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典論台語文學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2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6267076477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追求台語文學的典範之論
探索文學評論的時代價值
台灣本土文學大家林央敏,集25年論述精華
再續台語文學史論、美學與方法的經典之作

本土作家林央敏長年提倡台灣民族文學,並投身台語文學之創作與理論建構,以《胭脂淚》為台語文學留下第一部史詩,亦是台灣文學史至今最長詩篇,另以《菩提相思經》立下台語長篇小說里程碑。〈毋通嫌台灣〉一詩經歷改編傳唱,成為台灣人認同的代表作。其評論更為台灣文學、台語文學的定義與關聯,留下深遠且重大的影響。

本書共收錄林央敏重要評論共16篇,並分三輯。輯一「文學小史」是關於台語文學發展的簡介,陳述台語文學四百年簡史及2000年後至今的台語文學發展概況,另為構寫台語文學史提出方法論。輯二「彈琴論詩」,解析台語詩的某些內容和創作機理,談論台語情詩的類型、台語詩的音樂性及幾種極富特色的類型。輯三為「史詩小說」,品論台語散文體小說及詩歌體小說(史詩、敘事詩)之內涵,援引古今觀點,綜覽當代發展,為其近二十餘年台語文學評論之精華薈萃。
  • 林央敏:寫了廿五年才結集(自序)
  • 【輯一 文學小史】
    • 簡述台語文學的發展
    • 淺介2000年的台語文學
    • 跨越千禧年後的台語文學
    • 台語文學史的起造
  • 【輯二 彈琴論詩】
    • 台語情詩的類型分析
    • 台語詩的節奏源遠流長──詩的音樂性(一)
    • 台語詩的旋律與諧音──詩的音樂性(二)
    • 一首散文化的好詩──評胡民祥的〈翻頭看〉
    • 意念.字圖.圖象詩──綜論台語的真假圖象詩
    • 風花雪月何時了──讀小品詩的一點感想
  • 【輯三 史詩小說】
    • 台語小說的定義及其他──台語小說網路筆談(林央敏.胡長松)
    • 小說描述的旁敲側擊法
    • 莫要誤認歌仔簿是史詩──兼釋黃勁連的誤解
    • 史詩也是活的──評何信翰的「論《胭脂淚》的文體」
    • 品詠文學敘事的美麗集合──史詩與史詩型長篇小說
    • 文學預言的意義
  • 【附錄】林央敏著作簡表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