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從「邊界」爭議看纏繞在西亞的百年糾葛
自鄂圖曼帝國崩解,西方強權強勢畫下西亞各國的邊界線開始,
便埋下今日西亞紛爭的種子。
以臺灣觀點重新認識當代西亞,
從較少受到關注的邊界劃分來看西亞所經歷的痛,
深刻地理解這個區域,並映照回自身。
解讀西亞各國外交條約簽署過程中的爭端,
抽絲剝繭了解紛爭的起源,
沒有各國皆能滿意的國界線,所以爭議難平,
民族主義、資本主義、共產主義等各種野心勢力更在一旁虎視眈眈,
伺機謀奪界線的決定權,
邊界的昨日與今日在在牽扯著歷史的軌跡。
自1920年代至今,事隔百年,我們看到一些西亞的頭條新聞,例如土耳其與希臘的賽浦路斯問題、高加索地區的納卡戰爭、阿以衝突、伊斯蘭國的崛起,其實都是由上個世代的問題轉變而來。儘管今日問題之中的角色、面貌與以往不同,但問題的本質卻是一樣的,當代情勢夾雜著歷史糾葛,彷彿前世轉化到今生。
本書先自早期的西亞歷史背景開始談起,瞭解這區域成形與瓦解的過程,再從不同區塊著手,陳述各區域在1920年代之後,因國際強權按自身利益劃分界線而形成諸多國家,同時帶來無止盡的紛擾與衝突。
對於西亞,我們經常以單一形象來看待這個區域的各國,本書將引領讀者了解不同區域的個別性、特殊性,希望藉此看到與平常不同面貌的西亞。
【好評推薦】按姓氏筆畫排序
一般認為現代西亞的衝突經常與民族、教派及宗教矛盾有關。陳立樵老師所著的《現代西亞的前世今生》突破傳統論述,認為今日西亞地區的諸多爭議乃與領土爭議有關。領土是現代主權國家最根本的構成要素,該書分別從宏觀視角及個案探討之方式,梳理西亞各地的邊境劃分問題,有助於讀者釐清近百年西亞地區的整體歷史發展。
——包修平│暨南國際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
《現代西亞的前世今生》以樸實的文字,道出西亞各國於邊界劃分及國家建立時所經歷之銘心刻骨的痛。除豐富的歷史事實梳理外,作者也提出對該區域研究的獨到觀點。這是一本能帶領讀者穿越百年來西亞國家建立時所經歷的點點滴滴,是認識當代西亞必讀的一本好書!
——張景安│政治大學阿拉伯語文學系副教授
《現代西亞的前世今生》縱貫古今,以「邊界」問題切入西亞歷史,帶領讀者重新認識、理解發生於這片廣大區域的歷史事件、衝突與戰爭。有別於一般歐美中心論的史觀,陳立樵博士透過嚴謹的歷史考證和犀利、批判的筆鋒,重新詮釋近現代西亞史。《現代西亞的前世今生》是值得一讀再讀的好書!
——崔進揆│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副教授/當代南亞與中東研究中心主任
西亞算是一個比較年輕的區域。儘管它具有幾千年的文化文明,但以民族國家的標準來看,多數國家是新建立的。要瞭解具有此種特色之區域中的衝突、角力與戰爭,即需要瞭解其幕後的知識。本書將有助於學政治(尤其是國際關係)的學生更深刻地認識西亞的政治狀況。
——顧朋│國立政治大學外文中心兼任助理教授
自鄂圖曼帝國崩解,西方強權強勢畫下西亞各國的邊界線開始,
便埋下今日西亞紛爭的種子。
以臺灣觀點重新認識當代西亞,
從較少受到關注的邊界劃分來看西亞所經歷的痛,
深刻地理解這個區域,並映照回自身。
解讀西亞各國外交條約簽署過程中的爭端,
抽絲剝繭了解紛爭的起源,
沒有各國皆能滿意的國界線,所以爭議難平,
民族主義、資本主義、共產主義等各種野心勢力更在一旁虎視眈眈,
伺機謀奪界線的決定權,
邊界的昨日與今日在在牽扯著歷史的軌跡。
自1920年代至今,事隔百年,我們看到一些西亞的頭條新聞,例如土耳其與希臘的賽浦路斯問題、高加索地區的納卡戰爭、阿以衝突、伊斯蘭國的崛起,其實都是由上個世代的問題轉變而來。儘管今日問題之中的角色、面貌與以往不同,但問題的本質卻是一樣的,當代情勢夾雜著歷史糾葛,彷彿前世轉化到今生。
本書先自早期的西亞歷史背景開始談起,瞭解這區域成形與瓦解的過程,再從不同區塊著手,陳述各區域在1920年代之後,因國際強權按自身利益劃分界線而形成諸多國家,同時帶來無止盡的紛擾與衝突。
對於西亞,我們經常以單一形象來看待這個區域的各國,本書將引領讀者了解不同區域的個別性、特殊性,希望藉此看到與平常不同面貌的西亞。
【好評推薦】按姓氏筆畫排序
一般認為現代西亞的衝突經常與民族、教派及宗教矛盾有關。陳立樵老師所著的《現代西亞的前世今生》突破傳統論述,認為今日西亞地區的諸多爭議乃與領土爭議有關。領土是現代主權國家最根本的構成要素,該書分別從宏觀視角及個案探討之方式,梳理西亞各地的邊境劃分問題,有助於讀者釐清近百年西亞地區的整體歷史發展。
——包修平│暨南國際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
《現代西亞的前世今生》以樸實的文字,道出西亞各國於邊界劃分及國家建立時所經歷之銘心刻骨的痛。除豐富的歷史事實梳理外,作者也提出對該區域研究的獨到觀點。這是一本能帶領讀者穿越百年來西亞國家建立時所經歷的點點滴滴,是認識當代西亞必讀的一本好書!
——張景安│政治大學阿拉伯語文學系副教授
《現代西亞的前世今生》縱貫古今,以「邊界」問題切入西亞歷史,帶領讀者重新認識、理解發生於這片廣大區域的歷史事件、衝突與戰爭。有別於一般歐美中心論的史觀,陳立樵博士透過嚴謹的歷史考證和犀利、批判的筆鋒,重新詮釋近現代西亞史。《現代西亞的前世今生》是值得一讀再讀的好書!
——崔進揆│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副教授/當代南亞與中東研究中心主任
西亞算是一個比較年輕的區域。儘管它具有幾千年的文化文明,但以民族國家的標準來看,多數國家是新建立的。要瞭解具有此種特色之區域中的衝突、角力與戰爭,即需要瞭解其幕後的知識。本書將有助於學政治(尤其是國際關係)的學生更深刻地認識西亞的政治狀況。
——顧朋│國立政治大學外文中心兼任助理教授
- 好評推薦
- 自序
- 前言
-
第一章 走向破碎的西亞世界
-
第一節 十四世紀之後的鄂圖曼帝國
-
第二節 十六世紀之後的什葉派伊朗
-
第三節 近代歐洲與西亞的關係
-
第四節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鄂圖曼帝國與伊朗
-
-
第二章 巴爾幹的界線
-
第一節 土耳其與希臘邊界
-
第二節 土耳其與希臘的塞浦路斯問題
-
第三節 土耳其與保加利亞邊界
-
-
第三章 兩河流域與外約旦的界線
-
第一節 伊拉克與沙烏地阿拉伯邊界
-
第二節 伊拉克與土耳其邊界
-
第三節 伊拉克與外約旦邊界
-
第四節 伊拉克與敘利亞邊界
-
第五節 伊拉克與伊朗邊界
-
第六節 外約旦與沙烏地阿拉伯邊界
-
第七節 外約旦與敘利亞邊界
-
第八節 外約旦與巴勒斯坦邊界
-
第九節 伊拉克與外約旦的結合與分離
-
-
第四章 黎凡特的界線
-
第一節 敘利亞與土耳其邊界
-
第二節 敘利亞與黎巴嫩邊界
-
第三節 敘利亞與巴勒斯坦邊界
-
第四節 黎巴嫩與巴勒斯坦邊界
-
-
第五章 埃及與周邊的界線
-
第一節 埃及與巴勒斯坦邊界
-
第二節 埃及與蘇丹邊界
-
第三節 埃及與蘇丹的分離
-
第四節 埃及與利比亞邊界
-
-
第六章 阿拉伯半島的界線
-
第一節 沙烏地阿拉伯與葉門邊界
-
第二節 沙烏地阿拉伯與亞丁邊界
-
第三節 沙烏地阿拉伯與科威特邊界
-
第四節 科威特與伊拉克邊界
-
-
第七章 巴勒斯坦的流動界線
-
第一節 阿拉伯與猶太邊界
-
第二節 泛阿拉伯主義與大敘利亞
-
第三節 納賽爾主義與大以色列
-
-
第八章 高加索與裏海周邊的界線
-
第一節 土耳其與伊朗邊
-
第二節 土耳其、亞美尼亞、喬治亞邊界
-
第三節 伊朗、亞塞拜然、亞美尼亞邊界
-
第四節 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的納卡問題
-
第五節 土耳其與伊朗的亞塞拜然課題
-
第六節 伊朗與土庫曼邊界
-
-
第九章 阿富汗地區的界線
-
第一節 阿富汗與伊朗邊界
-
第二節 阿富汗與俄國邊界
-
第三節 阿富汗與印度邊界
-
第四節 阿富汗的中立路線
-
- 結語 突破界線的挑戰
- 註釋
- 徵引書目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