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 App
0人評分過此書

解鎖新「識」界:一個社會科學家的生活探索、建構及解決「我」與「知識」的問題

出版日期
2022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571474656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所有的知識都只是時代的產物,並非永恆不變的

本書帶你理解新時代的知識轉變及對你我的影響,
新知識來臨,你是否已準備好面對挑戰了呢?

什麼是當代新知識?它是怎麼發現、怎麼建構的?
每個人所具備的知識都受到當代時空環境的影響,並且由於人生經歷不同,每個人對於同樣的知識也會有不同理解,並進一步創造或發現可以面對時代問題的新知識。

再現對當代的想像?東埔社布農族獨創排球新規則告訴你!
在東埔社人創造的排球新規則中,第一局發球方同時發兩個球,只有兩個球都贏時才算得分,雙方各贏一球不算得分。第二局雙方各發一球,同樣是兩球都贏時才算得分,否則不算得分。這兩局都贏就算贏,只有平手戰到第三局時,才恢復平常大家所熟悉的規則來決勝負。
新規則的創造是用來再現他們對於當代的想像。他們常說,以前只要努力工作就能成功,就如同過去打排球只打一個球,只要專心打這個球便可。但當代則完全不同,一個人必須同時注意許多事情而無法專心,就像同時玩兩個排球一樣。

在文學作品、日劇啟發下,試圖找尋有效再現當代的觀念與解釋方式
◆大江健三郎在《燃燒的綠樹》中,描繪既沒有教義、又沒有儀式、只有個人的修煉及諸教合一、以及一旦擴大就沒落等當代新興宗教的新現象,讓人重新思考如何有效處理當代的「宗教」問題。
◆村上龍的《希望之國》中,日本國中生在北海道創立「國中之國」,使人意識到民族國家已經過時、不再是理所當然的存在,因它是會破產的。
◆日劇「電車男」反映了網路不僅是新自由主義化的前提,更提示我們當代的人群結合方式早已超越了過去社會科學所強調的血緣、地緣,乃至於志願性團體等原則。
◆「我們的教科書」中被霸凌的國中女生,創造出過去的我、當下的我、未來的我三個自我,來解決被同學視為不存在的透明人而導致自殺的問題,呈現當代多重自我的普遍化趨勢。

本書中,作者嘗試以自身生命經驗的體悟為基礎、以種種日常為啟發,提示我們現在與過去如何的不同,期盼人們也能從生活中體會新時代的痕跡。先感知才能有突破,才能思考如何創造「新知識」來面對新時代的挑戰,以及解答未來我們將何去何從?本書試圖提供您一個探索及思考的方向。

好評推薦:(按姓氏筆畫排)
丁仁傑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
王甫昌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
李丁讚 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教授
林開世 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博物館館長
陳文德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兼任副研究員
黃冠閔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
張正衡 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副教授
張隆志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長
蔡怡佳 輔仁大學宗教學系教授
鄭瑋寧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