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1875年冬季,一位22歲的年輕俄國海軍偽裝成旅人,
獨自踏上臺灣島,進行了一趟充滿危險與奇遇的祕密訪查。
1876年,完成了踏查報告〈福爾摩沙之旅〉!
一部彌足珍貴的臺灣民族研究史料
一頁別具意義的俄臺民間交流史
首度直接由俄文中譯出版
1874年5月發生牡丹社事件,日軍舉兵進攻臺灣南端原住民,
1875年1月,俄籍青年海軍保羅.伊比斯藉軍艦在香港長泊的機會來臺探險,
為臺灣原住民留下了詳盡珍貴的調查紀錄。
然而隨著伊比斯英年早逝,他和他的故事也被世人遺忘;
時隔一個半世紀後,由俄國史學家劉宇衛一一揭密……
本書介紹保羅.伊比斯的生平事蹟與他的民族誌研究,他是愛沙尼亞人、俄羅斯帝國的公民,是海軍准尉,也是「阿斯科爾德號」護衛艦艇在1872至1876年環球航行的參與者。1875年,伊比斯獨自一人前往臺灣進行大膽的「福爾摩沙之旅」。他寫了一份詳細的報告,並在期刊上發表兩篇文章,是繼俄國軍官捷廉季耶夫之後來臺進行調查的俄羅斯人。
1877 年伊比斯溘然長逝,之後他的名字在俄羅斯被遺忘了逾一世紀,直到 1980 年代初,才被學者重新發現。經過學者和歷史愛好者的共同努力,保羅.伊比斯的傳記得以更全面、更準確地還原,我們也能夠更深入了解其所留下的遺產,和他對早期臺灣民族與文化研究的貢獻。
伊比斯的研究成果絲毫不遜於同一時代訪問臺灣的其他西方人,甚至在某些方面更為傑出。這些第一手民族誌資料,在近一百五十多後的今天,仍然具有巨大的文化價值。
▍本書特色:
塵封一個半世紀的珍貴臺灣民族研究史料,首度直接由俄文中譯出版。
俄羅斯人在臺灣的重要歷史足跡,也是俄臺民間外交別具意義的一頁。
從人類學、民族學、政治等角度對19世紀的臺灣原住民進行分析。
由俄羅斯科學院東方研究所副所長劉宇衛編著、導讀,深入解讀伊比斯的著作及傳記重建。
探討保羅.伊比斯使用的研究方法,以及「超時空診斷」他病逝的原因。
收錄豐富的歷史照片及手繪圖像,圖文並茂。
黃樹民/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侯金堆特聘研究講座兼院長、中央研究院院士:
「完成這部作品,讓我們得以了解何以在伊比斯短短的二十五年生命中,能做出如此影響深遠的學術貢獻。劉博士的這部著作,也讓我們看到在19世紀的國際紛爭中,俄羅斯當局對臺灣的關注及重視,為兩者在現代的交往和聯繫,提供悠久的歷史淵源。」
楊孟哲/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專任教授:
「根據這份史料內容,發現當時俄羅斯人對臺灣原住民的記載,不同於美國李仙得充滿種族歧視性或大和民族政客的假文明聖潔。伊比斯對臺灣原住民有著全然不同的看法,從人類學、民族學、政治角度分析,比較客觀友善,這份俄文史料也是『俄羅斯人在臺灣』重要的歷史足跡。」
獨自踏上臺灣島,進行了一趟充滿危險與奇遇的祕密訪查。
1876年,完成了踏查報告〈福爾摩沙之旅〉!
一部彌足珍貴的臺灣民族研究史料
一頁別具意義的俄臺民間交流史
首度直接由俄文中譯出版
1874年5月發生牡丹社事件,日軍舉兵進攻臺灣南端原住民,
1875年1月,俄籍青年海軍保羅.伊比斯藉軍艦在香港長泊的機會來臺探險,
為臺灣原住民留下了詳盡珍貴的調查紀錄。
然而隨著伊比斯英年早逝,他和他的故事也被世人遺忘;
時隔一個半世紀後,由俄國史學家劉宇衛一一揭密……
本書介紹保羅.伊比斯的生平事蹟與他的民族誌研究,他是愛沙尼亞人、俄羅斯帝國的公民,是海軍准尉,也是「阿斯科爾德號」護衛艦艇在1872至1876年環球航行的參與者。1875年,伊比斯獨自一人前往臺灣進行大膽的「福爾摩沙之旅」。他寫了一份詳細的報告,並在期刊上發表兩篇文章,是繼俄國軍官捷廉季耶夫之後來臺進行調查的俄羅斯人。
1877 年伊比斯溘然長逝,之後他的名字在俄羅斯被遺忘了逾一世紀,直到 1980 年代初,才被學者重新發現。經過學者和歷史愛好者的共同努力,保羅.伊比斯的傳記得以更全面、更準確地還原,我們也能夠更深入了解其所留下的遺產,和他對早期臺灣民族與文化研究的貢獻。
伊比斯的研究成果絲毫不遜於同一時代訪問臺灣的其他西方人,甚至在某些方面更為傑出。這些第一手民族誌資料,在近一百五十多後的今天,仍然具有巨大的文化價值。
▍本書特色:
塵封一個半世紀的珍貴臺灣民族研究史料,首度直接由俄文中譯出版。
俄羅斯人在臺灣的重要歷史足跡,也是俄臺民間外交別具意義的一頁。
從人類學、民族學、政治等角度對19世紀的臺灣原住民進行分析。
由俄羅斯科學院東方研究所副所長劉宇衛編著、導讀,深入解讀伊比斯的著作及傳記重建。
探討保羅.伊比斯使用的研究方法,以及「超時空診斷」他病逝的原因。
收錄豐富的歷史照片及手繪圖像,圖文並茂。
黃樹民/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侯金堆特聘研究講座兼院長、中央研究院院士:
「完成這部作品,讓我們得以了解何以在伊比斯短短的二十五年生命中,能做出如此影響深遠的學術貢獻。劉博士的這部著作,也讓我們看到在19世紀的國際紛爭中,俄羅斯當局對臺灣的關注及重視,為兩者在現代的交往和聯繫,提供悠久的歷史淵源。」
楊孟哲/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專任教授:
「根據這份史料內容,發現當時俄羅斯人對臺灣原住民的記載,不同於美國李仙得充滿種族歧視性或大和民族政客的假文明聖潔。伊比斯對臺灣原住民有著全然不同的看法,從人類學、民族學、政治角度分析,比較客觀友善,這份俄文史料也是『俄羅斯人在臺灣』重要的歷史足跡。」
- 封面
- 書名頁
- 作者簡介
- 推薦序一 保羅.伊比斯的福爾摩沙之旅/黃樹民
- 推薦序二 追尋俄羅斯人的臺灣足跡/楊孟哲
- 編著、導讀者序 俄羅斯人在臺灣與今昔俄臺民間交流/劉宇衛
-
第一部 「這些小筆記」:保羅.伊比斯論福爾摩沙之兩篇俄文文章
-
一、〈中日間的福爾摩沙爭議〉
-
二、〈福爾摩沙之旅〉
-
-
第二部 追蹤保羅.伊比斯的足跡/劉宇衛
-
一、〈中日間的福爾摩沙爭議〉,俄國人與俄國媒體的評論
-
二、「結合海軍軍官的良好素質和能力」:保羅.伊比斯傳記的重建
-
三、伊比斯與「美國人史蒂瑞」的民族學調查:比較性評述
-
四、伊比斯實地研究工作的工具、資料來源和方法
-
五、人類學研究方法在描寫福爾摩沙人上的應用
-
- 結語
- 註釋
- 謝詞
- 資料來源
- 版權頁
- 封底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