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重庆大学法律评论(第一辑)

作者
出版日期
2018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7520130332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书为重庆大学法学院主办的集刊。全书分为六部分,“中国传统法文化漫谈”以法家和“沈学”的构建为代表,主要分析了中国传统法文化的发展;“法制人物研究”论述了钱端升先生和李贽其人及其法学思想;“法学理论前沿”重点探讨了古今中外法学人物、法学理论和法学案例;“法学教育研究”以个案研究为例,论述了中国古代法律教育中的法官培训;“外国法译评”介绍了良心与中世纪衡平法院的关系;“学术快讯”介绍了2017年全国法律文化研究召开的会议。
  • 封面
  • 前折页
  • 书名页
  • 编委会
  • 版权页
  • 发刊词
  • 目录
  • 中国传统法文化漫谈
    •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模式与价值及其转化
    • 大变局与“西学东渐”:重新发现法家的契机和思想资源
    • “沈学”的建构与沈家本先生非法学著作浅谈
  • 法制人物研究
    • 周旋于学术和政治间的钱端升先生
    • 豪杰犹巨鱼也:李卓吾及其法哲学
  • 法学理论前沿
    • 环境权民法表达的理论重塑
    • 壁垒的破除:蒙古西征与宗教信仰自由的法律保障
    • 论日本民法上的租赁权
    • 唐宋时期犯罪事实查明的三种方式:“问”“按”“推”
    • 古人在什么意义上说“法理”
    • 论辽圣宗的廉政实践
    • 试探权利的实践性起源
    • 论身份对唐代士大夫法律素养的影响
  • 法学教育研究
    • 传统法律教育中的法官培训举隅
  • 外国法译评
    • 良心和中世纪衡平法院
  • 学术快讯
    • 2017年全国法律文化研究新进展
  • 《重庆大学法律评论》稿约格式体例
  • 后折页
  • 封底
  • 出版地 中國大陸
  • 語言 簡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