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大海的誘惑:從大洪水到度假勝地,近代西方海洋意象的探索與形塑

出版日期
2022/10/05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570534467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當代感官史巨擎阿蘭.柯爾本 揭開西方人眼中森羅萬象的大海面紗
究竟是洪水猛獸的巢穴、世界罪惡的淵藪,
還是療養育樂的仙境、人定勝天的繁榮象徵?
歐洲人如何克服恐懼,投身大海的懷抱,找尋他們身心靈的避風港?
讓我們一同透過文學繪畫、科學醫療與社會脈動,探索人們內心最深沉的渴望。

  大海──這塊無邊無際、深不見底的廣闊領域,自古皆是人們未知的深淵。大洪水氾濫的懲罰傳說,正是源自於這塊人類無法征服的海域,自此海洋始終是充滿深不可測的未知恐懼符號,象徵文明社會之前的混亂、更是上帝懲罰與災難的工具。不同於小溪流水,大海不間斷的潮汐與高聳浪潮,破壞了人類試圖留下的痕跡,淹沒了渴望海上航行的水手與眾多旅人,進而形塑了人們對大海的敬畏之情。
當人們對大海的興趣漸增、西方社會開啟世界航海之旅,隨之而來的海洋氣味、惡劣天氣與暈船現象也讓人聞之卻步。十八世紀,隨著科學的進展,他們也逐漸探索海洋的奧秘,了解其對沿海居民的意義,甚至藉此完善了自然科學的研究,探究了地球遙不可及的廣闊歷史。
隨著時間的推移,海岸沙灘成為人們沉思和享樂之地,騎馬、散步、作畫、漫步、紮營、罷工在此隨處可見,起初對海岸的恐懼與敬畏之情逐漸淡化,取而代之的是海洋深遂又神秘的醫療效用──對城市感冒的青年走到陸地的邊緣、跳入海中,精神憂鬱與身體疾病將自然康復!除外,此時興起的浪漫主義風潮,也搭上了追逐海洋的浪潮而起,浪漫主義者在此盡情吸取海洋的渴望,激發靈感、隨興創作,拜倫、雪萊、夏多布里昂等浪漫主義者使海岸成為自我發現與美學的特權之地。
  從渾沌未開的萬惡深淵,到歡愉明亮的海濱勝地,究竟近代以降的歐洲人如何克服自身的恐懼,投身大海的懷抱,找尋他們身心靈的避風港?柯爾本從聖經的大洪水開始談起,不限於歷史與科學觀,詳盡地從文學、藝術、旅遊與社會角度來討論海洋對人類身體與心靈上的轉變及影響。人們從海洋汲取靈感創作、體驗全新的感官感受,從懼怕到慾望、自我釋放、裸露於海洋。人類對於海洋又愛又恨,恨海難餘辜、愛海濱勝地;愛新鮮海水、恨河港惡臭,這種複雜情感自古交融參雜,演變成今日現代人看待海洋的觀感。
  • 前言
  • 第一部 對大海的無知與牙牙學語的渴望
    • 第一章 恐懼與反感的根源
      • 匯集大洪水殘骸的無底深淵
      • 古典怒海意象的符碼化
    • 第二章 海洋崇拜的先驅
      • 水鏡仙境與修身養性的避難所
      • 神蹟滿溢的容器
      • 漫步在歎為觀止的席凡寧根海灘
      • 詮釋古典文獻的喜悅:坎帕尼亞的朝聖之旅
  • 第二部 海濱新愉悅的描繪
    • 第一章 海水與身體間的新和諧
      • 焦慮與欲望的接力
      • 海浴與沙灘上的自我實踐:浸水窒息時的曖昧愉悅
      • 海濱度假村裡的自我實踐:富含隱晦樂趣的生活藝術
    • 第二章 世界奧祕的閱讀與探索
      • 地球歷史的檔案室
      • 生命登陸或海水乾涸之地
      • 科學家們的英勇功勳
    • 第三章 面對奇景的新鮮感受
      • 暗黑歌德的壯美海崖
      • 如畫海景的遲來意識
      • 對炙熱沙粒的反感與透明海水的新感情
    • 第四章 蜉蝣一生的旅程
      • 富饒湧現的嶄新情緒
      • 海灘活動中的感官實踐
      • 沿海地帶的親密天堂
  • 第三部 社會景觀的複雜化
    • 第一章 港口巡禮
      • 多重視角
      • 遣興陶情的途徑
    • 第二章 沙灘百科全書
      • 建構海濱藍圖
      • 人類學計畫的延伸
    • 第三章 人物的透明度
      • 追尋意義的模式
      • 類人類的化身
      • 海岸的黃金時期
    • 第四章 悲愴海岸與其轉變
      • 戲劇化的情感
      • 大海的血淚
      • 沙灘擱淺
    • 第五章 創建海灘
      • 濱海慣習的系譜學
      • 協調空間與欲望
      • 貴族階級最初的優先地位
  • 結語
  • 研究方法考量
  • 謝辭
  • 版權頁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