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钱有钱无:金融哲学的启示

出版日期
2018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7301298404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书采取哲学的基本方法和分析视角来分析纷繁复杂的金融现象,评价众说纷纭的金融理论,为当前的正统金融学提供包括捍卫、清除和补充三方面内容的“哲学辩护”。第一篇从哲学角度阐述了面对经济金融现象“我们都在盲人摸象”的基本观点;第二篇和第三篇将第一篇所讨论的方法论应用于对具体金融问题的分析;第四篇在全书基本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大挑战和大希望。
  • 版权信息
  • Preface 前言
  • 第1篇 我们都在盲人摸象
    • 第1章 金融危机、盲人摸象与金融哲学
      • 1.1 金融危机的根源
      • 1.2 “看不见的手”
      • 1.3 我们都在盲人摸象
      • 1.4 金融的模糊性与金融哲学
      • 1.5 “失败的哲学家”索罗斯
      • 1.6 金融学的“哲学辩护”
    • 第2章 我们可以认识什么?
      • 2.1 认识论中的“哥白尼革命”
      • 2.2 经验知识与先验知识
      • 2.3 人类直观中的时间和空间
      • 2.4 经验概念和纯粹概念
      • 2.5 对康德哲学的误解
    • 第3章 我们可以证明什么?
      • 3.1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模型
      • 3.2 经济理论证实的不可能
      • 3.3 经济理论证伪的不可能
      • 3.4 经济理论的实用主义
      • 3.5 我们自己构建的扭曲经济世界
    • 第4章 我们可以追求什么?
      • 4.1 思辨理性对知识统一的追求
      • 4.2 纯粹理性的三大先验理念
      • 4.3 实践理性的三大悬设
      • 4.4 经济理论的三大悬设
      • 4.5 最优存在悬设与“差不多”实践原则
  • 第2篇 “无用”的货币和银行
    • 第5章 金融科技会颠覆商业银行吗?
      • 5.1 颠覆银行的互联网金融模式
      • 5.2 金融科技、互联网金融与信息技术
      • 5.3 基于信息不对称的银行消亡逻辑
      • 5.4 大数据再“大”也不会足够大
      • 5.5 知识鸿沟与信息生产激励
    • 第6章 “无用”的“直升机货币”
      • 6.1 个体与整体的区分
      • 6.2 货币无用论的学术名称
      • 6.3 “仍被信奉的最古老经济理论”
      • 6.4 弗里德曼的“直升机货币”
    • 第7章 银行货币的“无中生有”和“有中生无”
      • 7.1 商业银行是金融中介吗?
      • 7.2 两级银行与两类货币
      • 7.3 存款货币的创造和消灭
      • 7.4 流通中现金的创造和消灭
      • 7.5 银行“无中生有”能力的内外部约束
      • 7.6 银行性质被误解的原因
      • 7.7 纠正误解的意义
    • 第8章 货币数量论的误导和启示
      • 8.1 实际货币需求是稳定的吗?
      • 8.2 关于通货膨胀原因的误导
      • 8.3 关于通货膨胀原因的启示
      • 8.4 关于通货膨胀治理的误导
      • 8.5 被忽略的通货紧缩问题
      • 8.6 区分短期和长期的“障眼法”
  • 第3篇 金融的文化基础
    • 第9章 金融活动中的文化和制度
      • 9.1 金融契约的不完备性
      • 9.2 显性和隐性金融契约
      • 9.3 从制度经济学的制度中分离文化
      • 9.4 文化概念的模糊性
      • 9.5 文化和制度是金融活动的前提
    • 第10章 中西方文化的根本差异及其金融影响
      • 10.1 中西方文化的根本差异
      • 10.2 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成因和延续力量
      • 10.3 社会变迁与文化观念
      • 10.4 个人主义文化与英国货币史
      • 10.5 集体主义文化与中国货币史[165]
    • 第11章 中国金融结构失衡的文化根源
      • 11.1 中国金融结构的失衡
      • 11.2 直接融资发展的前提
      • 11.3 从文化到金融结构的基本机制
      • 11.4 储蓄者的损失承担意愿与市场信任程度
      • 11.5 中国股票发行难以真正实施注册制的启示
    • 第12章 银行货币驱动经济增长的“中国方式”
      • 12.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新供给经济学
      • 12.2 是供给创造需求还是需求创造供给
      • 12.3 预期需求创造供给的机制
      • 12.4 “第一推动力”和“持续推动力”
      • 12.5 破解中国经济增长之谜
      • 12.6 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常态
  • 第4篇 大挑战与大希望
    • 第13章 正因为我们都在盲人摸象
      • 13.1 盲人摸象教育的价值
      • 13.2 盲人摸象研究的方向
      • 13.3 盲人摸象合作的机制
      • 13.4 盲人摸象人生的希望
      • 13.5 盲人摸象行为的准则
  • 参考文献
  • 出版地 中國大陸
  • 語言 簡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