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藝術家黃智溶,集三十年之大成散文集
黃智溶是一位全方位的生活美學家,其創作涵蓋詩、書、畫。藝術靈魂獨樹一幟的他,可以直奔山谷,在石階上來回取數十斤的佳泉,只為了泡好一壺茶;或為了尋訪文學前輩的足跡,在荒廢的古宅中探險,卻因遇見一隻貓而打退堂鼓;他曾「寫信」給蘇東坡,逕自重譯經典,任性宣示自己才是對方的知己;他沉湎回憶的同時,又警覺到記憶的狡獪,在對情境的冷靜剖析中,竟打開了藝術史上的謎團。
三十年磨一劍,本書集結黃智溶三十年來的散文創作,記敘童少時期、原鄉風土、家族懷舊、藝文評論等等,向讀者展現孕育雅士的環境,也揭示文人內心的桃花源。以現代詩的筆法、心理學的視角,剖析書法迷人的另類原因,將筆墨的形象符號,幻化為詩意、抒情的精神境界。
「如果說攝影是記錄當下,那麼,對我而言,文字的功能就是:招喚過去、想像未來。面對一個景物,遊客的鏡頭捕捉到的,大都是平面化的現實,但是,相對於一個生活在其中的人,同一個景物,卻包含著對過去層疊的記憶,與未來無盡的冥想。那是屬於人文的風景。」──黃智溶
專文推薦
「這是一本時間之書,幫助我們挽留時間的流逝。事實上,所有的人文藝術都要經過時間的淬煉,都要與之共老,愈老愈陳愈香。我在智溶這本書中,看到這種時間與人文交響的魅力。」
──零雨(詩人)
「詩人黃智溶這本散文集的確像帶領讀者行入大植物園般的桃花源,從太平洋接壤的蘭陽平原出發,以無比虔誠之心,為他衷愛一生的文學呈現敬慕,也是記憶:尋美的信實。」
──林文義(散文家)
「目前,寶島藝文界,詩畫兼得者,雖然稀少,但卻不絕如縷;然能詩書畫三者並進者,就稀若星鳳了。如得見詩書畫文評論,皆能游刃有餘者,那更是如聞空谷之足音,獲麒麟之獨角,萬裡尋一而不可得。」
──羅青(詩人、畫家)
黃智溶是一位全方位的生活美學家,其創作涵蓋詩、書、畫。藝術靈魂獨樹一幟的他,可以直奔山谷,在石階上來回取數十斤的佳泉,只為了泡好一壺茶;或為了尋訪文學前輩的足跡,在荒廢的古宅中探險,卻因遇見一隻貓而打退堂鼓;他曾「寫信」給蘇東坡,逕自重譯經典,任性宣示自己才是對方的知己;他沉湎回憶的同時,又警覺到記憶的狡獪,在對情境的冷靜剖析中,竟打開了藝術史上的謎團。
三十年磨一劍,本書集結黃智溶三十年來的散文創作,記敘童少時期、原鄉風土、家族懷舊、藝文評論等等,向讀者展現孕育雅士的環境,也揭示文人內心的桃花源。以現代詩的筆法、心理學的視角,剖析書法迷人的另類原因,將筆墨的形象符號,幻化為詩意、抒情的精神境界。
「如果說攝影是記錄當下,那麼,對我而言,文字的功能就是:招喚過去、想像未來。面對一個景物,遊客的鏡頭捕捉到的,大都是平面化的現實,但是,相對於一個生活在其中的人,同一個景物,卻包含著對過去層疊的記憶,與未來無盡的冥想。那是屬於人文的風景。」──黃智溶
專文推薦
「這是一本時間之書,幫助我們挽留時間的流逝。事實上,所有的人文藝術都要經過時間的淬煉,都要與之共老,愈老愈陳愈香。我在智溶這本書中,看到這種時間與人文交響的魅力。」
──零雨(詩人)
「詩人黃智溶這本散文集的確像帶領讀者行入大植物園般的桃花源,從太平洋接壤的蘭陽平原出發,以無比虔誠之心,為他衷愛一生的文學呈現敬慕,也是記憶:尋美的信實。」
──林文義(散文家)
「目前,寶島藝文界,詩畫兼得者,雖然稀少,但卻不絕如縷;然能詩書畫三者並進者,就稀若星鳳了。如得見詩書畫文評論,皆能游刃有餘者,那更是如聞空谷之足音,獲麒麟之獨角,萬裡尋一而不可得。」
──羅青(詩人、畫家)
- 封面
- 作者簡介
- 【推薦語】時間與人文交響的魅力
- 【推薦語】記憶:尋美的真實
- 【推薦序】如何說一本好書的壞話
-
園林雜記
-
園林雜記
-
蘇隄,啊!是的
-
我的烏鎮――木心的邦貝
-
茶窟、壺窟、仙窟――記滌煩茶寮
-
貓,公園
-
多重幻覺的肇事者
-
-
我的宜蘭
-
我的童年的淬取術――羅東小鎮
-
仁山鏡與蛾――二○○八夏
-
李榮春文學尋蹤
-
那年夏天,清水海邊
-
員山三泉記
-
羅東小鎮傳奇
-
懷舊老時鐘
-
蘇澳小鎮風情畫
-
流失的歲月
-
-
筆墨生涯
-
桃花猛虎――胡蘭成書法《百花生日》
-
我的老懂,你懂不懂?
-
飛翔在天上的文字――飛白書
-
童年四扇
-
王羲之的六角竹扇
-
詩的盡頭是書法
-
冬日磨墨
-
-
詩人與詩
-
我親愛的怪獸――彌諾陶洛斯
-
蝴蝶的軌跡――《歪仔歪》創刊序
-
詩的鏡像與折射――《歪仔歪》十七期編後記
-
車廂上的詩人――零雨
-
浪蕩子與倡家女的替換――楊澤
-
闇黑世界的阿波羅――曹尼
-
靈巧與古怪的詩人――然靈
-
評介〈如霧起時〉――鄭愁予
-
評《吃西瓜的方法》――羅青
-
指揮文字演奏音樂――楊維晨
-
羊令野的「隔離意識」
-
論「隔離意識」的內容與形式
-
香港人的「隔離心態」與「主題意識」的重要性
-
-
我的畫家們
-
青春與激情的招魂術――王萬春的剪紙藝術
-
奧德賽與捕魚郎交換行舟――讀王萬春《緣溪行》
-
一顆開在宇宙中的星球――許雨仁的水墨視界
-
塊狀山水的古典美學――談袁澍水墨創作歷程
-
尋找台灣人的新造型――邱亞才
-
播種美育:收割美學――追憶楊乾鐘老師
-
排翅皴乃特健藥――書畫家張光賓
-
典範與異端
-
-
茶街酒巷
-
黑巷默示錄
-
靈魂的駐顏術――一票票畫廊
-
〈燈〉〈光〉的修補術――「火金姑」燈屋
-
-
歪讀與誤讀
-
歪讀卡夫卡
-
蝴蝶
-
給蘇東坡的一封信以及三首譯詩
-
《莊子》與神人之術
-
- 版權頁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