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书将发展经济学理论的触角深入到微观主体层面,在发展经济学的非均衡分析空间建立以穷人为中心的微观分析框架,尝试性地从新的视角出发,采用新的研究方法,对发展经济学微观基础建构中的一些典型问题进行实证分析,强化发展经济学研究的学科范式意识。
第一章着重刻画贫困人口的生存环境及其微观行为效应;第二章进一步刻画贫困人口特别是那些陷入贫困陷阱的穷人的生存状态;第三章分析贫困人口的经济行为;第四章从穷人发展的视角分析经济增长量变过程中的质变;第五章探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政府行为,即减贫干预问题;第六章强调贫困主体对于经济发展的幸福体验,并从微观主体视角讨论经济发展的目标及其评价。
第一章着重刻画贫困人口的生存环境及其微观行为效应;第二章进一步刻画贫困人口特别是那些陷入贫困陷阱的穷人的生存状态;第三章分析贫困人口的经济行为;第四章从穷人发展的视角分析经济增长量变过程中的质变;第五章探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政府行为,即减贫干预问题;第六章强调贫困主体对于经济发展的幸福体验,并从微观主体视角讨论经济发展的目标及其评价。
- 封面
- 版权
-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出版说明
- 前言
- 目录
-
绪论
-
一、发展经济学微观分析的基本理念
-
二、以穷人为中心的微观分析框架
-
三、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
-
-
第一章 贫困人口的生存环境1
-
第一节 世界贫困人口概况
-
一、世界贫困人口的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
-
二、中国贫困人口的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
-
-
第二节 贫困地区的生态环境
-
一、恶劣的自然环境
-
二、环境问题对贫困地区的冲击
-
三、频发的自然灾害
-
四、脆弱的生态环境与贫困
-
-
第三节 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
一、世界不同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
二、重债穷国与最不发达国家
-
三、医疗健康
-
四、文化教育
-
五、通信及其他基础设施
-
-
第四节 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
-
一、粮食危机与饥饿人口问题
-
二、贫困地区产业结构的特征与影响
-
三、产业结构调整的制约因素
-
-
第五节 贫困心理
-
一、贫困心理的概念
-
二、贫困心理的表现与影响
-
三、贫困心理的成因
-
-
-
第二章 贫困人口的生存状态:贫困与贫困陷阱
-
第一节 贫困
-
一、贫困的界定
-
二、贫困的概念和测度
-
-
第二节 贫困陷阱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贫困陷阱:历史的抑或预期的
-
三、贫困陷阱的微观机制
-
四、贫困陷阱的实证研究
-
五、简评
-
-
-
第三章 贫困人口的经济行为分析
-
第一节 贫困人口的经济行为特征
-
一、基本特征
-
二、决策目标与约束条件
-
三、简评:贫困主体行为研究的方法论
-
-
第二节 贫困人口经济行为研究的最新进展
-
一、关于贫困主体的消费行为
-
二、关于贫困主体的借贷、保险与风险应对
-
三、关于贫困主体的时间偏好率
-
四、关于贫困主体的劳动力供给
-
五、简评
-
-
第三节 特征事实分析:贫困人口的消费行为
-
一、时间偏好率与跨期替代弹性
-
二、家户需求模型与需求弹性
-
三、实证分析
-
四、小结
-
-
-
第四章 亲贫增长: 经济增长的减贫与发展效应
-
第一节 亲贫增长与包容性增长
-
一、亲贫增长与包容性增长的发展经济学内涵
-
二、亲贫增长与包容性增长的内涵
-
-
第二节 亲贫增长的测度方法
-
一、收入维度的亲贫增长测度
-
二、非收入维度的亲贫增长测度
-
三、简评
-
-
第三节 亲贫增长的实证分析:以中国农村为例
-
一、数据与模型
-
二、实证分析
-
三、测度方法比较
-
-
-
第五章 减贫干预: 瞄准穷人的发展政策
-
第一节 贫困瞄准:概念、机制与测度
-
一、贫困瞄准的概念
-
二、贫困瞄准测度方法
-
三、扶贫瞄准政策:以中国为例
-
-
第二节 贫困瞄准绩效评估
-
一、贫困瞄准绩效评估的概念与方法
-
二、扶贫瞄准绩效评估:以中国农村扶贫为例
-
-
第三节 减贫干预的总体效应及评价
-
一、经济政策的亲贫效应
-
二、政府减贫行为的动态分析:以中国为例
-
-
-
第六章 经济发展: 一个微观视角
-
第一节 贫困人口可行能力的扩展
-
一、新的发展理念
-
二、能力发展的分析框架
-
三、能力发展的现实应用
-
-
第二节 贫困人口的幸福:发展的主观体验
-
一、收入与幸福
-
二、发展中的幸福问题:以转型国家为例
-
三、中国农村居民幸福吗
-
-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出版地 : 中國大陸
- 語言 : 簡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