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书比较全面系统地将作为观念和意识的“视觉”主题放到中国古典文化的语境中进行研究,将宏观与微观、本体与历史、视觉意识与艺术经验有机结合,从方法、本体和历史三个层面揭示中国古代视觉意识的构成、内涵与演变逻辑;梳理了“高远之观”“游目”“游观”等“看”的方式,并结合诗歌、绘画对其进行了探讨,深入分析了“看”与“知”的关系;从视觉意识与身体意识、质料与形式、文字与图像三个维度辨析了视觉意识的内涵。
- 封面
- 前折页
- 书名页
- 文前辅文
- 前言
- 目录
-
第一章 引论:中国文化与视觉传统
-
第一节 可见性与不可见性
-
第二节 道家文化与视觉意识
-
第三节 儒家文化与视觉意识
-
第四节 佛(禅)与视觉意识
-
-
第一编 方法
-
第二章 高远之“观”:综摄性的观照方式
-
第一节 观:中国化的看的方式
-
第二节 空间-宇宙意识的开启
-
第三节 历史意识的开启
-
-
第三章 游观:行走中的观照
-
第一节 游观的特性及其历史生成
-
第二节 身体与世界的相遇
-
第三节 中国绘画的空间意识与视觉意识
-
-
第四章 句法与形式:诗歌中的视觉意识
-
第一节 中国诗歌语言的特性与视觉意识
-
第二节 文字中的身体维度与视觉性
-
第三节 意象图式与诗歌感知
-
第四节 对仗:“关系”中的视觉意识
-
第五节 从句法到章法
-
-
第五章 移步换景:山水画的形制与视觉意识
-
第一节 看山之法:过程中的风景
-
第二节 挂轴与条屏:整体观照与局部凝视
-
第三节 手卷:观览过程的时间性
-
第四节 册页:风景的截取与并置
-
-
第六章 看与知:中国式的认识论
-
第一节 知:本源性的“看”与本源性的领会
-
第二节 知人之术:整体化的感知
-
第三节 综合感知:中介化的观照
-
-
-
第二编 本体
-
第七章 视觉意识与身体意识
-
第一节 身体化的视觉与非身体化的视觉
-
第二节 中国绘画中的身体意识
-
第三节 中国文化中的听觉性
-
第四节 味觉、嗅觉、触(肤)觉:视听之外的美感经验
-
第五节 统一性身体意识与全方位身体感知
-
-
第八章 质料与形式:中国视觉意识中的时间性
-
第一节 有形(静态)宇宙观与无形(动态)宇宙观的分野
-
第二节 表象与感受:世界的可见性与不可见性
-
第三节 预构与生成:为物立法与与物相游
-
第四节 世界的透明与世界的深度
-
-
第九章 文字与图像:文的传统对图像逻辑的归化
-
第一节 语-图关系与中西视觉意识
-
第二节 连续性的“文”的观念
-
第三节 从先秦到汉代:图像逻辑的第一次调整
-
第四节 魏晋:文图关系的第二次转型
-
第五节 文人画:“文”的逻辑对图像逻辑的全面改造
-
-
-
第三编 历史
-
第十章 从神话到现实 从宏观到微观
-
第一节 周流天地的宏观视域
-
第二节 从超验世界到经验世界的转向
-
第三节 微观视境与被体验过的自然
-
-
第十一章 从动观到静观 从无我之境到有我之境
-
第一节 游:非经验化的神话想象
-
第二节 从神游到身游
-
第三节 从游观到静观
-
第四节 心与境:主体的生成与风景的诞生
-
-
第十二章 从图式化观照到技术化视觉
-
第一节 图式的三个层次
-
第二节 如画:视觉图式的历史变迁
-
第三节 “以假为真”和“以真为假”:对感知媒介的意识
-
第四节 视觉成规与发现风景的目光
-
第五节 自反性:对“看的方式”的“看”
-
第六节 对图式的抵制与技术化视觉的出现
-
-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版权页
- 后折页
- 封底
- 出版地 : 中國大陸
- 語言 : 簡體中文
- DOI : 10.978.75201/33784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