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书汇集反映乐黛云教授学术生涯的最重要第一手资料,集中展示她近70年的学术成就,并以此从一位代表性学者的角度,呈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比较文学丰富而生动的发展历史。这是一部个人学术史,也同时是一部独特的比较文学学科史。本书包括乐黛云教授对自己学术历程的自我陈述,主要突出比较文学学科从无到有,从滥觞到壮大的过程;为学界对乐黛云教授学术历程和学术特色的研究和评述,从另一个侧面介绍和探究当代中国比较文学所关注的问题和所面临的挑战;选录乐黛云教授的代表性论文,尤其凸显她在文学关系研究、比较诗学以及跨文化研究理论等方面的卓越建树。附录为“乐黛云教授学术年表”。
- 封面
- 版权
- 文前图
- 目录
- 和而不同,多元之美
-
一、学术自述
-
《中国大百科全书·比较文学》—我的第一篇比较文学论著
-
《我就是我——这历史属于我自己》自序
-
我的比较文学之路
-
我与文化热
-
《国外鲁迅研究论集》前言
-
鲁迅研究:一种世界文化现象——《当代英语世界的鲁迅研究》序
-
比较文学的名与实——“深圳大学比较文学丛书”总序
-
《比较文学讲演录》序
-
《欲望与幻象——东方与西方(国际比较文学学会第十三届年会(东京)中国学者论文集)》前言
-
比较文学新视野——《多元文化语境中的文学》代序
-
“海外中国博士文丛”前言
-
“远近丛书”序
-
《跨文化对话》第一辑卷头语——寻求跨文化对话的话语
-
《中国文论:英译和评论》序
-
《外国作家与中国文化》序
-
《叶维廉诗文集》序
-
《孟庆枢自选集》序
-
尼采与中国现代文学
-
世界文化对话中的中国现代保守主义
-
21世纪的新人文精神
-
比较文学发展的第三阶段
-
-
二、著作叙录
-
Intellectuals in Chinese Fiction
-
《比较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
-
《比较文学原理》
-
《比较文学原理新编》
-
《透过历史的烟尘》
-
《绝色霜枫》
-
《跨文化之桥》
-
《比较文学简明教程》
-
《比较文学与中国:乐黛云海外讲演录》
-
-
三、编著叙录
-
《茅盾论中国现代作家作品》
-
《国外鲁迅研究论集》
-
《中国比较文学年鉴1986》
-
《中西比较文学教程》
-
《西方文艺思潮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
-
《超学科比较文学研究》
-
Literatures, Histories and Literary Histories—The Proceedings of the 2nd Sino-U.S. Comparative Literature Symposium
-
《欲望与幻象——东方与西方(国际比较文学 学会第十三届年会(东京)中国学者论文集)》
-
《当代英语世界鲁迅研究》
-
《世界诗学大辞典》
-
《多元文化语境中的文学——中国比较文学 学会第四届年会暨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
《独角兽与龙——在寻找中西文化普遍性中的 误读》
-
《北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名家十年文选》
-
《欧洲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名家十年文选》
-
《文化传递与文学形象》
-
New Perspectives: A Comparative Literature Yearbook
-
“北大学术讲演丛书”
-
“北京大学比较文学研究丛书”
-
-
四、师友们如是说
-
《比较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序(一)
-
《比较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序(二)
-
《透过历史的烟尘》序
-
乐黛云:新时期中国比较文学的拓荒者
-
得失穷通任评说,敢开风气敢为先——乐黛云先生的学术世界
-
世界需要沟通与理解的桥梁
-
有一种精神穿透历史的烟尘
-
面向世界的对话者──记乐黛云教授
-
绝色霜枫——乐黛云先生与中国比较文学
-
同圆新鸳鸯蝴蝶梦
-
有生命热度的学术—“我的阅读史”之乐黛云
-
印象乐黛云先生
-
- 五、学术纪事
-
六、附 录
-
一念之差差百年——乐黛云、余华对谈实录
-
此中有真意——乐黛云老师访谈录
-
- 编后记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