銘傳大學通識教育中心退休副教授

在陪伴學生成長的過程中,我很心疼年輕人因為愛情而坑坑疤疤、跌跌撞撞的艱辛成長。因此,我們以兩年的時間慢火燉煲這本情感專書,希望可以陪伴著所有曾經受困於愛情蛹繭的人們,破繭而出、解放束縛,重新細細品味親密關係的甜蜜與溫暖。——張玉佩/本書策劃,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學務長

本書是推動大學性平教育、關心大學生愛情者的極佳學習指南,但書裡所探討與關心的,不只限於身處大學階段的青年朋友,也是每個在乎親密關係的人,必須認真思考、不斷學習的人生重要課題。——林奇宏/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校長

※各界推薦
李佩雯 世新大學口語傳播暨社群媒體學系教授、台灣女性學學會理事
吳翠松 聯合大學客家語言與傳播研究所教授兼學務長、教育部性別平等教育師資人才庫師資
Lori 《體液週報》製作人暨主持人
Pei 《體液週報》主持人
張凱強 數位女力聯盟秘書長

※本書特色
1.作者群來自臺灣、韓國、新加坡、法國大專院校的性別研究和教學相關師資,從社會、文學、文化、歷史、傳播等領域發聲。
2.搭配各個主題提供具體實用的教學範例,方便第一線教學現場使用。
3.收錄教學相關網路資源及中文延伸閱讀書目,可作為讀者進一步研習參考。
  • Contents
  • 推薦序 為大學性別教育而開的六堂愛情通識課 林奇宏
  • 推薦序 好好談場青春朝氣的戀愛 張玉佩
  • 推薦序 深具性平觀點的愛情學習 蘇芊玲
  • 主編序 愛情怎麼教、如何學?在性別平權的路上同行 陳維平
  • 如何使用本書
  • 第一課 關於愛情 親密關係的動態、平衡與應對 徐婕
  • 第二課 性別角色 談一段沒有範本的戀愛 袁詠蓁
  • 第三課 網路交友 訂製完美情人?科技中介下的愛情 陳維平
  • 第四課 認識自己 我就是我,跟你不一樣,又怎樣? 李王瀚
  • 第五課 認識親密暴力 勇敢說 NO,不要小看自己的力量 翁智琦
  • 第六課 性/別 非典型的情感樣態和親密關係 蔡孟哲
  • 附 錄 教學相關資源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