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海洋是生命的搖籃,風雨的故鄉,資源的寶庫,戰略的關鍵!
印度洋溝通三個大陸和兩個大洋,是當代世界地緣政治與地緣經濟的焦點,是大國海上博弈的舞臺,也是海上非傳統安全問題表現最集中的地域。將印度洋與太平洋和大西洋相互對比可知,印度洋與其他兩大洋的實質區別在於其更強烈的「大陸性」,即更易受陸上權力格局變動的影響,具體體現在三方面。第一,印度洋在東西北三面均分佈有大國勢力,而大西洋和太平洋周邊的大國勢力只分佈在東西兩側。第二,與太平洋和大西洋較分散的航線分佈相比,印度洋的航道分佈嚴重偏向北側,導致印度洋戰略空間大大收窄,周邊大國的力量投送和影響力擴張也變得更為容易。第三,由於以上兩點,分佈在印度洋東西兩側的若干咽喉要地,便可較為容易地將印度洋封鎖起來,這些地區由此具備了極為突出的戰略價值。將這些咽喉要地自西南方按順時針方向羅列,可包括好望角、非洲之角、紅海、曼德海峽、斯里蘭卡附近水域、麻六甲海峽、巽他海峽和龍目海峽等,而紅海、曼德海峽和麻六甲海峽尤其重要。
印度洋溝通三個大陸和兩個大洋,是當代世界地緣政治與地緣經濟的焦點,是大國海上博弈的舞臺,也是海上非傳統安全問題表現最集中的地域。將印度洋與太平洋和大西洋相互對比可知,印度洋與其他兩大洋的實質區別在於其更強烈的「大陸性」,即更易受陸上權力格局變動的影響,具體體現在三方面。第一,印度洋在東西北三面均分佈有大國勢力,而大西洋和太平洋周邊的大國勢力只分佈在東西兩側。第二,與太平洋和大西洋較分散的航線分佈相比,印度洋的航道分佈嚴重偏向北側,導致印度洋戰略空間大大收窄,周邊大國的力量投送和影響力擴張也變得更為容易。第三,由於以上兩點,分佈在印度洋東西兩側的若干咽喉要地,便可較為容易地將印度洋封鎖起來,這些地區由此具備了極為突出的戰略價值。將這些咽喉要地自西南方按順時針方向羅列,可包括好望角、非洲之角、紅海、曼德海峽、斯里蘭卡附近水域、麻六甲海峽、巽他海峽和龍目海峽等,而紅海、曼德海峽和麻六甲海峽尤其重要。
- 總序
-
緒論
-
一、概念界定
-
二、國內外已有研究概述
-
三、研究內容、研究方法與創新之處
-
-
第一章 影響印度海洋安全戰略制定的內外因素
-
一、印度海洋安全環境的變化
-
(一)印度洋戰略地位持續提升
-
(二)傳統安全與非傳統安全交織
-
(三)非安全問題的戰略重要性凸顯
-
(四)地區治理結構破碎,不確定性加大
-
-
二、印度的海洋戰略思維
-
(一)海洋大國情結與遠海海軍追求
-
(二)「絕對安全」觀和「合作安全」手段
-
(三)追求戰略自主:從「不結盟」到「多重結盟」
-
(四)「對巴性」和「對華性」成為戰略思維定勢
-
(五)道義性與權力政治觀相互結合
-
-
-
第二章 印度海洋安全戰略的主要內容
-
一、利益、威脅與利益區
-
(一)利益界定
-
(二)威脅認知
-
(三)海上利益區
-
-
二、印度海洋安全領域的五大子戰略
-
(一)衝突戰略
-
(二)威懾戰略
-
(三)塑造積極有利海洋環境的戰略
-
(四)海岸與近岸安全戰略
-
(五)海上力量與能力發展戰略
-
-
三、印度海洋安全領域的總戰略
-
(一)印度海洋安全戰略思想的激進派
-
(二)務實派主導下的印度海洋安全戰略
-
-
-
第三章 印度的海洋安全體制
-
一、海洋法律制度
-
(一)1976年海區法
-
(二)1981年海區法
-
(三)2017年海事法
-
-
二、海洋安全領域的政府體制
-
(一)決策機制
-
(二)政府管理機制
-
-
三、海事警察和其他警察力量
-
(一)海事警察
-
(二)其他警察力量
-
-
四、海岸警衛隊
-
(一)組織、實力與職責
-
(二)與海軍的關係
-
-
-
第四章 印度的海軍建設
-
一、發展歷程
-
(一)印度海軍簡史
-
(二)主要作戰與非戰爭行動
-
-
二、組織與預算
-
(一)指揮體制
-
(二)主要海軍基地
-
(三)群島地區的海軍建設
-
(四)海軍軍費
-
-
三、軍力與裝備
-
(一)基本情況
-
(二)水面部隊
-
(三)潛艇部隊
-
(四)海軍航空部隊
-
(五)海上突擊隊
-
(六)海軍軍備建設中的問題
-
-
四、航母與核潛艇等先進軍備的進展
-
(一)航母項目
-
(二)核潛艇項目
-
-
五、海軍軍備研發與軍工體系
-
(一)研發體系
-
(二)主要船廠
-
(三)國產化規劃
-
(四)「印度自力更生」政策下的國產化新舉措
-
-
-
第五章 印度海軍的國際合作
-
一、海軍外交
-
(一)艦船訪問
-
(二)國際救災與人道主義行動
-
(三)警察行動
-
(四)機制建設與能力建設
-
(五)海軍外交的成效
-
-
二、聯合海軍演習
-
(一)主要聯合海軍演習
-
(二)主要特點
-
(三)國際政治影響
-
-
三、對外海軍軍備合作
-
(一)對外海軍軍備合作的歷史演進
-
(二)對外海軍軍備合作的具體形式
-
(三)對外海軍軍備合作的成效與不足
-
-
-
第六章 印度與美俄日的海上安全互動
-
一、印度與美國的海上安全合作
-
(一)「東向」政策、「重返亞太」與印美海上安全關係的方向性調整
-
(二)「重返亞太」背景下印美戰略協調的主要內容
-
(三)「印太」戰略背景下的印美海上安全合作
-
(四)「印太」戰略背景下印美海上安全合作對地區安全格局的影響
-
-
二、印度與美國的海上安全矛盾與分歧
-
(一)戰略互信不足
-
(二)戰略自主與戰略「鎖定」的矛盾
-
(三)地區戰略重心上的分歧
-
(四)主導機制的分歧
-
(五)軍備與安全「鎖定」方面的分歧
-
-
三、印度與俄羅斯的海上安全互動
-
(一)印俄海上安全合作的進展
-
(二)印俄海上安全合作面臨的挑戰
-
(三)印俄海上安全合作的影響與未來前景
-
-
四、印度與日本的海上安全互動
-
(一)印日海上安全合作的進展
-
(二)印日海上安全合作面臨的挑戰
-
-
-
第七章 印度海洋安全戰略與中國
-
一、中印在海洋安全領域的矛盾
-
(一)印方對中國在印度洋地區提升影響力疑慮重重
-
(二)印方對中國海權發展和與印度洋國家的合作疑慮很大
-
(三)印度介入南海局勢引起中方疑慮
-
(四)中印海洋倡議對衝風險加大
-
(五)大國勢力挑動成為重大不確定性因素
-
-
二、中印在海洋安全領域的共同利益
-
(一)維護海上通道暢通
-
(二)維護印度洋地區的總體穩定
-
(三)強化海洋治理,有效應對新型挑戰
-
(四)構建更合理海洋秩序
-
(五)探索北極合作
-
(六)開發藍色經濟
-
-
三、中國的對策
-
(一)積極培育共同利益,形成利益共同體
-
(二)加強對話交流,避免戰略誤判
-
(三)有效管控海上分歧,穩妥地緩和乃至化解爭端
-
(四)加強海上非傳統安全合作
-
(五)在海洋領域堅持開放的地區主義
-
(六)有效管控第三方因素的負面影響
-
-
四、印度海洋安全戰略的對華啟示
-
(一)全面統籌陸海安全,加強頂層規劃
-
(二)加強對海上非傳統安全問題的研究與應對
-
(三)積極利用對外交往推動國家海權建設
-
(四)統籌海軍軍備建設
-
-
-
結語 印度海洋安全戰略的經驗教訓及最新發展
-
一、印度海洋安全戰略的經驗教訓
-
二、印度版「印太」概念的雛形
-
三、海洋軍事體制改革
-
- 參考文獻
- 後記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