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跨越三個世界的魅麗與迷思:科技、人文、社會的知識凝煉

出版日期
2021/02/01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5223618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這是我國第一本跨越三個世界的書,也可能是世界上第一本這種書。作者是美國的工程博士,但現在大學教授歐美及日本文學與文化,而他真正的興趣卻在社會科學。書中前半部是對三個世界之間相互關係的分析討論,後半部概括而言簡的介紹分門科目的重要學識及文化,深入而淺出,令你在最短的時間獲取最多的知識。
保持好奇心是創造的泉源之一,物質生活由科技締造,精神生活屬人文藝術。我們的生活中不可能只有人文藝術,或只有科技。這種跨領域的好奇心,對科技或人文藝術的創造都有啟發作用,社會科學則居於科技及人文二者中間,也是同理。
跨領域令我們生活更豐富,心靈更快樂,更受人尊重及重視。這本書是「社會大學」的教科書,也是參考書,每個人都該擁有一本。
  • 雪豹
  • 導言
  • 輯一:分界迷思到大千魅麗
    • 第一章 前言與後記(AlphaaanddOmega)
      • 一、跨領域學習與通識教育
      • 二、人文及社科需要科普
      • 三、好奇心與創新
      • 四、跨三領域者撰寫此書
    • 第二章 科技、人文藝術及社科:三種文化的視角
      • 一、人文素養
      • 二、兩種文化(Two Cultures)
      • 三、學校及職場主要領域劃分
      • 四、科普素養
      • 五、第三種文化──社科知識的重要
      • 六、西方的希臘傳統
    • 第三章 以人為本的人文藝術教養
      • 一、人文知識
      • 二、人道關懷(或人文態度)
      • 三、人文能力
      • 四、倫理觀、世界觀、環保觀及持續發展觀
      • 五、社科人的人文素養
      • 六、人文人的人文素養
    • 第四章 理工醫科技人所需的人文素養
      • 一、工程需要人文
      • 二、科學家的想像力
      • 三、醫生最重人文
      • 四、如何培育人文素養
      • 五、促進雙贏
    • 第五章 全民科普提升國民品質
      • 一、科技發展不斷被糾正
      • 二、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區別
      • 三、科學、技術、科技、科普
      • 四、科普是金字塔基礎
      • 五、科普的推展
      • 六、科普與科學研究、科技創新
      • 七、科技人也需要科普及EQ
      • 八、未來?
    • 第六章 啟發民智的社會科學
      • 一、社會科學是科技應用的媒介
      • 二、自然科學起步早
      • 三、社會科學合乎科學嗎?
      • 四、社科素養的重要性
      • 五、社會科學的起源、發展與功能
      • 六、社會科學的研究方法
      • 七、「人文社會學院」正確嗎?
      • 八、社會科學素養的培育
  • 輯二:人文藝術篇
    • 第七章 我思故我在──哲學
      • 一、希臘時期
      • 二、羅馬哲學時期(希臘化):322 B.C.至500 A.D.
      • 三、中世紀天主教哲學:476 A.D.至約1500 A.D.
      • 四、文藝復興Renaissance時期哲學:1500 A.D.至1700 A.D.
      • 五、啟蒙運動時期哲學:約1715 A.D.至1789 A.D.
      • 六、近代哲學
      • 七、現代哲學(黑格爾之後的重要哲學學派)
      • 八、當代常見哲學家及學派
      • 九、西方哲學與中國哲學的比較
    • 第八章 信仰與道德──宗教及倫理
      • 宗教學
      • 倫理學
    • 第九章 時間的流觴──歷史學
      • 一、歷史研究應重視客觀
      • 二、世界史以西方史為主
      • 三、世界史上的里程碑
      • 四、中國歷史上的里程碑
      • 五、台灣的歷史里程碑
      • 六、歷史學與未來學
    • 第十章 不朽之盛事──文學
      • 一、文學的領域及文體
      • 二、歐洲文學的里程碑
      • 三、美國文學的里程碑
      • 四、日本文學的里程碑
      • 五、中國文學的里程碑
    • 第十一章 美的氣質──音樂、藝術與電影
      • 一、西方古典音樂
      • 二、二十世紀流行音樂
      • 三、西方繪畫及雕刻
      • 四、電影
  • 輯三:科學與技術篇
    • 第十二章 多聞闕疑──二十世紀之前的科學基礎
      • 一、十六、十七世紀之前的科學
      • 二、十六、十七世紀的科學革命
      • 三、十八、十九世紀歐洲的科技發展
    • 第十三章 人定勝天──二十世紀之後的科技發展
      • 一、物理學
      • 二、宇宙學
      • 三、化學與化工
      • 四、生命科學
      • 五、醫藥與健康
      • 六、電腦與資訊工程
      • 七、核子工程
      • 八、太空技術
      • 九、科學與宗教、倫理
  • 輯四:社會科學篇
    • 第十四章 制度與秩序──政治及政治學
      • 一、政治學的研究發展
      • 二、國家的構成與形式
      • 三、政府與政體、國體
      • 四、政黨政治
      • 五、政治道德
      • 六、選舉
      • 七、政治參與
      • 八、政治與人性
      • 九、政治學的新發展
    • 第十五章 食貨之事──經濟與經濟學
      • 一、各重要經濟學派
      • 二、經濟學的基本理論
      • 三、國民所得
      • 四、其他相關經濟及財政項目
      • 五、管理科學與企管碩士
    • 第十六章 智慧與靈性的聚合──人類學、社會學(含教育、新聞大傳、人口學)
      • 人類學
      • 社會學
    • 第十七章 心之官思而得之──心理學
      • 一、心理學的淵源歷史
      • 二、現代心理學的流派簡介
      • 三、心理學的研究單元
      • 四、心理學未來發展
    • 第十八章 法者,治之端也──法律及法律學
      • 一、中國的法律
      • 二、歐美法律淵源歷史
      • 三、世界重要法律體系
      • 四、法律的種類
      • 五、法律與命令
      • 六、六法全書
      • 七、律師與從政
      • 八、司法改革
      • 九、如何與律師合作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