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词学入门十讲

出版日期
2021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7301325254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词学入门十讲》是当代词学专家王兆鹏教授的词学方法概论,根据作者的课堂录音整理成书,介绍古代词籍和现代整理本的文献情况,讲解词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力图在梳理学术史的基础上建构词学研究的大框架,引导读者找到词学研究的入门途径。王兆鹏教授结合自身治学经验,从词籍阅读方法、目录、版本、校勘、笺注、辑佚、辨伪、词人生平考订、词作编年系地等方面,详细介绍词学的研究方法和入门路径。既有词籍阅读的步骤引导,专项研究的门径开示,又有具体案例的分析和论文写作的示范,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参考价值。此书可谓中文系学生和对词学感兴
  • 版权信息
  • 第一讲 治学态度和读书方法
    • 一 治学的态度
    • 二 治学的目标
    • 三 治学的素质
    • 四 治学的能力
    • 五 读书的方法
      • (一)比较法
      • (二)纵横法
      • (三)网罗法
      • (四)交叉法
      • (五)联想法
  • 第二讲 词学研究的层面
    • 一 实证性研究
      • (一)目录研究
      • (二)版本研究
      • (三)校勘
      • (四)笺注
      • (五)辑佚
      • (六)考辨
    • 二 诠释性研究
      • (一)鉴赏
      • (二)个体研究
      • (三)群体研究
      • (四)流派研究
      • (五)词史研究
      • (六)词论研究
      • (七)传播接受研究
      • (八)词学学术史研究
  • 第三讲 词集目录研究的方法
    • 一 关键词
      • (一)别集、总集
      • (二)丛书、单行本
      • (三)书目
    • 二 问题
    • 三 步骤
      • (一)查专题书目
      • (二)查现存书目
      • (三)查传藏书目
      • (四)查其他文献资料
  • 第四讲 词集版本研究的方法
    • 一 关键词
      • (一)稿本
      • (二)抄本
      • (三)刻本
    • 二 重要的词集丛刊本
      • (一)《百家词》
      • (二)《典雅词》
      • (三)《琴趣外篇》
      • (四)《六十家词》
      • (五)《唐宋名贤百家词》
      • (六)《宋六十名家词》
      • (七)《宋元名家词》
      • (八)《宋元三十三家词》
      • (九)《十名家词集》
      • (十)《四印斋所刻词》
      • (十一)《景刊宋金元明本词》
      • (十二)《彊村丛书》
    • 三 问题
      • (一)源流
      • (二)特点
      • (三)异同、优劣
    • 四 操作步骤
      • (一)调查书目
      • (二)查阅版本
      • (三)整理资料
      • (四)写作初稿
    • 五 个案举例
    • [例文]
      • 苏轼词集版本源流考
      • 吕本中诗集版本源流考
  • 第五讲 词集校勘的方法
    • 一 校勘的目的
    • 二 校勘的任务
      • (一)补遗
      • (二)考辨
      • (三)校订
    • 三 校勘的方法
    • 四 校勘的步骤
      • (一)版本调查
      • (二)确定底本
      • (三)取校各本
      • (四)整理校记
      • (五)汇编成书
  • 第六讲 词集笺注的方法
    • 一 词集笺注本简介
    • 二 词集笺注的类型
      • (一)校注本
      • (二)评注本
      • (三)编年校注本
      • (四)汇校汇评本
    • 三 词集笺注的内容
      • (一)注本事
      • (二)注典故
      • (三)释字句
    • 四 词集笺注的步骤
      • (一)确定注释底本
      • (二)弄清作者生平
      • (三)熟读全部词作
      • (四)研读典范注本
      • (五)开始注释
      • (六)整理全稿
  • 第七讲 词作辑佚的方法
    • 一 辑佚的目的
    • 二 辑佚的要求
      • (一)留心
      • (二)细心
    • 三 查证佚词的方法
      • (一)看时代
      • (二)查作者
      • (三)查词调
      • (四)查字句
    • 四 写辑佚文章的注意事项
      • (一)交代文献的来源
      • (二)说明佚词的依据
      • (三)查校不同的版本
      • (四)考证佚词的真伪
    • 五 辑佚举例
    • [例文]
      • 《全明词》漏收1000首补目
  • 第八讲 词作辨伪的方法
    • 一 伪作产生的原因
      • (一)词选署名造成的错误
      • (二)作者手迹造成的错误
      • (三)虚拟本事造成的错误
      • (四)诗词混淆造成的错误
    • 二 辨伪的方法
      • (一)辨伪的基本方法
      • (二)辨伪举例
    • [例文]
      • 唐五代无名氏词三首辨正
      • 唐彦谦四十首赝诗证伪
  • 第九讲 词人生平考辨的方法
    • 一 确定对象
    • 二 搜罗史料
      • (一)查索引
      • (二)查史书
      • (三)查家谱
      • (四)查方志
      • (五)查石刻
      • (六)查文集
    • 三 排比资料
      • (一)考家世
      • (二)考籍贯
      • (三)考生卒年
      • (四)考著述
      • (五)考生平
      • (六)考交游
      • (七)作品编年系地
    • 四 行文考订
    • [例文]
      • 潘阆行年系地谱
  • 第十讲 词作编年系地的方法
    • 一 查题序,找线索
    • 二 查本事,找线索
    • [例文]
      • 张元幹《贺新郎》编年系地考
  • 后记
  • 再版后记
  • 出版地 中國大陸
  • 語言 簡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