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基础和实践两部分。其中,基础部分主要介绍相关GIS软件的基础知识、基础地理数据的获取和处理方法、地理数据库的创建、数字表面模型DEM的生成以及基本的空间统计分析方法;实践部分主要介绍基于数字高程模型的景观考古分析、水文分析及其土壤侵蚀模型的应用、成本面分析及考古遗址资源域的构建、视域及复杂视域分析等。
- 版权信息
- 前言
-
上编 商业软件篇(ArcGIS)
-
第一章 GIS桌面产品ArcGIS介绍
-
一 ArcGIS简介
-
二 ArcGIS Desktop的界面与初步使用
-
-
第二章 地图与地理坐标系
-
一 定义地图的地理坐标系
-
二 添加地理坐标点
-
三 坐标系统的转换
-
-
第三章 矢量数据的采集(一)
-
一 DXF格式数据的导入
-
二 E00格式数据的导入
-
-
第四章 矢量数据的采集(二)
-
一 数字栅格图的地理配准与矢量化
-
二 高级矢量化与空间信息的提取
-
-
第五章 空间数据的处理
-
一 矢量图形的处理
-
二 栅格图层的处理
-
-
第六章 地理数据库与空间数据的汇总、查询与展示
-
一 矢量数据的关联、连接、汇总、查询与展示
-
二 栅格数据的查询与统计
-
-
第七章 空间数据的表面插值
-
一 常用表面插值法
-
二 密度分析
-
-
第八章 数字高程模型及其精度评估
-
一 利用ArcGIS水文模型生成DEM
-
二 不同插值方法生成DEM及其精度评估
-
-
第九章 空间定量分析(一)
-
一 景观考古调查与线性回归分析
-
二 基于空间统计的非参数检验
-
-
第十章 空间定量分析(二)
-
一 k均值聚类
-
二 点的空间分布模式
-
-
第十一章 栅格数据的计算与地形特征的提取
-
一 栅格图层的高低通道分析
-
二 地形特征的提取
-
-
第十二章 考古遗址预测模型
-
一 考古遗址预测模型
-
二 构建考古遗址预测模型
-
三 模型的评估
-
-
第十三章 基于数字高程模型的GIS水文分析
-
第十四章 土壤侵蚀模型
-
一 土壤侵蚀模型
-
二 构建USLE模型
-
三 构建USPED模型
-
-
第十五章 GIS成本面分析
-
一 ArcGIS空间同向成本面分析
-
二 Idrisi空间同向成本面分析
-
三 Idrisi空间异向性成本面分析
-
-
第十六章 GIS视域分析
-
一 简单视域分析
-
二 复杂视域分析
-
-
-
下编 开源软件篇(QGIS+GRASS)
-
第一章 开源GIS软件QGIS与GRASS GIS介绍
-
一 QGIS简介与初步使用
-
二 GRASS GIS的简介与初步使用
-
-
第二章 地图与地理坐标系
-
一 定义地图地理坐标系
-
二 添加地理坐标点
-
-
第三章 矢量数据的采集(一)
-
一 DXF格式数据的导入
-
二 E00格式数据的导入
-
-
第四章 矢量数据的采集(二)
-
一 数字栅格图的地理配准与矢量化
-
二 高级矢量化与空间信息的提取
-
-
第五章 空间数据的处理
-
一 矢量图形的处理
-
二 栅格数据的处理
-
-
第六章 地理数据库与空间数据的汇总、查询与展示
-
一 矢量数据的汇总、连接、查询与展示
-
二 栅格数据的查询与统计
-
-
第七章 空间数据的表面插值
-
一 常用表面插值法
-
二 密度分析
-
-
第八章 数字高程模型及其精度评估
-
一 GRASS的r.surf.contour模块插值DEM
-
二 不同插值方法生成DEM及其精度评估
-
-
第九章 空间定量分析(一)
-
一 景观考古调查与线性回归分析
-
二 基于空间统计的非参数检验
-
-
第十章 空间定量分析(二)
-
一 k均值聚类
-
二 点的空间分布模式
-
-
第十一章 栅格数据的计算与地形特征的提取
-
一 栅格图层的高低通道分析
-
二 空间尺度分析与地形特征的提取
-
-
第十二章 考古遗址预测模型
-
一 考古遗址预测模型
-
二 构建考古遗址预测模型
-
三 模型有效性评估
-
-
第十三章 基于数字高程模型的GIS水文分析
-
一 基于r.watershed模块的简单水文分析
-
二 基于r.stream.*模块的复杂水文分析
-
-
第十四章 土壤侵蚀模型
-
一 土壤侵蚀模型
-
二 构建USLE模型
-
三 构建USPED模型
-
-
第十五章 GIS成本面分析
-
一 空间同向成本面分析
-
二 空间异向成本面分析
-
-
第十六章 考古遗址资源域与XTENT模型
-
一 考古遗址资源域
-
二 XTENT模型计算中心聚落的领域
-
-
第十七章 GIS视域分析
-
一 简单视域分析
-
二 复杂视域分析
-
三 视觉网络分析
-
-
- 参考文献
- 出版地 : 中國大陸
- 語言 : 簡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