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书以历史资料为基础,通过梳理中国著作权制度的历史,结合中西比较,从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重点考察政府、传播者和作者的著作权观念的演进之路,总结前述因素在中国著作权观念发展中的作用,探讨未来变革方向。
- 版权信息
- 序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价值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价值
-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关于中国著作权观念的研究
-
二、关于中国著作权制度史
-
三、关于知识产权制度的文化基础
-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
第四节 文章结构与研究创新
-
一、文章结构
-
二、研究创新
-
-
-
第一章 中国著作权观念研究的基本问题
-
第一节 著作权与版权的概念辨析
-
一、著作权与版权的语源
-
二、中国的经验
-
三、本书的立场
-
-
第二节 中国著作权制度发展历程的分期
-
一、有关中国著作权制度发展历程划分的争论
-
二、本书对中国著作权制度发展历程的分期
-
-
第三节 著作权观念的概念
-
一、法律观念的概念
-
二、著作权观念的概念
-
三、著作权观念与著作权制度的关系
-
-
-
第二章 萌芽时期的著作权观念:宋、元、明、清前期[74]
-
第一节 宋、元、明、清前期的社会结构
-
一、宋朝的社会结构
-
二、元、明、清前期的社会结构
-
三、出版和盗印
-
-
第二节 宋、元、明、清前期的著作权观念
-
一、宋朝的著作权观念
-
二、元、明、清前期的著作权观念
-
-
第三节 评述
-
一、对宋代著作权观念的评述
-
二、对元、明、清前期著作权观念的评述
-
三、小结
-
-
-
第三章 建立时期的著作权观念(一):晚清
-
第一节 晚清的社会结构
-
一、国际背景
-
二、晚清的社会结构
-
三、晚清时期的出版业
-
-
第二节 林乐知的著作权观念
-
第三节 政府的著作权观念
-
一、继承前朝依申请进行个案保护的实践
-
二、张百熙的著作权观念
-
三、张之洞、刘坤一的著作权观念
-
-
第四节 出版界的著作权观念
-
一、商务印书馆
-
二、文明书局
-
三、北洋官报局
-
-
第五节 作者的著作权观念
-
一、严复
-
二、梁启超
-
三、蔡元培
-
-
第六节 晚清著作权观念的法律化
-
一、由起草机关的变化折射出立法宗旨之一在于控制思想
-
二、律法条文体现的立法宗旨之一在于控制思想
-
-
第七节 评述
-
一、关于晚清政府的著作权观念
-
二、关于出版界的著作权观念
-
三、关于作者的著作权观念
-
四、小结
-
-
-
第四章 建立时期的著作权观念(二):民国时期
-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社会结构
-
一、国际背景
-
二、民国时期的社会结构
-
三、出版和盗版
-
-
第二节 政府的著作权观念
-
一、著作权法的立法情况
-
二、北洋政府的著作权观念
-
三、国民党政府的著作权观念
-
-
第三节 出版界的著作权观念
-
一、反对参加中美版权同盟和万国版权同盟
-
二、反对严苛的思想控制,请求修改著作权法、出版法
-
-
第四节 作者的著作权观念
-
一、积极维护著作权利益
-
二、对加入版权同盟的观点开始与出版界不同
-
-
第五节 评述
-
一、关于政府的著作权观念
-
二、关于出版界的著作权观念
-
三、关于作者的著作权观念
-
四、小结
-
-
-
第五章 停滞时期的著作权观念: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
第一节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社会结构
-
一、国际背景
-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社会结构
-
三、新中国成立后两次摧毁法制建设的经历
-
-
第二节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著作权观念
-
一、政府的著作权观念
-
二、出版界的著作权观念
-
三、作者的著作权观念
-
-
第三节 评述
-
一、关于政府的著作权观念
-
二、关于出版界的著作权观念
-
三、关于作者的著作权观念
-
-
-
第六章 重新发展时期的著作权观念:改革开放以来
-
第一节 重新发展时期的社会结构
-
一、国际背景
-
二、重新发展时期的社会结构
-
三、盗版
-
-
第二节 政府的著作权观念
-
一、立法中的著作权观念
-
二、行政中的著作权观念
-
三、司法中的著作权观念
-
-
第三节 传播者的著作权观念
-
一、出版者的著作权观念
-
二、网络服务商的著作权观念
-
-
第四节 作者的著作权观念
-
第五节 评述
-
一、关于政府的著作权观念
-
二、关于传播者的著作权观念
-
三、关于作者的著作权观念
-
四、小结
-
-
-
第七章 著作权观念在中国的未来
-
第一节 中国语境下著作权观念的演进
-
一、中国语境下著作权观念的演进线路
-
二、中国语境下著作权观念的路径依赖
-
-
第二节 中国语境下著作权观念的未来
-
一、西方版权制度产生的社会基础
-
二、著作权制度面临的挑战
-
三、我国台湾地区的经验
-
四、中国未来的著作权观念变革
-
-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出版地 : 中國大陸
- 語言 : 簡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