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是大学教育事业的两翼。北京大学针对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专业化、市场化的大背景以及本校发展中的具体问题,积十余年的探索,初步打造出了具有北大特色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体系。“北大通识核心课”丛书结合通识教育的深层理论,认真梳理了中华文明及其传统、西方文明及其传统、现代社会及其问题、人文与艺术、自然与科技等五大模块中的七十多门通识核心课程的具体实践,对国内高校,尤其是综合性院校的通识教育实践有较大的启示意义。郝平校长做序。本书为其中的“现代社会及其问题”分册,它从通识经典、名师微访谈、课程大纲、通识教与学(含助教感言与学生心得)、优秀作业等角度,细腻、深入地展现了北大“现代社会及其问题”模块中的十五门通识核心课的教学成果。
- 封面
- 版权
- 编辑委员会
- 序言一
- 序言二
- 目录
-
一、探问通识教育
-
通识经典探索“精英博学教育”,奠定全链条精英教育体系基础
-
博雅GE微访谈 探索“自由之道”的通识教育
-
博雅GE微访谈 如何通过法律思考生活
-
博雅GE微访谈 现代中国的建立与儒家的制度化
-
博雅GE微访谈 经典阅读与生命体验
-
博雅GE微访谈 在电影内外寻获看见世界的目光
-
博雅GE微访谈 互联网时代的视觉文化
-
博雅GE微访谈 经济学与当下中国
-
博雅GE微访谈 人文与科学之间的社会学
-
博雅GE微访谈 现代化进程中的“伊斯兰”文明
-
博雅GE微访谈 经济学的视界
-
博雅GE微访谈 从博弈论出发分析和思考社会
-
博雅GE微访谈 思考死亡是为了更好地活着
-
博雅GE微访谈 中国工业体系与中国经济的未来
-
博雅GE微访谈 学习历史学看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
博雅GE微访谈 社会学不能脱离当下的社会
-
-
二、课程大纲
-
课程大纲 中国当代法律与社会
-
课程大纲 现代中国的建立:制度、思潮与人物
-
课程大纲 现代西方社会思想
-
课程大纲 影片精读
-
课程大纲 影像与社会
-
课程大纲 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
-
课程大纲 中国社会:结构与变迁
-
课程大纲 全球视野下的中国工业与经济发展
-
课程大纲 伊斯兰教与现代社会
-
课程大纲 经济学原理
-
课程大纲 社会科学方法导论
-
课程大纲 社会研究:经典与方法
-
-
三、通识教与学
-
助教心得 从电影打开经验的空间和深度
-
助教心得追寻历史深处的那些身影
-
学生感言 历史的层累
-
助教心得 “育人”而非“教学”
-
助教心得 通识之“通”
-
学生感言 社会学分析问题的两个维度
-
助教心得 走进伊斯兰——了解熟悉的陌生人
-
助教心得 注重引导交流,驱动内在因果
-
助教心得 课程的结束恰恰是开始
-
-
四、优秀作业
-
优秀作业 矛盾的并置与被唤醒的“民族”史——《赛德克·巴莱》重构历史的意义
-
优秀作业 当代中国的法治和礼治
-
优秀作业 摄影、绘画与真实世界——读苏珊·桑塔格的《论摄影》有感
-
优秀作业 吸南烟就是不讲纪律?——论烟草业地方政府保护主义
-
优秀作业 《东方学》读书报告
-
优秀作业 治理与抗争的博弈——读《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有感
-
优秀作业 《金翼》读书报告
-
优秀作业 实验思维在研究中的应用——以水稻和小麦产区的文化差异研究为例
-
- 静悄悄的革命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