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水生生物學實驗

出版日期
2022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3506027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水生生物學實驗》係以作者多年來於國立臺灣大學開設之「水生生物學實驗」課程內容為基礎,經過多次修正、彙整而成。根據水生生物學/水產概論/水產養殖學等課程之實作需求,作者編排21項實驗章節,引領學生進行實作,俾使其具備廣泛與基礎的水生生物有關知識。全書內容計有六大單元,依序是認識水質及浮游生物、水產養殖的實際操作、魚類的解剖、魚類的分子生物學操作、水生生物的疾病研究,及進階實驗。單元一至單元五屬於一般通用性實驗,由於各科系著重之領域不盡相同,授課者可自行選擇適當的實驗單元搭配現場教學,以提升學習效果。

課程架構說明
本書根據水生生物學/水產概論/水產養殖學等課程之實作需求,編排21項實驗章節,帶領學生對水生生物科學的實驗操作技術,有廣泛與基礎的認識。全書共分為六大單元,單元一到單元五為一般通用性實驗,單元六為進階實驗。其中單元一為認識水質及浮游生物(第1章到第4章),內容包括「水質的檢測」、「浮游生物的觀察」、以及「餌料生物的培養」,認識水生生物賴以為生的水環境,以及生活在其中的浮游動植物。單元二為水產養殖的實際操作(第5章到第7章),內容包括「水族缸的設計與斑馬魚飼養」、以及「魚菜共生系統實作」,浮游動植物是支撐水域生態系的基礎,也是養殖生物重要的餌料來源。可以藉由實際操作養殖實驗,瞭解養魚先養水的概念,為水產養殖基礎的實作。單元三為魚類的解剖,內容為第8章吳郭魚的解剖,第9章鰻魚的解剖,藉由解剖、繪圖和測量各部位重量及長度,來探討其功能和意義。單元四為魚類的分子生物學操作(第10章到第13章),內容包括「DNA萃取」、「PCR與定序」、「瓊脂膠電泳」等分子生物實驗實作,運用現代分子生物學方法,協助解決水生生物的問題。單元五為水生生物的疾病研究(第14章到第17章),內容包括「即時聚合酶連鎖反應檢測水生生物基因表現」、「細菌分離與培養」、「總生菌數測定」、以及「環境因素對水生細菌之影響」等,瞭解水生生物的微生物環境。單元六為進階實驗(第18章到第21章),以鰻魚為主題,進行「鰻苗的鑑定」,瞭解魚類物種鑑定方法;「鰻魚組織切片」與「鰻魚耳石定齡」,學習如何利用魚體組織,獲得新的知識;以及「鰻魚病原菌鑑定」,認識養殖生物常見之病原菌。由於各科系著重之教學重點不同,可以選擇適當的實驗單元搭配之。
  • 作者序
  • 課程架構說明
  • 實驗室安全與基本操作技術
  • 單元一 認識水質及浮游生物
    • 第1章 水質檢測
    • 第2章 浮游植物觀察
    • 第3章 浮游動物觀察
    • 第4章 餌料生物培養
  • 單元二 水產養殖的實際操作
    • 第5章 水族缸設計與原理
    • 第6章 斑馬魚觀察與飼養
    • 第7章 魚菜共生系統實作
  • 單元三 魚類的解剖
    • 第8章 吳郭魚解剖
    • 第9章 鰻魚解剖
  • 單元四 魚類的分子生物學操作
    • 第10章 基因體DNA萃取
    • 第11章 聚合酶連鎖反應
    • 第12章 瓊脂膠電泳
    • 第13章 DNA序列分析
  • 單元五 水生生物的疾病研究
    • 第14章 以即時聚合酶連鎖反應檢測水生生物基因表現
    • 第15章 細菌培養與總生菌數測定
    • 第16章 水生動物共生菌分離及生長曲線測定
    • 第17章 環境因素對水生細菌之影響
  • 單元六 進階實驗
    • 第18章 鰻苗鑑定
    • 第19章 鰻魚組織切片
    • 第20章 鰻魚耳石定齡
    • 第21章 鰻魚病原菌鑑定
  • 專有名詞索引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