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书以公平和效率为研究视角,把破解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核心问题定位于处理好地区层面的效率与公平关系,认为过去国家出台的很多政策之所以被层层打折扣,是因为只考虑国家层面的效率,而且是经济效率,离开了地区层面的公平与效率。
- 版权信息
-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出版说明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 评价与研究方向
-
1.4 本书的研究框架
-
-
第2章 区域协调发展中政府干预的理论
-
2.1 政府的功能定位
-
2.2 政府干预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
-
2.3 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
2.4 政府在区域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
第3章 区域协调发展的市场机制
-
3.1 区域协调发展中市场的功能定位
-
3.2 区域协调发展市场作用机制
-
3.3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市场作用方式分析
-
3.4 区域协调发展中的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
-
第4章 区域协调发展中公平与效率的制度分析
-
4.1 制度的公平与效率的理论基础
-
4.2 我国区域发展失调的表现
-
4.3 我国区域协调发展中制度的效率审视
-
4.4 区域协调发展中制度的公平性审视
-
4.5 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区域协调发展
-
-
第5章 区域协调发展与要素流动的关系
-
5.1 要素流动对区域协调的作用
-
5.2 要素流动与区域人均GDP差距的变化
-
5.3 地区间要素流动不畅的表现
-
5.4 劳动力流动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
-
第6章 区域协调发展中资源配置的最优选择
-
6.1 市场与政府配置效率对比
-
6.2 区域资源配置的机制分析
-
6.3 区域协调发展中资源配置的最优选择
-
-
第7章 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区域协调增长
-
7.1 区域经济增长差距测度
-
7.2 结果分析
-
7.3 结论
-
-
第8章 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效果评价
-
8.1 区域协调发展评价体系设计
-
8.2 区域协调发展的数学模型
-
8.3 区域协调发展效果评价的实证分析
-
8.4 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类型分析
-
-
第9章 区域协调发展中政府的事权财权研究
-
9.1 政府事权财权与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
-
9.2 中央与地方事权财权关系的发展历程及其特征
-
9.3 分税制后我国政府事权财权与区域协调发展
-
9.4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与区域协调发展
-
-
第10章 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产业分工基础与有序转移
-
10.1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产业分工的现状分析
-
10.2 区域协调发展产业分工的自然和社会基础
-
10.3 区域协调发展与产业地区间转移
-
-
第11章 区域协调发展中地方政府间博弈:长三角为例
-
11.1 地方政府对区域协调的影响
-
11.2 区域协调发展的动力机制
-
11.3 长三角“诸侯经济”主要表现
-
11.4 地方政府行为的博弈模型解释
-
-
第12章 中央地方关系对区域协调性影响的历史考察
-
12.1 中央地方关系对区域协调性的影响
-
12.2 我国各历史阶段的中央地方关系与区域协调性考察
-
12.3 中央地方关系的区域协调性特征
-
12.4 理想机制应具有的中央地方关系特征
-
-
第13章 外国政府协调区域发展的措施借鉴
-
13.1 一般考察
-
13.2 美国政府的州际协调
-
13.3 欧盟的区际协调
-
13.4 日本的区际协调
-
-
第14章 本书的学术努力、主要观点和政策建议
-
14.1 学术努力和主要观点
-
14.2 政策建议
-
- 出版地 : 中國大陸
- 語言 : 簡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