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書收錄於此書展...
「我是早已抱定了一死的決心,和敵偽奮鬥到底,要使敵偽知道國中並非無人。」──馬元放
1902年出生於江蘇省武進縣的馬元放,在中國國民黨中擔任諸多要職。抗日戰爭時期,領導江蘇省國民黨黨務系統的地下抗日鬥爭。後遭出賣,被汪精衛政府逮捕羈押三年餘,但他始終堅貞不屈;抗戰勝利後,他當選為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後被任命為南京市副市長兼教育局局長,推行實施多項政策,例如:搶救學荒、制定教育發展草案、培養穩定師資、提高教學品質等,成功重振戰後南京市的教育事業。
國共內戰後,他放棄赴臺,居留上海。因1946年南京「下關事件」及1947年南京「五二〇」、「六二」學生運動之政治事件,於50年代初離世。然而,他真的有罪嗎?根據檔案文獻中承載的歷史真相,本書將揭示馬元放的真實人生。
作者馬寧是馬元放之孫,為還原馬元放真正的歷史樣貌,曾前往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江蘇省及南京市檔案館、南京上海等地圖書館,甚至在2013年來到臺灣,走訪臺北的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國史館、中國國民黨中央文化傳播委員會黨史館、圖書館、武進同鄉會。此外,還拜訪了海峽兩岸瞭解馬元放的先輩與學者。本書不但是馬元放的個人傳記,也體現民國建都南京之初期市政建設、江蘇省抗戰教育,以及抗戰勝利後南京教育的部分歷史片段。
另外,本書亦收錄馬元放於1944年出版的《歸漢記》,並特別新增注釋。該書回憶其在抗日期間,被汪精衛政府監禁在看守所、感化院的經歷,以及在敵後工作的種種情況。《歸漢記》不僅可作為珍貴的抗戰史料,也具有一定的文學藝術價值。
1902年出生於江蘇省武進縣的馬元放,在中國國民黨中擔任諸多要職。抗日戰爭時期,領導江蘇省國民黨黨務系統的地下抗日鬥爭。後遭出賣,被汪精衛政府逮捕羈押三年餘,但他始終堅貞不屈;抗戰勝利後,他當選為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後被任命為南京市副市長兼教育局局長,推行實施多項政策,例如:搶救學荒、制定教育發展草案、培養穩定師資、提高教學品質等,成功重振戰後南京市的教育事業。
國共內戰後,他放棄赴臺,居留上海。因1946年南京「下關事件」及1947年南京「五二〇」、「六二」學生運動之政治事件,於50年代初離世。然而,他真的有罪嗎?根據檔案文獻中承載的歷史真相,本書將揭示馬元放的真實人生。
作者馬寧是馬元放之孫,為還原馬元放真正的歷史樣貌,曾前往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江蘇省及南京市檔案館、南京上海等地圖書館,甚至在2013年來到臺灣,走訪臺北的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國史館、中國國民黨中央文化傳播委員會黨史館、圖書館、武進同鄉會。此外,還拜訪了海峽兩岸瞭解馬元放的先輩與學者。本書不但是馬元放的個人傳記,也體現民國建都南京之初期市政建設、江蘇省抗戰教育,以及抗戰勝利後南京教育的部分歷史片段。
另外,本書亦收錄馬元放於1944年出版的《歸漢記》,並特別新增注釋。該書回憶其在抗日期間,被汪精衛政府監禁在看守所、感化院的經歷,以及在敵後工作的種種情況。《歸漢記》不僅可作為珍貴的抗戰史料,也具有一定的文學藝術價值。
- 序一 不畏浮雲遮望眼/吳之光
- 序二 人生不留愧/張至璋
- 前言
-
第一編
-
第一章 馬元放的家世與學歷(1902年7月5日-1922年)
-
1.1 家世
-
1.2 故里
-
1.3 族譜
-
1.4 學歷
-
-
第二章 早期的馬元放(1922年-1937年)
-
2.1 大學畢業從教,信仰三民主義
-
2.2 步入南京市政府,輔佐市長推進首都市政建設
-
2.3 提出「中央大學」校名,助力平息國立第四中山大學改名風波
-
2.4 進入國民黨江蘇省黨部
-
2.5 推動和發展江蘇省新聞宣傳事業
-
2.6 當選國民會議代表,提出多項議案
-
2.7 參加中華民國法學會工作
-
2.8 重返國民黨中央黨部
-
-
第三章 抗日戰爭時期的馬元放(1937年-1945年)
-
3.1 就任江蘇省淮陰區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安司令,組織地方民眾奮力抗日
-
3.2 轉任江蘇省政府教育廳廳長,主持抗戰教育
-
3.3 升任國民黨江蘇省黨部主任委員,領導抗日遭日偽逮捕
-
3.4 囚禁三年餘堅貞不屈
-
3.5 經國民黨中央營救重返陪都重慶
-
3.6 在國民黨中央海外部
-
3.7 當選國民黨第六屆中央委員會執行委員
-
-
第四章 抗戰勝利後的馬元放(1945年-1948年)
-
4.1 參加受降儀式,獲勝利勳章
-
4.2 出任民國首都南京市副市長
-
4.3 懇辭國民黨南京市黨部主任委員
-
4.4 兼任南京市教育局局長
-
4.5 史料記載的其他點滴往事
-
-
第五章 馬元放與家鄉
-
5.1 馬元放與吳稚暉
-
5.2 馬元放與薛迪功
-
5.3 馬元放與唐玉虬
-
5.4 馬元放與程滄波
-
5.5 馬元放與高柏楨
-
5.6 馬元放與王振先
-
5.7 馬元放與家鄉教育和建設事業
-
5.8 馬元放與家鄉譜牒文化
-
-
第六章 辭官為民,終了一生(1948年-1952年3月14日)
-
6.1 辭官為民
-
6.2 不幸離世,後人敬仰
-
-
第七章 馬元放遺著和墨跡
-
7.1 專著
-
7.2 撰文
-
7.3 墨跡
-
-
第八章 社會對馬元放的關注和歷史評價
-
8.1 1949年前報刊對馬元放的報導
-
8.2 臺灣報刊對馬元放的報導
-
8.3 大陸及境外人士對馬元放的追憶
-
8.4 中國名人傳略文獻記載的馬元放
-
8.5 大陸史志文獻對馬元放的歷史評價
-
8.6 日偽逮捕馬元放事件的訛傳與糾正
-
-
第九章 馬元放年表
-
後記
-
1.2013年訪臺記
-
2.天地感應——筆者雜感
-
3.相識真是緣
-
-
-
第二編:歸漢記
-
歸漢記
-
弁言
-
吳稚暉先生序(附函)
-
鍾鍾山先生序
-
唐玉虬先生題詩
-
寫在前面
-
一、重返江蘇
-
二、冒險到滬和被逮
-
三、敵偽輾轉引渡
-
四、解寧和押偽警廳
-
五、改押偽京區看守所
-
六、雨花臺畔弔忠魂
-
七、在偽感化院
-
八、羈棲生涯
-
九、攻心
-
十、珍貴的友情
-
十一、日寇的猙獰面目
-
十二、「前漢」和「後漢」
-
十三、「等天亮」
-
十四、脫險歸來
-
附錄
-
(一)呈 中央報告三年來在滬寧兩地羈囚經過
-
(二)獄中吟暨詩和作輯存
-
(三)追懷高柏楨同志
-
-
- 致謝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