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書介紹十六世紀宗教改革在歐洲興起的年代,當地所出現具代表性的幾位女性,從她們的生平敘事、改教理念,以及與男性改教者之間的互動,勾勒出宗教改革初期的女性事奉樣貌。回顧這些改革運動史的最精采片段,帶領我們來思想:宗教改革到底對女性事奉帶來什麼改變?
「不管是修女、寡婦嫁作師母,或是老夫少妻的牧家婚姻組合,這些家庭在宗教改革時期發揮文化、知識和慈惠的功能,既是討論神學思想的神聖沙龍,又是流亡人士的中途之家、慈善救濟的社會中心,以及居凡入聖的家庭典範。「師母」(Pastor's Wife)也成為一種新的職分,代代相傳直到今日。」
──摘錄自本書〈楔子〉
「不管是修女、寡婦嫁作師母,或是老夫少妻的牧家婚姻組合,這些家庭在宗教改革時期發揮文化、知識和慈惠的功能,既是討論神學思想的神聖沙龍,又是流亡人士的中途之家、慈善救濟的社會中心,以及居凡入聖的家庭典範。「師母」(Pastor's Wife)也成為一種新的職分,代代相傳直到今日。」
──摘錄自本書〈楔子〉
- 推薦序一 大群婦女的見證 陳毓華
- 推薦序二 因信,她們仍舊說話 廖元威
- 楔子
- 致謝辭
- 宗教改革時期男女事奉者年代對照表
- 本書介紹的宗教改革時期女性事奉所在地
- 第1章 威登堡的晨星——凱蒂.波拉
- 第2章 第一師母——伊莉莎白與宗教改革的新娘子——薇布蘭狄絲
- 第3章 史特拉斯堡教會之母——卡塔芮娜.采爾
- 第4章 宗教改革的哭泣之母——安娜.萊因哈德
- 第5章 加爾文鍾愛一生的師母──伊德蕾.德波爾
- 第6章 銘刻在改教牆上的師母──瑪麗.丹媞爾
- 第7章 加爾文一生的筆友──法國公主蕾內
- 第8章 建立改革宗國度的女王──瑪格莉特與胡安娜三世
- 第9章 德國宗教改革之母──阿古拉.馮格倫巴赫
- 第10章 英國宗教改革的殉道者──安妮.愛思庫
- 第11章 重洗派的殉道者──伊莉莎白.德克思與凡貝坤氏姑嫂
- 參考書目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