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台灣民主運動史中,不能遺忘的身影-洪哲勝
回顧1986迄今/
戒嚴法解嚴、開放黨禁、衝破黑名單、結束海外運動,風起雲湧時代下,一個在海外為島國命運奔走的台灣人身影
認識台灣革命黨.認識洪哲勝
從1986.05.01遷黨回台專案,看黨外運動分水嶺
透過紀念洪哲勝的文字、整理其珍貴的「鮭台」專案收集與資料
讓我們得以深入討論被長期忽略的台灣革命黨理念、海外台灣人運動的起落浮沉
同時比較臺灣革命黨成立前的台灣島內外情勢,觀察其之運動觀與方向,如何充滿革命性
特別是1986年5月1日「鮭潮回台破黨禁」
此一「遷黨回台」專案設計,絕對是開啟整個日後新運動方向的分水嶺
讓戒嚴霸占台灣長達 40 多年,且在美國白宮支持下的蔣家政權
因此開放黨禁,甚至最後拱手讓出總統位置
種種經由洪哲勝長期不斷思考,包括群眾運動的理論、啟蒙的方法、民主概念等,都呈現在本書內。
本書結構分成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就是詳述「遷黨回台」,從醞釀到結束整個過程的史實記錄與分析。
第二部分就是當時各媒體報導的參考資料。
第三部分就是完整收集形成「遷黨回台」的相關思考依據與理論分析。
回顧1986迄今/
戒嚴法解嚴、開放黨禁、衝破黑名單、結束海外運動,風起雲湧時代下,一個在海外為島國命運奔走的台灣人身影
認識台灣革命黨.認識洪哲勝
從1986.05.01遷黨回台專案,看黨外運動分水嶺
透過紀念洪哲勝的文字、整理其珍貴的「鮭台」專案收集與資料
讓我們得以深入討論被長期忽略的台灣革命黨理念、海外台灣人運動的起落浮沉
同時比較臺灣革命黨成立前的台灣島內外情勢,觀察其之運動觀與方向,如何充滿革命性
特別是1986年5月1日「鮭潮回台破黨禁」
此一「遷黨回台」專案設計,絕對是開啟整個日後新運動方向的分水嶺
讓戒嚴霸占台灣長達 40 多年,且在美國白宮支持下的蔣家政權
因此開放黨禁,甚至最後拱手讓出總統位置
種種經由洪哲勝長期不斷思考,包括群眾運動的理論、啟蒙的方法、民主概念等,都呈現在本書內。
本書結構分成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就是詳述「遷黨回台」,從醞釀到結束整個過程的史實記錄與分析。
第二部分就是當時各媒體報導的參考資料。
第三部分就是完整收集形成「遷黨回台」的相關思考依據與理論分析。
- 序言/編撰小組
- 要走也走未開/洪哲勝
- 亡秦者,楚也!/田台仁
- 第1章 如何超脫「以暴易暴」的革命輪迴/洪哲勝
- 第2章 台灣革命黨與策動「回台」潮流的幕後點滴——訪談田台仁/許文堂
- 第3章 1986年5月1日「遷黨回台」專案設計過程秘辛/田台仁
- 第4章 鮭台專案參考資料1986年5月3日/編撰小組
- 第5章 鮭台專案參考資料1986年6月1日/編撰小組
- 第6章 台灣革命黨與1970年至1986年間紐約的華語語系政治實踐/鄭昕
- 第7章 鮭台交響曲Overture È Finale前奏與終章/陳昭南
- 第8章 圍繞著台灣民主黨的爭論/洪哲勝
- 第9章 邁向群眾運動的三年/洪哲勝
- 第10章 思想成長和機會主義之間——許信良個案分析/洪哲勝、林哲台
- 第11章 被壓迫者的啓蒙——革命的第一步/洪哲勝、田台仁
- 第12章 淺談盧梭及洛克的民權思想——兼論人民抵抗權/洪哲勝、吳志剛
- 第13章 社會發展的規律/洪哲勝、黃再添
- 第14章 勞工運動——台灣革命的第二階段/柯柏、洪哲勝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