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家政教育與生活素養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8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9618663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書從家庭生活中的食、衣、住、行、育、樂等領域展開全面式的探討,說明如何從家庭教育乃至個人生活循序漸進地落實現代化、人文化、適性化的教育活動。
★敏惠醫護管理專科學校葉至誠校長、實踐大學服裝設計學系專任助理教授葉立誠老師,首次聯合撰著,各從專業領域說明如何培養生活素養,以此邁向有品德、有品味、有品質的人生。

家庭生活是:凝聚親人溫情以為創造血脈相連的天地;
學校生活是:琢磨璞玉以為發展自我造福人群的準備;
社會生活是:傳承文化以為孕育相輔相成的和諧社會。
家庭如果能充分發揮「中流砥柱」的角色,
將能讓我們的社會充滿希望,這也是社會面對今日家庭的期待。

《家政教育與生活素養》是探討與研究「家庭與家人等相關事務」的諸種生活教育及管理工作,以家庭生活中的食、衣、住、行、育、樂等領域開展,涵蓋精神與物質基本技能的層面,統整家庭生活、消費與管理、環保教育、生命教育、兩性教育、工作與休閒、合作與自主等內涵,以使學生具備生活自理能力、消費抉擇能力、資源管理能力、人際溝通與關懷尊重能力、多元思考與價值判斷能力,落實人文化、生活化、適性化、統整化與現代化之學習領域教育活動,以促進個人、家庭的幸福生活及社會的祥和與關懷等方向,以作為和諧社會建設的基礎。
  • 序言
  • 簡介
  • 第一章 概說
    • 前言
    • 壹、家政的意義
    • 貳、家政的內涵
    • 叁、家政教育的發展沿革
    • 肆、家政相關的職業發展
  • 第二章 家庭教育
    • 前言
    • 壹、家庭教育的意義
    • 貳、現代父母的角色
    • 叁、家庭教育的內涵
    • 肆、品格教育的重要
    • 伍、家訓:諸葛亮家書
  • 第三章 現代家庭與家庭政策
    • 前言
    • 壹、現代家庭的變遷
    • 貳、家庭政策的定義
    • 叁、家庭政策的內涵
    • 肆、家庭政策的方向
  • 第四章 現代消費與家庭經濟
    • 前言
    • 壹、消費的主要意涵
    • 貳、消費行為的解析
    • 叁、現代社會的消費
    • 肆、家庭經濟學內涵
  • 第五章 飲食與健康
    • 前言
    • 壹、食物的主要分類
    • 貳、食物的健康元素
    • 叁、好食物有益健康
    • 肆、影響健康的飲食
  • 第六章 食品添加物
    • 前言
    • 壹、食品添加物的使用
    • 貳、食品添加物的分類
    • 叁、食品添加物的管理
    • 肆、有害的食品添加物
  • 第七章 幼兒保育
    • 前言
    • 壹、教保工作的意義
    • 貳、人格發展之理論
    • 叁、家庭對兒童影響
  • 第八章 生活素養
    • 前言
    • 壹、禮教社會的重要
    • 貳、教養作為的重要
    • 叁、生活教養的體現
  • 第九章 服飾文化
    • 前言
    • 壹、服飾文化的意涵
    • 貳、服飾文化的展現
    • 叁、服飾文化的結構
    • 肆、服飾的流行理論
    • 伍、服飾文化的規範
  • 第十章 服飾美學
    • 前言
    • 壹、美學教育的內涵
    • 貳、服飾美學的風尚
    • 叁、服飾流行的特徵
    • 肆、現代人的服飾觀
  • 第十一章 環境生態
    • 前言
    • 壹、國際社會與地球環境
    • 貳、生態環境與風險社會
    • 叁、現代社會的環境汙染
    • 肆、環境維護與人類生存
  • 第十二章 社區生活
    • 前言
    • 壹、現代社會的社區生活
    • 貳、社區類型與社區發展
    • 叁、社區意識與社區參與
    • 肆、社區總體營造的主張
  • 第十三章 福利服務社區化
    • 前言
    • 壹、高齡者的福利需求
    • 貳、老人社區化的規劃
    • 叁、老人福利立法重點
    • 肆、福利社區化的作為
  • 第十四章 大眾傳播與社會發展
    • 前言
    • 壹、傳播的載體
    • 貳、媒體的特徵
    • 叁、媒體的種類
    • 肆、傳媒的功能
  • 第十五章 網路與資訊
    • 前言
    • 壹、網路社會的實況
    • 貳、資訊社會的特色
    • 叁、資訊社會的影響
    • 肆、網路的資訊傳播
    • 伍、網路與公共輿論
  • 第十六章 個人與社會的互動
    • 前言
    • 壹、人際互動
    • 貳、社會互動
    • 叁、社會秩序
    • 肆、交流行動
  • 第十七章 學校教育
    • 前言
    • 壹、運用教育以突破環境
    • 貳、現代社會的道德教育
    • 叁、教育興革與社會文化
    • 肆、終身教育與社會發展
  • 第十八章 終身學習
    • 前言
    • 壹、終身教育的意義
    • 貳、終身教育的目標
    • 叁、終身教育的目的
    • 肆、終身教育的重要
    • 伍、終身教育的作為
  • 第十九章 職業陶冶
    • 前言
    • 壹、專門職業的濫觴
    • 貳、專業倫理的要素
    • 叁、專業倫理的行為
    • 肆、專業倫理的守則
  • 第二十章 休閒生活
    • 前言
    • 壹、休閒生活意涵
    • 貳、休閒的重要性
    • 叁、休閒活動展望
  • 主要參考書目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