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專為中文讀者撰寫的演化故事書,一窺人類演化的奧祕
在文明出現之前,人類長什麼樣子?過怎樣的生活?又是怎麼演化成我們現在的樣子?
本書將帶領讀者橫跨百萬年,探究人類在地球上生活的軌跡,解開人類演化的謎團。
人從哪裡來?關於人類起源的大哉問不少,一個習以為常的說法是「猴子是人類的祖先」,但這個說法大錯特錯!本書以歷史敘事的方式,敘寫人類演化史上最關鍵的課題,諸如:人是怎麼出現在這地球上,從什麼生物演化而來?人的身體是怎樣從「像猿」慢慢變成「像人」?人以雙足行走是為了節省熱量?人在非洲大陸演化成直立人之後,又怎樣走向全世界?
而人類演化到今天,只剩下「智人」(Homo Sapiens),但在數十萬年前,曾經有多種不同的人生活在地球上:如直立人、尼安德塔人和丹尼索瓦人等,這些人之間的差異可不同於現代的黑人、白人或亞洲人;他們之間差異大到會將彼此視為不一樣的生物!本書將描繪這些「人族成員」的生活樣貌,以及說明後來在我們智人出現後,他們為何消失不見了?
本書作者賴瑞和教授發揮史學功力,從《科學》、《自然》……等國際頂尖科學期刊和專書中,搜羅各種關於人類演化的最新資訊,一一解答上述的人類演化大哉問,用通俗淺白的語言,向讀者娓娓道來六百萬年的人類演化史。
專文推薦
沈川洲|國立臺灣大學地質科學系國家講座特聘教授
黃貞祥|國立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
在這本書中,賴瑞和老師用深入淺出的方式來為大家介紹人類演化的來龍去脈,除了各種已知的重要知識,也很清楚地交待各種爭議之處。這本書就像是輕鬆地和朋友聊天討論人類演化的對話,可是內容卻完全不失學者的嚴謹,不需要任何科學背景也能好好一讀。
~~黃貞祥
誠摯推薦(按姓氏筆畫排序)
汪雪憬|臺南市立土城高中歷史科教師
邱鴻霖|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副教授
黃春木|建國中學歷史科教師
鄭國威|泛科知識公司知識長
華文世界的讀者認識賴瑞和,機緣多來自於《杜甫的五城:一個火車迷的中國壯遊》,但他不僅是火車迷,更是受過嚴謹學術訓練的唐史學者。現在賴瑞和一本當初尋蹤壯遊的熱情,追溯人類六百萬年的演化由來。
本書雖是科普書籍,但奠基於晚近西方扎實的研究成果。此外,本書環繞「人從哪裡來?」核心問題展開,過往嘗試探討的人不少,但華文論述不多,能深入淺出者更少。這是一本含「英」咀「華」的佳作,敘說人類這個獨特物種的精采故事。。
——黃春木|建國中學歷史科教師
一位歷史學者寫演化史跟一般生物學家會有什麼樣的不同?
閱讀本書,可以感受得到賴教授是以怎麼樣的熱情和興致投入本書的寫作,他談演化不是生物學上那個複雜的論證,而是要說人從何而來的故事,六百萬年漫長時間的演化過程,向來就不是乾淨俐落的直線進行式,而是紛歧與多樣的嘗試中,緩慢逐漸形成為「人種」的歷程,在歷史學家善於敘事的加持下,這部曲折離奇的演化故事才得以如此動人的在大眾面前展開……
——汪雪憬|臺南市立土城高中歷史科教師
人種演化與起源的科普書籍年年推陳出新。當新的化石被發現,總能讓科學家激起新的論述。在眾多學說的雲海中,讀者往往霧裡看花、似懂非懂。
賴瑞和教授在本書中準確掌握住人類起源的根本問題與重要發現,並透過深厚的史學功力將關鍵資料爬梳彙整,藉由大眾的視角與問題導向,引導讀者準確認識人類演化知識建構過程中的重要觀念與知識。
——邱鴻霖|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副教授
在文明出現之前,人類長什麼樣子?過怎樣的生活?又是怎麼演化成我們現在的樣子?
本書將帶領讀者橫跨百萬年,探究人類在地球上生活的軌跡,解開人類演化的謎團。
人從哪裡來?關於人類起源的大哉問不少,一個習以為常的說法是「猴子是人類的祖先」,但這個說法大錯特錯!本書以歷史敘事的方式,敘寫人類演化史上最關鍵的課題,諸如:人是怎麼出現在這地球上,從什麼生物演化而來?人的身體是怎樣從「像猿」慢慢變成「像人」?人以雙足行走是為了節省熱量?人在非洲大陸演化成直立人之後,又怎樣走向全世界?
而人類演化到今天,只剩下「智人」(Homo Sapiens),但在數十萬年前,曾經有多種不同的人生活在地球上:如直立人、尼安德塔人和丹尼索瓦人等,這些人之間的差異可不同於現代的黑人、白人或亞洲人;他們之間差異大到會將彼此視為不一樣的生物!本書將描繪這些「人族成員」的生活樣貌,以及說明後來在我們智人出現後,他們為何消失不見了?
本書作者賴瑞和教授發揮史學功力,從《科學》、《自然》……等國際頂尖科學期刊和專書中,搜羅各種關於人類演化的最新資訊,一一解答上述的人類演化大哉問,用通俗淺白的語言,向讀者娓娓道來六百萬年的人類演化史。
專文推薦
沈川洲|國立臺灣大學地質科學系國家講座特聘教授
黃貞祥|國立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
在這本書中,賴瑞和老師用深入淺出的方式來為大家介紹人類演化的來龍去脈,除了各種已知的重要知識,也很清楚地交待各種爭議之處。這本書就像是輕鬆地和朋友聊天討論人類演化的對話,可是內容卻完全不失學者的嚴謹,不需要任何科學背景也能好好一讀。
~~黃貞祥
誠摯推薦(按姓氏筆畫排序)
汪雪憬|臺南市立土城高中歷史科教師
邱鴻霖|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副教授
黃春木|建國中學歷史科教師
鄭國威|泛科知識公司知識長
華文世界的讀者認識賴瑞和,機緣多來自於《杜甫的五城:一個火車迷的中國壯遊》,但他不僅是火車迷,更是受過嚴謹學術訓練的唐史學者。現在賴瑞和一本當初尋蹤壯遊的熱情,追溯人類六百萬年的演化由來。
本書雖是科普書籍,但奠基於晚近西方扎實的研究成果。此外,本書環繞「人從哪裡來?」核心問題展開,過往嘗試探討的人不少,但華文論述不多,能深入淺出者更少。這是一本含「英」咀「華」的佳作,敘說人類這個獨特物種的精采故事。。
——黃春木|建國中學歷史科教師
一位歷史學者寫演化史跟一般生物學家會有什麼樣的不同?
閱讀本書,可以感受得到賴教授是以怎麼樣的熱情和興致投入本書的寫作,他談演化不是生物學上那個複雜的論證,而是要說人從何而來的故事,六百萬年漫長時間的演化過程,向來就不是乾淨俐落的直線進行式,而是紛歧與多樣的嘗試中,緩慢逐漸形成為「人種」的歷程,在歷史學家善於敘事的加持下,這部曲折離奇的演化故事才得以如此動人的在大眾面前展開……
——汪雪憬|臺南市立土城高中歷史科教師
人種演化與起源的科普書籍年年推陳出新。當新的化石被發現,總能讓科學家激起新的論述。在眾多學說的雲海中,讀者往往霧裡看花、似懂非懂。
賴瑞和教授在本書中準確掌握住人類起源的根本問題與重要發現,並透過深厚的史學功力將關鍵資料爬梳彙整,藉由大眾的視角與問題導向,引導讀者準確認識人類演化知識建構過程中的重要觀念與知識。
——邱鴻霖|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副教授
- 推薦序一 生而為人/黃貞祥
- 推薦序二 解密人類六百萬年演化史的「超級懶人包」/沈川洲
- 自序
-
第一章 人從哪裡來——為什麼現在的猴子不能演化成人
-
一、物種如何形成
-
二、共祖長什麼樣子
-
三、人從古猿演化而來
-
四、人族成員
-
-
第二章 人類物種問題和古基因古蛋白研究
-
一、物種問題
-
二、人類的化石種
-
三、尼安德塔人、丹尼索瓦人和智人
-
四、基因交流的後果
-
五、夏河出土的丹尼索瓦人化石
-
六、古人類學研究方法的日日新
-
七、人類演化並非直線式的
-
-
第三章 最早的人族成員和雙足行走——人最重要的標誌
-
一、四種最早的人族成員
-
二、雙足行走的起源
-
三、雙足行走的演化
-
四、最早期人族成員的食物和雙足行走
-
五、採集者,非狩獵者
-
-
第四章 南猿——像猿多過於像人
-
一、史上最有名的南猿——露西
-
二、人類在樹上生活了大約四百萬年
-
三、三百六十六萬年前的腳印
-
四、南猿像牛羚般吃草
-
五、南猿的肉食和石器的發明
-
六、仍然像猿多過於像人
-
-
第五章 人屬——終於有些人樣了
-
一、人屬的最佳代表
-
二、肉食革命和昂貴器官假說
-
三、一百五十萬年前的直立人腳印
-
四、無毛的身體
-
五、終於有些人樣了
-
-
第六章 直立人出非洲記
-
一、上陳遺址和直立人離開非洲的時間
-
二、德馬尼西的直立人
-
三、直立人離開非洲的原因
-
四、直立人離開非洲的方式和速度
-
五、直立人來到中國
-
六、猿人和人
-
七、直立人走出非洲的意義
-
-
第七章 中國人從哪裡來
-
一、人類的起源和現代人(智人)的起源
-
二、智人起源的兩種假說
-
三、歐美學者如何看待中國出土的智人化石
-
四、基因、化石和石器證據
-
五、修正假說和兩派的和解
-
六、終究有非洲根源
-
七、重構兩種場景
-
-
第八章 人類膚色的演化——從黑到白
-
一、演化的力量——亮麗的非洲黑
-
二、膚色演化的機制
-
三、膚色演化和移民
-
四、膚色和基因
-
-
第九章 文明人還在演化嗎
-
一、文化演化和生物演化
-
二、乳糖耐不耐
-
三、耐砷基因
-
-
第十章 結語
-
一、達爾文:壯偉的生命觀
-
二、我們的身體裡有一條魚
-
- 附錄一 人類物種(化石種)一覽表
- 附錄二 為什麼是「演化」而非「進化」
- 圖片來源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