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書收錄於此書展...
本書旨在以1959 年至1983 年間來自中國大陸的聽眾信件為基礎,嘗試整理中國教會在大門重開前後處於歷史巨變中的面貌。
早於1949年初,遠東廣播公司以「良友電台」之名,開始藉大氣電波向中國大陸傳送福音節目,成為迄今面向中國廣播最久的福音廣播組織。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國教會的生存空間不斷萎縮。上世紀五十年代後期,在「極左」路線下,連串政治運動開展,至1966年的文化大革命,中國教會在政治風潮下幾至沒頂。數十年之久,中國教會一直隱蔽於竹幕背後,外間無從得知教會及信徒的情況。期間,製作中心設於香港的良友電台從未停止向中國大陸廣播;惟基於種種因素,廣播對象幾乎完全靜默。直至1979年,中共第十一屆三中全會揭開了改革開放的序幕,宗教政策亦有所調整,中國教會的大門終得以重開。至此,寄自中國各地的聽眾信件數量陸續增加。這批珍貴的信件,記錄了竹幕低垂期間中國教會的處境及信徒的心聲。本書以1959年至1983年間來自中國大陸的聽眾信件為基礎,整理大門重開前後中國教會處於巨變中的面貌,在歷史大論述以外提供另一個民間角度。
早於1949年初,遠東廣播公司以「良友電台」之名,開始藉大氣電波向中國大陸傳送福音節目,成為迄今面向中國廣播最久的福音廣播組織。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國教會的生存空間不斷萎縮。上世紀五十年代後期,在「極左」路線下,連串政治運動開展,至1966年的文化大革命,中國教會在政治風潮下幾至沒頂。數十年之久,中國教會一直隱蔽於竹幕背後,外間無從得知教會及信徒的情況。期間,製作中心設於香港的良友電台從未停止向中國大陸廣播;惟基於種種因素,廣播對象幾乎完全靜默。直至1979年,中共第十一屆三中全會揭開了改革開放的序幕,宗教政策亦有所調整,中國教會的大門終得以重開。至此,寄自中國各地的聽眾信件數量陸續增加。這批珍貴的信件,記錄了竹幕低垂期間中國教會的處境及信徒的心聲。本書以1959年至1983年間來自中國大陸的聽眾信件為基礎,整理大門重開前後中國教會處於巨變中的面貌,在歷史大論述以外提供另一個民間角度。
- 總序
- 邢序
- 盧序
- 自序
-
第一章 緒論
-
一、目的
-
二、研究回顧
-
三、研究方法
-
-
第二章 背景—福音廣播在中國
-
一、在華福音廣播機構概述
-
二、中共對境外廣播的態度
-
-
第三章 中共政治路線對基督教的影響(1957-1983)
-
一、反右運動
-
二、文化大革命
-
三、「嚴打」及反精神污染運動
-
四、收聽敵台及對外通訊的危險
-
五、英語熱
-
-
第四章 中國教會的處境
-
一、不同地域的概況
-
二、城與鄉
-
三、「三自」與「家庭」
-
四、教會處境及問題
-
-
第五章 基督徒的個人處境
-
一、政治風潮下的經歷及掙扎
-
二、宗教生活的維持與破壞
-
三、信徒關注的神學課題及信仰疑問
-
-
第六章 基督教傳播的途徑
-
一、個人佈道
-
二、福音廣播
-
三、信徒下一代
-
-
第七章 改革開放之初農村教會大幅增長現象之探討
-
一、農村空間較大
-
二、福音廣播在農村的影響力
-
三、神蹟奇事
-
-
第八章 結論
-
一、政治風潮下的中國基督徒與基督教
-
二、福音廣播的角色及功能
-
- 參考資料及書目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