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书从结构、情感和文化的视角切入,通过构建灾害背景下社会风险链的生成机制,揭示了自然灾害破坏能量向社会的转移过程。防范自然灾害社会风险、维护灾区社会稳定、尽快使灾民恢复有序生产生活,是灾后风险管理的核心目标。在救灾、安置和灾区重建的过程中,各级政府应该统筹考虑灾民预期管理、基本生活救助、心理创伤恢复以及防范社会风险工作,斩断自然灾害诱发社会风险的能量集聚和扩散链,推动灾区重建工作健康持续发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问题:自然灾害与社会风险
-
第二节 基本概念
-
第三节 研究回顾
-
第四节 本书的研究方法
-
第五节 数据来源
-
-
第二章 理解集体行动与社会冲突
-
第一节 社会冲突:概念、诱因与形式
-
第二节 集体行动方式选择与转型
-
第三节 集体行动的暴力转向
-
第四节 集体行动理论适用性
-
-
第三章 因果机制与链式结构:理解风险转化
-
第一节 社会行为的因果机制
-
第二节 科学研究中的链式结构
-
第三节 自然灾害社会风险链的理论建构
-
-
第四章 自然灾害社会风险链的结构要素
-
第一节 当代中国社会结构与集体行动
-
第二节 灾区社会集体行动掠影
-
第三节 灾害的政治化:灾民身份建构与外部归因
-
-
第五章 自然灾害社会风险链的情感动力
-
第一节 情感与集体行动
-
第二节 灾区民众的情感体验
-
第三节 “负反馈”:灾民与基层政府的情感互动
-
-
第六章 自然灾害社会风险链的文化框架
-
第一节 文化与集体行动
-
第二节 中国灾区民众的文化框架
-
第三节 文化框架对灾区民众集体行动的塑造功能
-
-
第七章 灾害社会风险链与风险管理
-
第一节 灾害情境下社会风险链的生成逻辑
-
第二节 自然灾害社会风险链的管理对策
-
第三节 本研究不足与展望
-
- 参考文献
- 出版地 : 中國大陸
- 語言 : 簡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