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懂學的人最後一個被淘汰:擺脫慣性思維,重塑新常態學習策略,做個持續進化的破局者

出版日期
2022
閱讀格式
PDF ;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6267164655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在大學紛紛倒閉、工作機會漸少的時代,
想生存下來必須學些什麼?
在察覺到未來變化不斷襲來的瞬間,
就該拋棄過往學習慣性,重整競爭力!


「在進入『疫情隧道』前是25歲,一年後走出隧道時,可能會發現世界已經變成自己30歲時才應該出現的模樣。」
無數公司倒閉、經濟結構改變,企業加速投入在機器人、自動化、人工智慧或無人機等領域的研發,並實際應用於業務上取代單一化、重複性高的工作。隱藏在疫情背後的數位革新,將原本需要歷時五年的數位化,壓縮在短短一年之內實現。

世界的進步速度快了五年,巨大的破壞性創新時代已然來臨,那你呢?
還期待著疫情結束,天真地認為國境解封、脫下口罩,就能回到過去的生活嗎?

本書作者金龍燮直白地告訴你:我們回不去了!

作為韓國第一趨勢分析師,透過本書,金龍燮不僅分享對後疫情時代的趨勢洞察,更犀利指出在熟悉事物不斷被推翻的新常態(New Normal)下,過往「名牌大學文憑等於就業保證」、「終身職場」等慣性思維該被淘汰,能在未來生存下來的,是隨時隨地學習、不斷充實新知以應對變化的人。因此,他提出「職業學生」的概念,鼓勵想在未來確保一席之地的創新者們,調整教育方針,重新思考能適應未來的學習方向及戰略。

對懂學、會學、知道需要學些什麼的人來說……

• 大學是什麼?
隨著知識半衰期縮短,能在4~11週內提供學生專業技能和知識的微型大學(Micro College)將成為主流。「先用短時間學習基本知識-進入職場-針對職務需求或補強不足之處短期進修」是應對產業、職場變化的最佳學習節奏。利用MOOC或Glow with Google等網路公開資源學習新技術,也是低成本高便利性的聰明選擇。

• 職業和職場是什麼?
拋棄終身職場的觀念,公司和同事只是你完成階段性目標的隊友。根據自身能力和需要的資源,換公司、換領域、換職務都沒關係,善於遷移者才能在未來生存。就公司立場而言,除了保有人才彈性流動,也應鼓勵現有員工定期進修、提升技能,藉以提升工作效益。

• 真正的學習是什麼?
「忘記所學」,不讓過去經驗或知識成為尋找新解答的阻礙。在尋找新解答的路上,邀請同伴一起共學,不理解的領域就虛心求教,擅長的領域則持續深化,直到能透過文字或口語傳達給他人,將專業知識內化成屬於自己的原創內容,創造自己的不可替代性。


對想當個懂學的人來說,你可以先學習五項未來生存必修課:

• 科技:當科技成為常識,每個人都該學會程式編碼,目的不是要你擅長寫程式,而是透過編碼學習邏輯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 金錢:嚴格來說是「金融與經濟」,學習金錢不是為了致富,而是要避免因為錢而放棄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未來的世界,金融文盲將難以生存。
• 趨勢:對趨勢和未來的學習不該停止,在瞬息萬變的時代,敏感度是必備條件,敏銳的人知道在什麼時機做出正確的選擇。
• 藝術:生活的價值不是只有工作和金錢,藝術能夠幫助我們找回自己生活的重心。
• 生存力:這是最現實的課題,在職缺減少、競爭激烈的時代,唯有累積對抗和戰勝危機的經驗,才能提升生存力。


記住,對現況的天真其實是你的無能!這本書能為你帶來新的刺激和啟發,不論是擔憂自己或是孩子的未來,是時候認清不停變化的現實,裝備上扭轉危機為轉機的武器,在未來生存下去!



【本書特色】

1. 作者特別為繁體版撰寫專序,提供2022年最新疫後洞察。
2. 作者論述清晰,內容以提供思考方向為主,並非直接提供答案,培養讀者未來須具備的思辨能力。
3. 本書每小節皆由現實事例帶入討論,例如近年大學倒閉現況、導入機器人的企業比例漸增等,並援引大量專家觀點、主要媒體報導和文章等,每個討論主題都有背景和數據依據,幫助讀者更立體地思考,並進一步架構自己的思維地圖。


【專業推薦】
Taco老師/思辨推手
蘇盈如(Sandy Su)/《2023轉職地圖》作者、國際職涯規劃師

(依姓氏筆劃排序)
  • 致臺灣讀者
  • 序 追求「學習」的本能
  • Part1. 真正危機的開始!有實力者方能生存
    • 你相信疫情終結=危機結束?
    • 世界變化的速度加快了五年!
    • 未來提前到來是好事嗎?
    • 對未來的人而言,2020/2021年將會留下不同的歷史
    • 誰才是真正有實力的人?
    • 只有職業學生才能活下來
  • Part2. 對職業學生來說,大學是什麼?
    • 「大學」是曾經的正解,如今卻不然
    • 大學會依照櫻花綻放的順序倒閉?
    • 為什麼人們忽視了艾文.托佛勒的論點?
    • 備戰未來,學生們應該學習什麼?
    • 缺乏討論過程,就算不上是教育
    • 透過MOOC參與全世界名校的線上課程
    • 挑戰超速學習法
    • 升學考試的內容,一輩子能用到多少?
    • 一定要上大學嗎?
    • 選什麼科系才有競爭力?
    • 取代四年制大學的微型大學
  • Part3. 對職業學生來說,職業&職場是什麼?
    • 你現在是怎麼工作的?
    • RPA正對你造成威脅嗎?
    • 自動化和遠距外包已成為趨勢
    • 我們是隊友,不是家人
    • 無論是兼差或斜槓,有能力就一定要做!
    • 你是大象,還是跳蚤?
    • 善於遷移者才能生存
    • Reskilling,upskilling
    • 職業學生,企業界的人才新寵
    • 你可以工作到什麼時候?
    • 我的子女未來要從事什麼工作?
    • 你的競爭對手不是機器人,而是「缺乏原創,只能承襲」
    • 成為職業學生,創業吧!
  • Part4. 對職業學生來說,真正的學習是什麼?
    • 對現在的你而言,最需要的是「忘記所學」
    • 未來,只有領袖養成教育會留下
    • 家庭教育比學校教育或課外輔導更重要
    • 學習團體:是否有共學互助的對象?
    • 當奇點臨近,學習也會產生變化嗎?
    • 科技:當科技成為常識!
    • 金錢:若不瞭解金錢,所有的學習都是白費!
    • 趨勢:敏銳度高只是基本而已
    • 藝術:生活的價值並非只靠金錢衡量!
    • 生存力:無論處於何種環境,都必須存活下來!
  • 結語 在權衡利弊的同時,也要學會包容
  • 參考文獻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