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圖解彼得.杜拉克管理學:3小時吸收當代最具影響力的經營管理智慧
企業不是「營利組織」?「顧客」只能由企業自行創造出來?
顛覆直覺、直搗核心的杜拉克管理學,重建你對管理的認知
【本書特色】
◎彙整77條彼得.杜拉克的管理學重點,掌握當代最具影響力的經營哲學,讓你在商場上叱吒風雲!
◎搭配漫畫圖解,讓閱讀更有趣,理解更容易!
◎內容囊括創新、戰略思考、組織改革⋯⋯等多種面向,不管你是老闆、主管、基層職員,都能在本書中學到有用的知識!
.我們是為了誰工作?
.該追求的「成果」具體來說是什麼?
.管理必備的「回饋分析法」是什麼?
.創新的「7個機會」是什麼?
.我們不能對未來進行預測並制定計畫嗎?
在沒有正確解答、環境瞬息萬變的現在,
每個企業都在黑暗中摸索前進的道路。
而近年發生的全球性大流行傳染疾病猶如雪上加霜,也給企業帶來了不小的影響。
在這樣的環境下,企業老闆自不必說,
包含帶領經營團隊的企業領導者在內的許多企業人,都必須去思考一些本質上的事情:
我應該具備什麼樣的經營哲學?
我應該具備什麼樣的經營思想?
我要如何分析商業環境、預測時代?
還有,我應該如何具體行動?
針對這些問題,彼得.杜拉克都發表過他的看法。
若要了解彼得.杜拉克的思想、經營哲學,以及分析現狀與預測時代的方式,
最好的辦法當然就是直接閱讀他的著作。
不過,杜拉克的著作多達五十本,就算只挑其中的代表作,細讀下來也需要好幾年的時間。
而本書的內容就是從這些著作中,彙整出最重要的77條要點,
其中囊括杜拉克的人物背景、思想,以及具體的指導內容。
並透過漫畫和淺顯的解說,讓大家都能輕鬆掌握核心概念,
是一本彼得.杜拉克管理學的入門導覽書。
在這個「有真本事才能存活下去的時代」,杜拉克管理學是為你指引方向的一盞明燈。
◆關於創造顧客
杜拉克:「我對於組織(企業)的目的只有一個定義,那就是創造顧客。」
◆創新並非「改善」
杜拉克:「許多組織都不了解『何謂創新』、『要如何創新』,頂多只是承繼或改進以往在做的事情而已。」「創新不是跟過去劃清界線的革新行為,不是由愛迪生那樣的天才做到的。創新也不是來自上天的指示,是來自於平凡人的各種努力,這些努力包含:確立明確的目的意義、反覆推敲與琢磨各種辦法、進行周詳縝密的分析等等。」
◆「還有幾年的壽命」是謊言
杜拉克:「當我們說某某產品、服務、過程、市場的壽命還剩幾年的時候,其實它早就已經失去生命了。摒棄、停止業務才是正解。」
◆別以成長為目標
杜拉克:「長期成長是不可能的事。」「激烈的成長會導致組織變弱。」「擴大企業並沒有意義。成為一間更好的企業才是正確的目標。」
應該實現的使命與任務,工作的本質與課題、責任,以及規劃未來的戰略。
現在正是重新檢討這些「基本原則」的時機。
影響世界超過半世紀的彼得.杜拉克管理學,將為你照亮成功的道路。
顛覆直覺、直搗核心的杜拉克管理學,重建你對管理的認知
【本書特色】
◎彙整77條彼得.杜拉克的管理學重點,掌握當代最具影響力的經營哲學,讓你在商場上叱吒風雲!
◎搭配漫畫圖解,讓閱讀更有趣,理解更容易!
◎內容囊括創新、戰略思考、組織改革⋯⋯等多種面向,不管你是老闆、主管、基層職員,都能在本書中學到有用的知識!
.我們是為了誰工作?
.該追求的「成果」具體來說是什麼?
.管理必備的「回饋分析法」是什麼?
.創新的「7個機會」是什麼?
.我們不能對未來進行預測並制定計畫嗎?
在沒有正確解答、環境瞬息萬變的現在,
每個企業都在黑暗中摸索前進的道路。
而近年發生的全球性大流行傳染疾病猶如雪上加霜,也給企業帶來了不小的影響。
在這樣的環境下,企業老闆自不必說,
包含帶領經營團隊的企業領導者在內的許多企業人,都必須去思考一些本質上的事情:
我應該具備什麼樣的經營哲學?
我應該具備什麼樣的經營思想?
我要如何分析商業環境、預測時代?
還有,我應該如何具體行動?
針對這些問題,彼得.杜拉克都發表過他的看法。
若要了解彼得.杜拉克的思想、經營哲學,以及分析現狀與預測時代的方式,
最好的辦法當然就是直接閱讀他的著作。
不過,杜拉克的著作多達五十本,就算只挑其中的代表作,細讀下來也需要好幾年的時間。
而本書的內容就是從這些著作中,彙整出最重要的77條要點,
其中囊括杜拉克的人物背景、思想,以及具體的指導內容。
並透過漫畫和淺顯的解說,讓大家都能輕鬆掌握核心概念,
是一本彼得.杜拉克管理學的入門導覽書。
在這個「有真本事才能存活下去的時代」,杜拉克管理學是為你指引方向的一盞明燈。
◆關於創造顧客
杜拉克:「我對於組織(企業)的目的只有一個定義,那就是創造顧客。」
◆創新並非「改善」
杜拉克:「許多組織都不了解『何謂創新』、『要如何創新』,頂多只是承繼或改進以往在做的事情而已。」「創新不是跟過去劃清界線的革新行為,不是由愛迪生那樣的天才做到的。創新也不是來自上天的指示,是來自於平凡人的各種努力,這些努力包含:確立明確的目的意義、反覆推敲與琢磨各種辦法、進行周詳縝密的分析等等。」
◆「還有幾年的壽命」是謊言
杜拉克:「當我們說某某產品、服務、過程、市場的壽命還剩幾年的時候,其實它早就已經失去生命了。摒棄、停止業務才是正解。」
◆別以成長為目標
杜拉克:「長期成長是不可能的事。」「激烈的成長會導致組織變弱。」「擴大企業並沒有意義。成為一間更好的企業才是正確的目標。」
應該實現的使命與任務,工作的本質與課題、責任,以及規劃未來的戰略。
現在正是重新檢討這些「基本原則」的時機。
影響世界超過半世紀的彼得.杜拉克管理學,將為你照亮成功的道路。
- 前言——「要有真本事才能存活下去的時代」所追求的杜拉克思想
-
第1章 何謂「管理」?
-
1 「管理學」的發明者——他是日本經濟的精神支柱
-
2 何謂「管理」?——「讓組織創造成果」的「機關」、「機能」、「工具」
-
3 組識不是為了組織而存在的——思考個人需求與社會貢獻
-
4 為什麼你的公司是必要的?——重新思考「存在的理由」
-
5 要創造顧客——誰才是你的顧客?他們又在哪裡?
-
6 瞭解顧客,自然就能暢銷——何謂以顧客為中心的思維?
-
7 創造收益也很重要——話說回來,到底何謂「收益」?
-
8 工作者要具備「意識改革」——這間公司,應該做什麼才對?
-
9 捨棄沒用的工作——這件工作,真的有必要嗎?
-
10 不斷地告訴自己「這是為了顧客」——要持續問自己什麼是「企業的使命」
-
Column 1 影響杜拉克的人物〈1〉威爾第
-
-
第2章 組織與企業的「目的」是什麼?
-
11 何謂「事業」?——「環境」、「使命」、「卓越性」
-
12 實現目標的原動力——了解應該做的事情,並且專注於此
-
13 顧客是何方神聖?要如何滿足顧客?——要不斷地問自己「顧客想要的是什麼?」
-
14 你如何看待非顧客?——一廂情願供給的商品是賣不掉的
-
15 再次確認「使命」與「目的」——組織是為此而生的「工具」
-
16 應該以什麼為目標?——活用自家公司的強項
-
17 要清楚區分各項「工作」——擬定戰略
-
18 誰才是有能力的人?——掌握工作的重要度與成員的能力
-
19 未來無法預測——預測未來不會是「戰略計畫」的根基
-
Column 2 影響杜拉克的人物〈2〉博蘭尼
-
-
第3章 知識社會與「勞動方式」的改變
-
20 理解何謂「知識社會」——「資本」並非生產手段,「知識」才是
-
21 「知識型工作者」的代表是?——高級技術人員的時代
-
22 高級知識型工作者與服務型工作者——三種工作者構成知識社會
-
23 從科學管理到經營管理——知識社會為社會帶來革命性的變化
-
24 工作者希望承擔責任——「賦予責任」是管理的任務
-
25 管理是經營的骨幹——以西門子與三菱為例,檢視管理的重要性
-
26 提升生產力的六大重點——組織成員要自己思考「目的」
-
27 溝通的四大要素——影響企業的興衰
-
Column 3 影響杜拉克的人物〈3〉齊克果
-
-
第4章 組織也必須要「創新」
-
28 知識型工作者不依附於組織——工作者的轉變
-
29 組織的構造沒有標準解答——透過外包的做法,把精力集中於主要的工作
-
30 打造一個管理變化的組織——組織也必須要持續改變
-
31 創新並非「改善」——不間斷地結合新事物
-
32 創新會重現奇蹟——分析「預期之外的成功」
-
33 分析七種機會——了解「正在發生的現實」
-
34 所謂的集中,就是簡單化——創新要一點一點地開始
-
35 事業必須革新——最高領導人應該具備的「態度」
-
Column 4 影響杜拉克的人物〈4〉麥克魯漢
-
-
第5章 為組織引進「戰略思考」
-
36 市場與需求隨時在改變——預測跟不上時代的腳步
-
37 「還有幾年的壽命」是謊言——許多事物早都該摒棄
-
38 資訊革命今後也會繼續改變世界——要去了解「現實」
-
39 別家公司做得到的,我們也做得到——讓大眾知道公司的卓越性(強項)
-
40 找出其他領域的利基市場——要善於效仿利基市場
-
41 首要之務是吸引顧客,其次才是販售——需求是由顧客決定的
-
42 市場整合很重要——無視市場的多角化經營不可能成功
-
43 引進不同性質的事物——別一口氣就拋棄舊事物
-
Column 5 影響杜拉克的人物〈5〉巴克敏斯特.富勒
-
-
第6章 管理「工作」
-
44 管理「自己」是必須的——要追求至善至美
-
45 要知道自己的優勢——回饋分析法的必要性
-
46 強化優勢——要知道哪些事是不需要做的
-
47 要知道自己在工作上與學習上的習慣——了解自己屬於哪一種類型
-
48 要知道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組織的規模、地位、價值觀等
-
49 思考為何要工作——「一手胡蘿蔔、一手鞭子」已經不管用
-
50 慢慢地開發人的潛能——別再把人的「短處」當成成本
-
51 管理跟你一起工作的人——同事、主管、部下
-
Column 6 影響杜拉克的人物〈6〉馬文.鮑爾
-
-
第7章 管理者真正應該做的事情
-
52 管理者要對成果負起責任——重要的是溝通
-
53 管理者是交響樂團的指揮——必須肩負的職責以及重要的任務
-
54 頂尖的工作規劃——偶爾全部交給他人代勞也無妨
-
55 別搞錯「能力開發」與「組織構成」——正確的管理做法
-
56 全體一致同意的話,就不要做決定——厲害的決策方式
-
57 花時間進行決策——「什麼是重要的」才是問題所在
-
58 不需要領袖魅力——必須具備的是身為人的真誠
-
59 善待每一分、每一秒——統整你的「瑣碎時間」
-
Column 7 影響杜拉克的人物〈7〉凱因斯
-
-
第8章 今後的時代將會如何?
-
60 高齡少子化是已開發國家的共同問題——未來不可能預測
-
61 將目光集中在支出分配——「支出」比「收入」更重要
-
62 別以成長為目標——要為改變做準備
-
63 思考成長產業、成熟產業與衰退產業——醫療與教育可望再成長
-
64 動搖全世界的「養老金」問題——日本拖延戰術的極限
-
65 國家雖礙手礙腳,卻不會消失——資金、產品、人力的全球化
-
66 企業落入高齡族群的手中?——重新面對組織機能不全的問題
-
Column 8 影響杜拉克的人物〈8〉佛洛伊德
-
-
第9章 公共服務與社會貢獻的管理
-
67 公共服務是成長產業——公共組織不是為了公務員與官僚而存在的
-
68 做不出成果的預算型組織之弊害——早已沒有明天
-
69 成果是由「機制」所創造的——組織並不需要天才
-
70 不必期待政府解決僱用問題——人們的生活由企業來守護
-
71 對於產品與公司的兩個責任——解決問題需要耗費成本
-
72 組織的管理亦有極限——譁眾取寵會自取滅亡
-
73 切勿明知故犯——專業倫理
-
Column 9 影響杜拉克的人物〈9〉熊彼得
-
-
第10章 日本的失敗與對卓越的追求
-
74 「政治主導」將會如何——各國皆存在退休後轉任的情況
-
75 日本在許多領域都以失敗收場——原因在於補助金與保護
-
76 知識工作者的「第二人生」——準備與助跑是必要的
-
77 你想讓別人記得你的哪些事——追求卓越
-
- 結語
- 附錄◎彼得.杜拉克的一生
- 附錄◎彼得.杜拉克的著作參考文獻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