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讀懂自己,找回工作力量:職場上,人人都是玻璃心;而剛強的那個,只是在逞強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
閱讀格式
PDF ;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9479936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書收錄於此書展...

整個職場生態,就是力量的角力戰;
你如何從中獲勝,關鍵不在於手段,
是真正療癒內心的「弱處」,找回真我。
在我們受傷之後,是否情況仍未改善?
大家只會看到「外在」的呈現,
很少能深入了解情緒之下的「源頭」,
而內在心靈品質,決定你職場生存能力!

★擁有22年的心理學實務經驗
★幫助逾4萬人的破碎心靈
★9個人生心靈成長階段x23個真實案例x6個情緒指標

◆當自己竭盡一切努力,內心仍然覺得像失敗者一樣!
  深入內心害怕的源頭,就是療癒孩童時期失去真我的受傷之處,才能讓停滯癱瘓的心智重新復活,而成熟的心智將產生無比的力量、自信的光芒,週遭的人自然會受到正向的吸引,這才是職場勝利者的姿態。

我們都以「理性」來做自我的調適、訓練,但忽略「情緒面的影響力」;其根本原因是未產生覺知、未能深刻明白,來真正面對你內心的弱點。

◆走出工作困境的學員分享,原來這一切竟與原生家庭有關……
現實世界如同你內心的縮影,為了保護自己不受傷,卻不經意的傷害別人!

「總認為是老闆未看到自己的努力而憤恨不平!後來與老師學習心靈療癒,真實面對自己的內心,原來竟是本身的問題。在小時候,知道父母常被親戚們看不起……。」(小鍾,業務經理)

「已近半百,始終覺得人生就只有如此了……;但在療癒時,竟悲從中來、流淚不已,有一股很難吞嚥的情緒,自身體湧出,不過之後心中卻得到溫暖、實在的感覺。從小身為長子的我,其實內心隱藏著埋怨與不平衡……」(陳先生,目前積極拓展職涯新規劃)

「只要是同事有困難或是需要幫助時,我都會義不容辭地幫忙,但越來越覺得工作量大增,甚至已經侵犯到我的容忍程度……;自小家境不好,父母雖忙於工作,但父親仍會嚴厲地管教我們……。」(小林,行政)

「為了工作曾經沒天沒夜的加班,與同事之間來往也很表面,但總能聽到不實的流言來中傷我;在極度身心疲憊之下,接受心靈的療癒……;小時候父母離異,一直是與不快樂的母親相依為命,為了不讓母親失望……。」(R,專案企劃)

在職場上,除了賺錢維持生活之外,我們將童年時期未滿足的所有情感,投射在人際關係上,包括職場關係、婚姻關係、親子關係以及一般性的群體關係,把老闆、主管投射為父母,同事投射成兄弟姊妹,而職場投射成童年的家庭環境。

我們渴望被愛的飢渴程度,遠遠超過自己能覺察的範圍。
◆職場上要能免於受傷累累,就要保持學習以及改善自己的本領
透過緊密的信任和合作,方能在一加一大於二的動能裡,讓成功變得輕而易舉。請試試以下的練習,探索自己內在的競爭並選擇療癒──
Q1:假如我知道的話,以百分比來計算,我有多麼競爭?
Q2:在這競爭底下,我想要得到什麼?
Q3:我人生中,第一次感覺到這份匱乏,是在什麼年齡?
Q4:是誰沒有滿足我這份匱乏?

允許自覺力敞開,所有答案就能穿越理性、記憶的防衛,提供你意想不到的答案;檢視成年人的你,將這些需求轉移在現在職場裡哪些狀況或某人身上?有了這份覺察你便可有意識的另做選擇。人因付出而感受到真正的擁有,這是一份美妙的經驗,付出給當時責怪沒有付出給你的人,也付出給現在職場上與你競爭的人,當你真心真意做到這個練習,心智成熟度在當下即刻轉化,你不僅讓自己昇華解脫,更帶動整個團隊的提升,倘若不願付出,內在的匱乏感如同無底洞一樣持續發作著,讓你一直處在不確定感中,非得持續競爭才能麻醉自己的傷口。

更多精彩分析和學員分享影片:
https://goo.gl/kCXpqJ
  • 推薦序/前台灣大學校長 李嗣涔 擺脫受傷的情緒,你可以做回真心的自己!
  • 作者序/李淑媛 職場是昇華人生品質的修鍊所
  • 前言/美國知見心理學創始人 恰克.史匹桑諾博士 人生的目的是幸福,其次是療癒!
  • Chapter 1 職場心理學/這麼努力工作,卻得不到肯定,心好累......
    • 原本充滿期待、自信的工作,如今卻一成不變
  • Chapter 2 受害者時期/阻擋前進的,竟是自己!
    • 依賴期的三個階段-需求→心碎→罪惡感
      • 原生家庭,到底對你的影響有多大?
      • 心靈成長期 1 依賴期第一階段-需求
      • 心靈成長期 2 依賴期第二階段-心碎
      • 心靈成長期 3 依賴期第三階段-罪惡感
  • Chapter 3 無心的施害者時期/要加倍奉還?還是默默承受?
    • 獨立期的三個階段-期望→控制→死亡區
      • 理智和感性之間
      • 心靈成長期 4 獨立期第一階段-期望
      • 心靈成長期 5 獨立期第二階段-控制
      • 心靈成長期 6 獨立期第三階段-死亡區
  • Chapter 4 心識合一時期/邁向成功的重要階段
    • 交互依賴期的三個階段-領袖→遠見→大師
      • 「懷疑」是第一個挑戰
      • 心靈成長期 7 交互依賴期第一階段-領袖
      • 心靈成長期 8 交互依賴期第二階段-遠見
      • 心靈成長期 9 交互依賴期第三階段-大師
  • Chapter 5 職場的情緒療癒
    • 同儕間的競爭
    • 當工作變得好疲累時......-案例十五
    • 績效壓力,還得取悅上司......-案例十六
    • 表現比我好,我就讓你不好過-案例十七
  • Chapter 6 學習自我療癒的方式
    • 善用6種情緒指標
    • 情緒指標 1 生氣
      • 自尊心強又背後下毒手的同事-案例十八
      • 努力工作,卻無法突破現狀?-案例十九
      • 不願擔當責任的人-案例二十
      • 工作的熱忱已不在?-案例二十一
    • 情緒指標 2 權威衝突
      • 超愛面子的主管-案例二十二
    • 情緒指標 3 特殊性
    • 情緒指標 4 嫉妒
    • 情緒指標 5 競爭
    • 情緒指標 6 權力鬥爭
      • 你的工作夥伴就是你的鏡子
      • 透過覺察力來改善人生際遇
      • 心智成熟的解脫-案例二十三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