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书主要对我国转轨时期财政风险的形成原因及其控制制度进行研究,这对于完善财政风险的理论分析框架和防范化解财政风险均具有重要意义。书中按照“财政风险的衡量标准→形成机制→形成原因→制度控制”的基本思路,以转轨性和特殊性财政风险为主要对象,分析我国转轨时期财政风险主要来源、形成机制以及防范政策。
- 封面
- 前折页
- 书名页
- 摘要
- Abstract
- 序
- 目录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目的及研究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4 研究思路和结构
-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外财政风险形成及控制的一般理论
-
2.2 国外财政风险研究综述
-
2.3 国内财政风险研究综述
-
2.4 简要评述
-
-
3 财政风险的衡量:政府收支赤字和隐性债务赤字
-
3.1 财政赤字定义的争论
-
3.2 关于政府收支赤字构成的理论分析
-
3.3 财政赤字、隐性赤字与政府收支赤字
-
3.4 政府实际债务与国债规模
-
3.5 政府收支赤字和隐性赤字的估算方法
-
3.6 三种赤字的规模和结构的实证分析
-
3.7 政府债务种类及其规模测算
-
-
4 地方政府债务累积与财政风险
-
4.1 问题的提出
-
4.2 模型的基本假设
-
4.3 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与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效用
-
4.4 地方政府的博弈与均衡
-
4.5 地方债务的无限膨胀和最优债务比例
-
4.6 中央政府的财政机会主义及其对地方债务膨胀的容忍度
-
4.7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
-
5 政府债务规模与结构
-
5.1 国有经济债务及其年度化
-
5.2 地方政府债务及其年度化
-
5.3 养老保险债务及其年度化
-
-
6 政府收入支出与财政风险
-
6.1 政府收入规模和结构及其风险
-
6.2 政府支出规模和结构及其风险
-
-
7 财政风险形成原因的实证研究
-
7.1 问题的提出
-
7.2 财政风险成因的理论分析
-
7.3 实证分析的数据来源和基本思路
-
7.4 主成分回归分析及其结果
-
7.5 直接回归分析及其结果
-
7.6 两种方法比较分析
-
7.7 基本结论及政策建议
-
-
8 财政风险制度控制研究
-
8.1 财政风险现状及其变化趋势
-
8.2 财政风险控制制度设计的原则
-
8.3 防范和控制财政风险的路线图
-
8.4 建立真实的赤字率和债务率监测制度
-
8.5 建立政府债务的约束制度
-
8.6 建立以民生就业为导向的政府官员考核激励制度
-
8.7 建立有利于防范化解风险的财税体制
-
8.8 改革和完善公共预算制度
-
8.9 建立国有经济部门风险的防范化解机制
-
8.10 建立金融风险和财政风险的隔离制度
-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版权页
- 后折页
- 封底
- 出版地 : 中國大陸
- 語言 : 簡體中文
- DOI : 10.978.75201/36464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