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忘東忘西、搗蛋破壞、遊戲成癮、注意力不集中..... 讓所有父母身心俱疲的教養難題其實可以用科學方法來解決甚至能幫助孩子開發「隱藏的潛能」 ★難得一見!韓國網路書店YES24、Aladin讀者一致滿分好評! ★超過十位心理師、職能治療師、教育學者、親子作家共同讚譽! ★中文版特邀臧汝芬(馬偕兒童醫院兒童心智科資深主治醫師)專業審定認知科學結合了腦科學、心理學、語言學、哲學、人工智能等領域,本書作者為韓國最受家長信賴的認知科學專家,長期協助孩子的頭腦開發。他在書中根據與家長、孩子第一線接觸的經驗,以及最新、最權威的國際研究,邀請所有父母善用認知科學來重新認識自己的孩子,真確掌握孩子散漫的原因,並達成以下目標── ●目標1 解決當下的教養難題 【難題1】討厭反覆作業、複習功課。 【解決方式】重視預習,勝於複習。並引導孩子用「自己的方式」預習。 【難題2】喜歡說話,一個人也吵吵鬧鬧。 【解決方式】打造井然有序的環境,用意是「減少視覺刺激」,培養孩子耐得住無聊的能力。尤其注意別在書桌上或書房放置太多東西。 【難題3】因為專注力弱,不懂得關懷與同理他人。 【解決方式】與孩子一起看漫畫時,不聊主角,而是聊周圍人物的情緒,進行「改變立場的思考練習」。 【難題4】容易忘東忘西。 【解決方式】玩「詞語接龍遊戲」、每天詢問孩子營養午餐的菜色等,提升記憶力。 【難題5】很認真努力,但成績一直不好,越來越沒有興趣學習。 【解決方式】與其一味拉長學習時間,不如協助孩子提升「工作記憶」能力,首要先做的是保障優質睡眠,強化腦神經細胞間的連結網絡。也可以和孩子玩「跟著一起說」遊戲,一併提升聽知覺能力和詞彙能力。 ●目標2 開啟孩子的特殊潛能 Google的人才招募主任曾強調,成為Google一員的首要條件是「冒險」。Google擁有即使失敗也不會遭到指責的文化,而散漫孩子具備的特殊才能之一,就是不拘泥規則、發現新東西的卓越能力,這正是急速變遷的當今社會極為強調的特質。 實際上,你可以這樣培養散漫孩子的潛能── 【方法1】進行「思考(某物件的)其他用途」活動,強化孩子的好奇心與擴散型思考。 【方法2】指導孩子看博物館或遊樂園地圖,讓他自己去找目標地點,藉此培養空間智能。 【方法3】跟孩子一起去逛超市,把超市視為豐富的認知功能測試空間。快速尋找和記憶要買的東西,可以測試語言記憶幅度;尋找正確品項的遊戲形式,可以培養語言範疇能力。 ●養育散漫孩子的路上,您辛苦了。認知科學專家想對你說── 「與其將孩子的行為視為問題,不如隨時謹記孩子行為背後的潛能。」 「如果父母經常露出笑容、感到幸福、內心擁有堅實基準,孩子也能本著『接受滿滿的愛長大的記憶』,即使遭遇問題,很快就能重新振作。」 「父母是最瞭解孩子特性,唯一能夠幫助孩子探究問題原因到底的人。孩子的天生氣質需要加上父母的協助,孩子才能走向世界。」 本書特色 1.除了實際解決家長每天都要面對的教養難題,也根據《哈佛商業評論》報導指出,國際IT企業紛紛致力於挖掘具有「神經多樣性」的人才(例如ADHD、亞斯伯格症、失讀症等),以支持「多元智能」的立場,撕掉「問題兒童」的標籤,強調如何順勢發展孩子的潛能。 2.家庭之外,也點出散漫的孩子在學校生活中面臨的難題,並提出解決方案。 3.特別收錄注意力不足、過動、人格特質、開學症候群診斷表。 4.詳細說明各種心理檢查(投射測驗與客觀測驗)與受檢注意事項。 5.解答家長最常問的發展遲緩相關問題(例如,語言發展、小肌肉發展等)與早療評估要點。 審定推薦臧汝芬馬偕兒童醫院兒童心智科資深主治醫師專文推薦尹雄勇韓國腦波神經學會會長、神經科專科醫師誠摯推薦王意中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吳姿盈兒童職能治療師沈雅琪神老師、資深教師卓惠珠(花媽) 亞斯教母尚瑞君作家、講師張正芬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退休教授/兼任教授郭葉珍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幼兒與家庭教育學系副教授曾心怡初色心理治療所副所長、心理師黃之盈暢銷作家、諮商心理師琦 琦暖心DJ、醫師娘彭菊仙親子作家魏瑋志(澤爸) 親職教育講師羅怡君親職溝通作家與講師 (按姓氏筆畫排列)
- 推薦序 真正認識由於散漫而生活磕磕絆絆的孩子
- 序言 散漫行為不是孩子的錯,也不是父母的錯
- 我的孩子,真的是散漫孩子嗎? 注意力不足簡易診斷、過動簡易診斷
-
第一部分 真的是散漫孩子嗎?
-
第一章 任誰看都是散漫孩子vs.文靜的散漫孩子
-
孩子媽媽,這孩子好像有點不一樣
-
任誰看都是散漫孩子
-
文靜但其實散漫的孩子
-
散漫孩子也有特殊能力
-
若要培養散漫孩子的特殊能力
-
放任散漫孩子不管時發生的事
-
肯定存在適合孩子的教養方式
-
-
第二章 為何孩子散漫?
-
導致散漫行為的兩大因素
-
只是腦的特性,孩子無罪
-
氣質的變數
-
天賦也能改變的環境力量
-
藉科學之力讀懂孩子內心的方法
-
別把孩子侷限在診斷名的框架裡
-
-
-
第二部分 散漫孩子的偉大教養
-
第三章 培養孩子潛能的方法
-
擺脫茫然不安,掌握具體情況
-
積極幫助小肌肉發展的方法
-
從根本改變生活習慣的「糕點麵包遊戲」
-
有助於循序漸進、邏輯思考的「思考其他用途」
-
-
第四章 從問題行為培養潛能
-
自我中心且行為任性的孩子
-
行事衝動且無法克制的孩子
-
每天磕磕絆絆受傷的遲鈍孩子
-
嚴重遊戲成癮的孩子
-
整天只想看影片的孩子
-
-
第五章 順利圓滿的學校生活
-
適應學校有困難的孩子
-
提升學習智能的方法
-
即使認真用功也拿不到好成績的話
-
總愛欺負同學的孩子
-
專注力差而總是分心做其他事的孩子
-
學習速度過於緩慢的孩子
-
-
- 結語 對於孩子來說,父母是神一般的存在
- 參考書目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